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長7段致密油和頁巖油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05:17
鄂爾多斯盆地是我國重要的非常規(guī)油氣產(chǎn)區(qū),廣泛發(fā)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積的延長組長7段優(yōu)質(zhì)烴源巖,致密砂巖油和頁巖油勘探潛力巨大。雖然長7段內(nèi)作為儲層的頁巖和致密砂巖物性普遍較差,且具有很強的非均質(zhì)性,但其中的原油普遍具有較高的輕質(zhì)組分含量、較低的密度以及較好的流動性,這也是該區(qū)非常規(guī)油藏得以大規(guī)模成功開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的研究大多關注致密砂巖和頁巖儲層本身的物性特征與成因分析,但對其中原油組分偏輕、流動性較好的原因至今沒有系統(tǒng)而詳細的解答。此外,由于傳統(tǒng)頁巖油潛力評價方法的局限性,以及頁巖形成的環(huán)境變化較大,長7段內(nèi)頁巖油藏資源潛力的準確評價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長7段不僅是延長組頁巖油最重要的勘探層位,也是致密油的主要儲集層段。本文系統(tǒng)采集了盆地內(nèi)長7段致密油和頁巖油樣品以及致密砂巖和頁巖樣品,同時采集了長6段致密油樣品作為對比對象。在對原油樣品進行物性、族組成、分子組成與分子碳同位素等有機地球化學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致密砂巖儲層和頁巖的無機-有機組成、孔隙分布以及原油在其中的賦存形式進行了研究,并利用生烴動力學模擬實驗技術分析了長7段富有機質(zhì)頁巖在生油窗范圍內(nèi)的生烴過程。本次工...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19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鄂爾多斯盆地地質(zhì)構(gòu)造圖
圖 1.2 延長組及長 7 段沉積巖性變化柱狀圖(據(jù)楊華 等,2010257)Fig 1.2 The Stratigraphic columns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nd the Seventh Member1.1.4 長 7 段優(yōu)質(zhì)烴源巖發(fā)育特征長 7 和長 9 地層分別發(fā)育了一套優(yōu)質(zhì)烴源巖(李相博 等,2012172-179;鄭榮才 等,2011;張文正 等,2008557),其中長 7 油層組對應的沉積時期是鄂爾多斯盆地晚三疊世湖盆發(fā)育最鼎盛的時期。長 7 期湖泊范圍最廣,湖水最深,氣候溫暖潮濕,植物生長茂盛,有機質(zhì)來源豐富,水體沉積環(huán)境穩(wěn)定,因此沉積了一
第 1 章 引言子同位素特征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針對原油和儲層兩大類樣品設計了不同的研究方案,針對儲層樣品開展了礦物組成、連續(xù)抽提確定有機質(zhì)賦存型式以及孔隙表征等方面的工作,針對原油樣品進行了原油密度、年度和凝固點的分析,最后對典型富有機質(zhì)頁巖開展了頁巖油生成的生烴動力學模擬實驗以確定頁巖油的化學組成變化規(guī)律。具體實驗方法如圖 1.3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7段頁巖全組分定量生烴模擬及原油可動性評價[J]. 王強,彭平安,張文正,劉金鐘,于赤靈. 石油學報. 2018(05)
[2]致密砂巖儲集層微觀結(jié)構(gòu)特征及成因分析——以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6段和長8段為例[J]. 劉翰林,楊友運,王鳳琴,鄧秀芹,劉燁,南珺祥,王津,張洪潔.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8(02)
[3]致密油儲層微觀特征及其形成機理——以鄂爾多斯盆地長6—長7段為例[J]. 鐘大康.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7(01)
[4]陸相致密油形成地質(zhì)條件及富集主控因素——以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7段為例[J]. 楊華,梁曉偉,牛小兵,馮勝斌,尤源.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7(01)
[5]華慶地區(qū)長6儲層微觀孔喉特征及對物性的影響研究[J]. 馬淼,孫衛(wèi),劉登科,趙煜,王斌,張帆. 石油化工應用. 2016(10)
[6]四川盆地中部地區(qū)侏羅系致密油研究新進展[J]. 楊躍明,楊家靜,楊光,陶士振,倪超,張斌,何曉東,林建平,黃東,劉敏,鄒娟.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06)
[7]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長7油層組頁巖-致密砂巖儲層孔縫特征[J]. 耳闖,趙靖舟,姚涇利,葉小闖,吳偉濤,白玉彬,鄧秀芹,孫勃.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6(03)
[8]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長7段頁巖油勘探潛力[J]. 楊華,牛小兵,徐黎明,馮勝斌,尤源,梁曉偉,王芳,張丹丹.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04)
[9]中國陸相頁巖油富集特征[J]. 聶海寬,張培先,邊瑞康,武曉玲,翟常博. 地學前緣. 2016(02)
[10]鄂爾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定義[J]. 王香增,任來義,賀永紅,席天德,葛云錦,米乃哲,鄧南濤. 油氣地質(zhì)與采收率. 2016(01)
博士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沉積體系、儲層特征及油藏成藏條件研究[D]. 竇偉坦.成都理工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37662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19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鄂爾多斯盆地地質(zhì)構(gòu)造圖
圖 1.2 延長組及長 7 段沉積巖性變化柱狀圖(據(jù)楊華 等,2010257)Fig 1.2 The Stratigraphic columns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nd the Seventh Member1.1.4 長 7 段優(yōu)質(zhì)烴源巖發(fā)育特征長 7 和長 9 地層分別發(fā)育了一套優(yōu)質(zhì)烴源巖(李相博 等,2012172-179;鄭榮才 等,2011;張文正 等,2008557),其中長 7 油層組對應的沉積時期是鄂爾多斯盆地晚三疊世湖盆發(fā)育最鼎盛的時期。長 7 期湖泊范圍最廣,湖水最深,氣候溫暖潮濕,植物生長茂盛,有機質(zhì)來源豐富,水體沉積環(huán)境穩(wěn)定,因此沉積了一
第 1 章 引言子同位素特征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針對原油和儲層兩大類樣品設計了不同的研究方案,針對儲層樣品開展了礦物組成、連續(xù)抽提確定有機質(zhì)賦存型式以及孔隙表征等方面的工作,針對原油樣品進行了原油密度、年度和凝固點的分析,最后對典型富有機質(zhì)頁巖開展了頁巖油生成的生烴動力學模擬實驗以確定頁巖油的化學組成變化規(guī)律。具體實驗方法如圖 1.3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7段頁巖全組分定量生烴模擬及原油可動性評價[J]. 王強,彭平安,張文正,劉金鐘,于赤靈. 石油學報. 2018(05)
[2]致密砂巖儲集層微觀結(jié)構(gòu)特征及成因分析——以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6段和長8段為例[J]. 劉翰林,楊友運,王鳳琴,鄧秀芹,劉燁,南珺祥,王津,張洪潔.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8(02)
[3]致密油儲層微觀特征及其形成機理——以鄂爾多斯盆地長6—長7段為例[J]. 鐘大康.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7(01)
[4]陸相致密油形成地質(zhì)條件及富集主控因素——以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7段為例[J]. 楊華,梁曉偉,牛小兵,馮勝斌,尤源.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7(01)
[5]華慶地區(qū)長6儲層微觀孔喉特征及對物性的影響研究[J]. 馬淼,孫衛(wèi),劉登科,趙煜,王斌,張帆. 石油化工應用. 2016(10)
[6]四川盆地中部地區(qū)侏羅系致密油研究新進展[J]. 楊躍明,楊家靜,楊光,陶士振,倪超,張斌,何曉東,林建平,黃東,劉敏,鄒娟.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06)
[7]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長7油層組頁巖-致密砂巖儲層孔縫特征[J]. 耳闖,趙靖舟,姚涇利,葉小闖,吳偉濤,白玉彬,鄧秀芹,孫勃.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6(03)
[8]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長7段頁巖油勘探潛力[J]. 楊華,牛小兵,徐黎明,馮勝斌,尤源,梁曉偉,王芳,張丹丹.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04)
[9]中國陸相頁巖油富集特征[J]. 聶海寬,張培先,邊瑞康,武曉玲,翟常博. 地學前緣. 2016(02)
[10]鄂爾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定義[J]. 王香增,任來義,賀永紅,席天德,葛云錦,米乃哲,鄧南濤. 油氣地質(zhì)與采收率. 2016(01)
博士論文
[1]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沉積體系、儲層特征及油藏成藏條件研究[D]. 竇偉坦.成都理工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376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3766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