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A油田精細油藏描述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14:45
A油田位于Melut盆地南部,隸屬于3/7勘探區(qū)塊。2001年以AG-1井標志A油田的發(fā)現(xiàn),其含油目的層為古新世的Yabus層。A油田屬于層狀強邊底水稀油油藏,受當時井控程度及研究資料豐富程度的限制,油藏評價精度有限,開發(fā)過程中不存在無水采油期、含水上升快,目前均處于高含水階段。目前該油田已經完鉆26口井,為了控制含水上升及提高采收率,確定剩余油分布,需要編制調整開發(fā)方案,而原有油藏評價精細程度已不能完全滿足調整開發(fā)方案編制需要,為進一步高效開發(fā)該油田,急需編制調整開發(fā)方案。而油藏評價是一切方案的基礎,從地層劃分對比、沉積相分析、構造解釋、巖石物理分析、儲層反演、儲量評價等技術方面,重新對A油田儲層開展精細地質研究。落實了構造圈閉;分析了沉積相特征及平面展布;開展了詳盡的巖石物理研究對儲層進行了評價;并最終復核儲量并完成相關地質建模工作。通過研究,對A油田基礎地質情況、儲層特征、油水界面等油藏特點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同時研究成果為下一步開發(fā)調整方案提供了有利的基礎保障和準確的決策依據。
【文章來源】: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10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0.1研究思路4.主要研究內容本論文的研究,通過深化對Melut區(qū)域地質背景認識,開展地層對比劃分,進行構
第一章 項目概況第一章 項目概況地理位置、構造位置elut盆地是由“五個凹陷和一個單隆起”組成,它可以分為六個結構單元,陷(北部凹陷,東部凹陷,中央凹陷,南部凹陷和西部凹陷),還有一個凸)。[1][6][24]。A油田位于在盆地北部凹陷帶的一個短軸背斜構造上(圖1.1傾的鼻狀構造背景的一種長期發(fā)育的披覆背斜[1][25][26]。 Melut盆地構造演裂陷階段和一個統(tǒng)一的擠壓階段(N-Q)。
A油田地震數據范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南凹陷儲層孔隙特征及其發(fā)育成因[J]. 閆博,呂曉輝. 巖性油氣藏. 2012(01)
[2]中國油氣資源/儲量分類與管理體系[J]. 王永祥,張君峰,段曉文. 石油學報. 2011(04)
[3]油氣儲量評估與油氣藏圈閉成因的主控因素[J]. 吳國干,胡允棟,王永祥,王德發(fā),胡素云,袁選俊. 石油學報. 2008(06)
[4]美國油儲新規(guī)影響何在[J]. 王永祥,段曉文. 中國石油石化. 2008(15)
[5]SEC標準確定證實儲量邊界的方法[J]. 趙文智,李建忠,王永祥,畢海濱.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6(06)
[6]精細構造解釋在蘇丹Gasab區(qū)塊的應用[J]. 胡鋅波,張貴賓,邢衛(wèi)新,李廣超,張海霞,謝宗奎.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6(04)
[7]蘇丹Melut盆地Gasab區(qū)塊斷裂特征與油氣聚集[J]. 胡鋅波,張海霞,胡蓉,付占祥,余德振,周紅英. 新疆石油地質. 2006(03)
[8]蘇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儲集層孔隙結構特征分析[J]. 馬明福,李薇,劉亞村.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5(06)
[9]精細構造解釋與儲層預測技術在腰英臺地區(qū)勘探中的應用[J]. 王蘊,朱貴生,王芳. 勘探地球物理進展. 2005(04)
[10]蘇丹邁努特盆地油氣成藏機理和成藏模式[J]. 竇立榮.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5(01)
本文編號:3264987
【文章來源】: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10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0.1研究思路4.主要研究內容本論文的研究,通過深化對Melut區(qū)域地質背景認識,開展地層對比劃分,進行構
第一章 項目概況第一章 項目概況地理位置、構造位置elut盆地是由“五個凹陷和一個單隆起”組成,它可以分為六個結構單元,陷(北部凹陷,東部凹陷,中央凹陷,南部凹陷和西部凹陷),還有一個凸)。[1][6][24]。A油田位于在盆地北部凹陷帶的一個短軸背斜構造上(圖1.1傾的鼻狀構造背景的一種長期發(fā)育的披覆背斜[1][25][26]。 Melut盆地構造演裂陷階段和一個統(tǒng)一的擠壓階段(N-Q)。
A油田地震數據范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南凹陷儲層孔隙特征及其發(fā)育成因[J]. 閆博,呂曉輝. 巖性油氣藏. 2012(01)
[2]中國油氣資源/儲量分類與管理體系[J]. 王永祥,張君峰,段曉文. 石油學報. 2011(04)
[3]油氣儲量評估與油氣藏圈閉成因的主控因素[J]. 吳國干,胡允棟,王永祥,王德發(fā),胡素云,袁選俊. 石油學報. 2008(06)
[4]美國油儲新規(guī)影響何在[J]. 王永祥,段曉文. 中國石油石化. 2008(15)
[5]SEC標準確定證實儲量邊界的方法[J]. 趙文智,李建忠,王永祥,畢海濱.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6(06)
[6]精細構造解釋在蘇丹Gasab區(qū)塊的應用[J]. 胡鋅波,張貴賓,邢衛(wèi)新,李廣超,張海霞,謝宗奎.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6(04)
[7]蘇丹Melut盆地Gasab區(qū)塊斷裂特征與油氣聚集[J]. 胡鋅波,張海霞,胡蓉,付占祥,余德振,周紅英. 新疆石油地質. 2006(03)
[8]蘇丹Melut盆地北部油田儲集層孔隙結構特征分析[J]. 馬明福,李薇,劉亞村.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5(06)
[9]精細構造解釋與儲層預測技術在腰英臺地區(qū)勘探中的應用[J]. 王蘊,朱貴生,王芳. 勘探地球物理進展. 2005(04)
[10]蘇丹邁努特盆地油氣成藏機理和成藏模式[J]. 竇立榮.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5(01)
本文編號:3264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6498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