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泄漏氣體濃度和溫度擴散過程計算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07:32
利用高斯煙羽模型進行LNG泄漏過程模擬,得到LNG泄漏后擴散濃度場和溫度場分布。參考天然氣燃燒下限0.035 8 kg/m3與低溫溫度規(guī)定291 K確定了氣體濃度場和溫度場的危險區(qū)域范圍,分析了環(huán)境風速和大氣穩(wěn)定度參數(shù)與泄漏擴散的關(guān)系,得出環(huán)境參數(shù)對濃度場、溫度場及危險區(qū)域的影響規(guī)律:設置參數(shù)為泄漏量5 kg/s,泄漏源高度20 m,泄漏孔徑50 mm,大氣穩(wěn)定度C級,環(huán)境風速2、3、4、5 m/s。隨著環(huán)境風速的增加,泄漏源高度處下風向軸線上最大濃度分別為0.397 8、0.265 5、0.199 2、0.159 4 kg/m3,最低溫度分別為153.9、168.3、180.1、189.9 K,濃度場和溫度場沿下風向和橫風向擴散加劇,危險區(qū)域減小;設置環(huán)境風速2 m/s,大氣穩(wěn)定度A、B、D、E級,隨著大氣穩(wěn)定度的增加,泄漏源高度處下風向軸線上最大濃度分別為0.212 4、0.254 4、0.261 5、0.391 3 kg/m3,最低溫度分別為177.4、170、169、154.3 K,濃度場和溫度場沿下風向和橫風向...
【文章來源】:低溫與超導. 2020,48(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氣體濃度分布圖
圖2為溫度分布情況。圖(a)取泄漏源高度下風軸線處,最低溫度為161.5 K,隨著擴散向下風向進行蒸氣云團溫度迅速上升,在下風向60 m范圍內(nèi)溫度梯度大,換熱明顯,之后溫度逐漸接近環(huán)境溫度。圖(b)為泄漏高度上下風向50 m處橫風向氣體濃度分布,最低溫度出現(xiàn)在下風軸線上,隨著擴散向橫風向延伸溫度在10 m范圍內(nèi)變化劇烈,之后逐漸與環(huán)境溫度平衡。圖(c)為泄漏源高度處溫度分布等值線圖,最低溫度出現(xiàn)在泄漏源處,溫度場沿下風向擴散距離較大,背風向等值線密集,側(cè)風向隨著擴散向下風向進行擴散范圍也逐漸增大。圖(d)為泄漏源高度處溫度分布云圖,對比顏色欄可知低溫區(qū)域集中在泄漏源處,隨著擴散范圍的擴大溫度逐漸升高,直至接近環(huán)境溫度。圖2 溫度分布圖
溫度分布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液氨儲罐連續(xù)泄漏事故后果的影響因素分析[J]. 張智超,劉輝,孫世梅. 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7(03)
[2]天然氣儲罐泄漏擴散的影響因素及危害性[J]. 馬礪,崔祥華,鄧軍.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7(01)
[3]LNG接收站泄漏事故及火災爆炸后果分析[J]. 翁浩銘,李自力,邊江,張成斌. 天然氣與石油. 2016(06)
[4]非點源LNG泄漏擴散過程模擬及危險區(qū)域分析[J]. 李雪,周一卉,畢明樹.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6(02)
[5]大型LNG儲罐安全存儲影響因素分析[J]. 王小尚,王萍,曹學文,王慶. 石油工程建設. 2015(05)
[6]重氣多源泄漏擴散試驗研究[J]. 周寧,曾義根,崔偉,王凱全,趙會軍. 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 2014(06)
[7]全球LNG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特點及前景分析[J]. 侯明揚. 國際石油經(jīng)濟. 2014(06)
[8]大型LNG混凝土儲罐泄漏后溫度場研究[J]. 蘇軍偉,余曉峰,王松生. 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 2014(03)
[9]液氨泄漏擴散模擬及危害評估[J]. 夏登友,錢新明,黃金印,姜連瑞,段在鵬.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4(03)
[10]LNG泄漏擴散過程及研究方法分析[J]. 張瓊雅,臧子璇,邱鳴,武維勝. 煤氣與熱力. 2013(04)
本文編號:3321294
【文章來源】:低溫與超導. 2020,48(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氣體濃度分布圖
圖2為溫度分布情況。圖(a)取泄漏源高度下風軸線處,最低溫度為161.5 K,隨著擴散向下風向進行蒸氣云團溫度迅速上升,在下風向60 m范圍內(nèi)溫度梯度大,換熱明顯,之后溫度逐漸接近環(huán)境溫度。圖(b)為泄漏高度上下風向50 m處橫風向氣體濃度分布,最低溫度出現(xiàn)在下風軸線上,隨著擴散向橫風向延伸溫度在10 m范圍內(nèi)變化劇烈,之后逐漸與環(huán)境溫度平衡。圖(c)為泄漏源高度處溫度分布等值線圖,最低溫度出現(xiàn)在泄漏源處,溫度場沿下風向擴散距離較大,背風向等值線密集,側(cè)風向隨著擴散向下風向進行擴散范圍也逐漸增大。圖(d)為泄漏源高度處溫度分布云圖,對比顏色欄可知低溫區(qū)域集中在泄漏源處,隨著擴散范圍的擴大溫度逐漸升高,直至接近環(huán)境溫度。圖2 溫度分布圖
溫度分布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液氨儲罐連續(xù)泄漏事故后果的影響因素分析[J]. 張智超,劉輝,孫世梅. 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7(03)
[2]天然氣儲罐泄漏擴散的影響因素及危害性[J]. 馬礪,崔祥華,鄧軍.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7(01)
[3]LNG接收站泄漏事故及火災爆炸后果分析[J]. 翁浩銘,李自力,邊江,張成斌. 天然氣與石油. 2016(06)
[4]非點源LNG泄漏擴散過程模擬及危險區(qū)域分析[J]. 李雪,周一卉,畢明樹.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6(02)
[5]大型LNG儲罐安全存儲影響因素分析[J]. 王小尚,王萍,曹學文,王慶. 石油工程建設. 2015(05)
[6]重氣多源泄漏擴散試驗研究[J]. 周寧,曾義根,崔偉,王凱全,趙會軍. 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 2014(06)
[7]全球LNG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特點及前景分析[J]. 侯明揚. 國際石油經(jīng)濟. 2014(06)
[8]大型LNG混凝土儲罐泄漏后溫度場研究[J]. 蘇軍偉,余曉峰,王松生. 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 2014(03)
[9]液氨泄漏擴散模擬及危害評估[J]. 夏登友,錢新明,黃金印,姜連瑞,段在鵬.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4(03)
[10]LNG泄漏擴散過程及研究方法分析[J]. 張瓊雅,臧子璇,邱鳴,武維勝. 煤氣與熱力. 2013(04)
本文編號:33212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2129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