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北部灣盆地稠油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6-27 16:56
  北部灣盆地潿西南凹陷、烏石凹陷已發(fā)現(xiàn)多個稠油油田。為研究稠油特征和成因,開展了稠油油藏原油物性、組分、飽和烴特征、生物標志物、油氣來源和盆地模擬分析。結果表明:(1)北部灣盆地稠油主要分布在凸起、斜坡帶和近洼帶,呈高密度、高黏度特征。(2)北部灣盆地存在3類稠油,第一類為凹陷中央流二段下部烴源巖生成的原油運移至圈閉成藏,遭后期抬升剝蝕,埋深小于2 000 m,上覆蓋層薄導致油藏遭受生物降解,此類原油成熟度高,C30-4-甲基甾烷含量高,組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飽和烴和芳烴成分有序缺失;第二類稠油主要分布在近洼帶,為本地低熱演化油頁巖、頁巖生成的原油,其成熟度低,Ts/Tm值較低,C30-4-甲基甾烷含量低,在近洼就近成藏,埋深處于生烴門限附近,為早期原生稠油;第三類稠油主要分布在斜坡帶,主要為深洼流二段下部烴源巖生成的成熟原油和本地流二段上部烴源巖生成的成熟度較低的稠油混合而成,同時受運移、擴散、吸附等因素的影響,原油變稠,C30-4-甲基甾烷含量中等,此類油藏埋深大于3 000 m,是未受到生物降解的混合型稠油。該研究... 

【文章來源】:巖性油氣藏. 2020,32(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北部灣盆地稠油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分析


北部灣盆地稠油與流二段烴源巖甾、萜烷對比

分布圖,探區(qū),北部灣,盆地


北部灣盆地為南海西部新生代斷陷沉積盆地[11-19],盆地經歷了古近紀裂陷階段和新近紀裂后熱沉降階段(圖1)。主要原油探區(qū)集中在潿西南凹陷和烏石凹陷,沉積古近系長流組、流沙港組、潿洲組,新近系下洋組、角尾組、燈樓角組、望樓港組和第四系地層,最大厚度達5 000 m。在始新統(tǒng)流二段沉積時期發(fā)育大范圍半深湖—深湖相沉積環(huán)境,形成由最大厚度達1 500 m的油頁巖和頁巖組成的烴源巖層,分布在流二段上部和下部,為該區(qū)主力烴源巖。2 稠油地球化學特征

北部灣,圖版,盆地,原油


選取W1-2井2 821 m油樣、W3-2井742 m油樣、W6-1井3 236 m油樣、W7-1井1 308 m油樣4個典型稠油樣品全烴譜圖(圖4)進行分析。W1-2井原油地球化學分析表明,原油色譜圖完整,CPI=1.5,w(Pr)/w(Ph)=2.45,顯示為后峰型,甾烷色質譜圖表明甾烷αααC29S/(S+R),C29ββ/(αα+ββ)值較低,呈未熟油特征,為未受到生物降解的原生稠油。W6-1井稠油全烴譜圖顯示基線平整,為前峰型,CPI=1.14,w(Pr)/w(Ph)=2.61,甾烷色質譜圖表明甾烷C29ββ/(αα+ββ)為剛進入成熟門限,αααC29S/(S+R)值較高。W3-2井742 m油樣和W7-1井1 308 m油樣原油地球化學分析表明,色譜圖基線隆起,全烴色譜的碳數(shù)分布主要集中在C20—C35,甾烷C29S/(S+R)和C29ββ/(αα+ββ)顯示為成熟型原油,C20之前的低碳數(shù)烷烴缺失,同時出現(xiàn)大量復雜化合物。其中,W3-2井正構烷烴基本消失殆盡,W7-1井原油CPI=1.02,w(Pr)/w(Ph)=2.54,全烴色譜圖表明原油遭受較明顯的生物降解,異戊間二烯烴出現(xiàn)輕度消耗,導致地球化學特征和原油物性發(fā)生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河油田稠油中25-降苯并藿烷的檢出及其意義[J]. 李敏,田輝,肖賢明,張水昌,相明輝,蓋海峰,程鵬,傅家謨.  地球化學. 2014(05)
[2]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帶稠油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J]. 文志剛,王登,宋換新,徐耀輝,杜銀元,王進.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3(04)
[3]北部灣盆地始新統(tǒng)湖相富有機質頁巖特征及成因機制[J]. 黃保家,黃合庭,吳國瑄,游君君.  石油學報. 2012(01)
[4]江蘇金湖凹陷古近系奇碳優(yōu)勢和偶碳優(yōu)勢共存的正構烷烴[J]. 宋寧,王鐵冠,李美俊.  沉積學報. 2007(02)
[5]北部灣盆地邁陳凹陷徐聞X1井油氣地球化學特征[J]. 包建平,劉玉瑞,朱翠山,王健,尹玲,陸紅美,劉歡喜,倪春華.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6(03)
[6]生物降解原油地球化學研究新進展[J]. 馬安來,張水昌,張大江,金之鈞.  地球科學進展. 2005(04)
[7]東營凹陷北部陡坡帶稠油地球化學特征與成因[J]. 邱桂強,李素梅,龐雄奇,高永進,孫錫年.  地質學報. 2004(06)
[8]三塘湖盆地上二疊統(tǒng)烴源巖中的25-降藿烷系列與微生物改造作用[J]. 杜宏宇,王鐵冠,胡劍梨,徐桂芳.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4(01)
[9]用瀝青質中生物標志化合物判識生物降解油的油源[J]. 徐冠軍,張大江,王培榮.  科學通報. 2003(04)
[10]中國低熟油的幾種成因機制[J]. 王鐵冠,鐘寧寧,候讀杰,包建平,黃光輝,李賢慶.  沉積學報. 1997(02)



本文編號:32532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532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c36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