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原油降凝降黏劑合成及性能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07-05 10:28
以甲基丙烯酸(MA)、十四醇、二十二醇、苯乙烯(ST)、富馬酸(FA)為原料制備了具有降凝降黏作用的三元共聚物。最佳酯化工藝條件為:甲基丙烯酸與混合醇[n(C14醇)∶n(C22醇)=3∶1]摩爾比為1∶1.4,攜水劑用量為40%,催化劑質量分數(shù)為0.5%;最佳聚合工藝條件為: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富馬酸(摩爾比)為6∶2∶2,引發(fā)劑的量為0.8%,聚合反應溫度為80℃,聚合反應時間為3.5 h。加劑量為0.4%時,大慶原油凝固點可降低14℃,降黏率可達66.02%。
【文章來源】:精細石油化工. 2020,37(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產(chǎn)物的紅外光譜
取適量的最佳合成條件提純后的三元聚合物降凝降黏劑,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原油中,考察其降凝效果,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加劑量的增加,原油降凝效果先升高后降低。當加劑量達到0.4%時降凝效果最佳,若再繼續(xù)增加降凝降黏劑用量,凝點的降低值反而會下降。這是由于加劑量超過某一值后,聚合物本身也參與了作用,產(chǎn)生副作用。由此可判斷最佳加劑量為原油質量的0.4%。
圖3為熱處理溫度對原油降凝性能的影響。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熱處理溫度的升高,降凝幅度先升后降,溫度為85 ℃時,降凝效果最佳,繼續(xù)升高溫度,降凝效果則下降。因此選擇的最佳熱處理溫度為85 ℃。2.4.3 黏溫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稠油降黏劑的研究進展[J]. 邵文麗,張娜. 精細石油化工. 2020(04)
[2]不同降凝劑對CD/10W-40潤滑油降凝效果研究[J]. 尹艷麗,于鶴龍,王紅美,周克兵,王文宇,宋占永. 當代化工研究. 2019(06)
[3]蘇丹3/7區(qū)輸油管線原油降凝劑研究[J]. 李杰,冀璐.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8(07)
[4]一種廣譜型支狀油溶性降黏劑的研制[J]. 周淑飛,王洪國,廖克儉.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16(11)
[5]含蠟原油降凝劑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 趙書華,劉飛飛,王樹立,趙會軍,李天洲. 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碩士論文
[1]聚甲基丙烯酸高碳酯類原油降凝劑的合成及復配性能研究[D]. 劉芬.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高蠟和高粘原油降粘劑的合成與降粘機理研究[D]. 吳信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7
本文編號:3265901
【文章來源】:精細石油化工. 2020,37(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產(chǎn)物的紅外光譜
取適量的最佳合成條件提純后的三元聚合物降凝降黏劑,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原油中,考察其降凝效果,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加劑量的增加,原油降凝效果先升高后降低。當加劑量達到0.4%時降凝效果最佳,若再繼續(xù)增加降凝降黏劑用量,凝點的降低值反而會下降。這是由于加劑量超過某一值后,聚合物本身也參與了作用,產(chǎn)生副作用。由此可判斷最佳加劑量為原油質量的0.4%。
圖3為熱處理溫度對原油降凝性能的影響。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熱處理溫度的升高,降凝幅度先升后降,溫度為85 ℃時,降凝效果最佳,繼續(xù)升高溫度,降凝效果則下降。因此選擇的最佳熱處理溫度為85 ℃。2.4.3 黏溫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稠油降黏劑的研究進展[J]. 邵文麗,張娜. 精細石油化工. 2020(04)
[2]不同降凝劑對CD/10W-40潤滑油降凝效果研究[J]. 尹艷麗,于鶴龍,王紅美,周克兵,王文宇,宋占永. 當代化工研究. 2019(06)
[3]蘇丹3/7區(qū)輸油管線原油降凝劑研究[J]. 李杰,冀璐.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8(07)
[4]一種廣譜型支狀油溶性降黏劑的研制[J]. 周淑飛,王洪國,廖克儉.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16(11)
[5]含蠟原油降凝劑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 趙書華,劉飛飛,王樹立,趙會軍,李天洲. 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碩士論文
[1]聚甲基丙烯酸高碳酯類原油降凝劑的合成及復配性能研究[D]. 劉芬.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高蠟和高粘原油降粘劑的合成與降粘機理研究[D]. 吳信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7
本文編號:3265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6590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