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油砂瀝青熱解過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1-03-02 02:01
油砂瀝青是油砂中重要的烴類有機物,為了掌握油砂瀝青內部結構以及熱解過程,利用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油砂瀝青的分子結構進行了探究,建立了最優(yōu)油砂瀝青分子模型,并進行了熱解過程的模擬,確定熱解過程中能壘最低的反應路徑;跓峤膺^程中油砂瀝青內部結構的變化規(guī)律,在分子層面闡述了熱解過程中的有機質內部的變化,為油砂熱解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研究:對油砂進行熱重-紅外熱解實驗以及油砂及其半焦固體紅外實驗,獲得油砂熱解過程中氣體紅外和固體半焦紅外數(shù)據(jù),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油砂瀝青的分解主要發(fā)生中溫段。在紅外譜圖中,芳環(huán)與脂肪鏈的特征峰是最明顯的,含氧官能團的特征峰比較寬,經(jīng)過分峰擬合發(fā)現(xiàn)主要為醇羥基、酚羥基和分子間氫鍵。對芳環(huán)特征峰進一步分峰擬合,發(fā)現(xiàn)油砂瀝青中芳環(huán)主要為五取代芳環(huán)。對各個溫度下、各個頻率譜段的特征峰進行分峰擬合,得到紅外結構參數(shù)。結構參數(shù)顯示雖然雜原子和分子間氫鍵在譜圖中不明顯,但在熱解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油砂瀝青含氧官能團和脂肪鏈逐漸分解和脫落,芳構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芳環(huán)側鏈和取代基逐漸脫落。通過對油砂瀝青13C核磁數(shù)據(jù)譜圖進...
【文章來源】:東北電力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4?10(TC汕砂固體紅外羥棊擬合??,:
東北電力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〇121?A?醇羥???1???酚羥基??0.10-?▲?*?氫鍵??駐5?0.08-?:????采?\??0.06?-??0.04-??備、‘?..JB???*、?????、一一一?*??0.02?4——.——■——,——■——,——■——,——■——,——■——??100?200?300?400?500?600??溫度/?c??圖2-5羥基吸收峰隨溫度變化??在低溫階段,分子間氫鍵的波數(shù)和含量都處于最低值,這表明在這一階段中脂鏈的環(huán)??化與官能團的縮合作用強烈,各種鍵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弱了羥基的伸縮強度。??中溫階段,羥基在油砂中主要存在于端基和側鏈中,羥基在這一溫度段斷裂、交聯(lián)鍵??時具有很強的活化效應,此時它是H20潛在的縮合位;同時,羥基譜帶的位置由3200OTT1??移至3410cm'表明羥基是以多聚的締合結構形式存在這種締合結構會加大H20的縮??合使汕砂中形成大量的氫鍵。氫鍵的存在進一步維持分子結構的穩(wěn)定,伴隨著羥基的進一??步穩(wěn)固和生成。??隨溫度的進一步升高,這種較松散的締合結構會隨羥基數(shù)量的減少而逐漸消失,因此,??氫鍵在高溫中對油砂瀝青反應性的貢獻也將減弱。在高溫階段分子間氫鍵進一步被破壞,??更高的振動頻率的羥基波峰逐漸下降,表明油砂中由分子間締合的氫鍵所形成的高頻吸收??逐漸消失,羥基官能團逐漸開始下降。因為醇羥基相較于酚羥基更容易形成氫鍵,并且具??有更高的反應活性,所以當氫鍵被破壞之后醇羥基下降比較明顯[52】。??2.2.2?1000-1350cm-1?譜帶分析??在飽和脂肪酸中
?第2章油砂紅外實驗及其分析???°'6]?|— ̄?脂肪醚c-ol??°5?/^J\??|?°'4'?^?\??^?\??0.3-?\??\??0.2-??0?100?200?300?400?500?600??溫度/°c??圖2-6油砂固體紅外脂肪醚吸光度隨溫度變化??如圖2-3、2-6所示,隨溫度的升高,醚鍵的吸收帶加寬而且強度在440?550°C之間迅??速降低。這表明隨溫度的升高羥基官能團逐漸消失,醚鍵成為芳環(huán)縮合的一個新的活性位??點。鄭慶榮[53啲研究表明,煤中可斷裂的醚鍵主要以單個苯環(huán)上結合的醚為主。脂肪醚隨??溫度的變化趨勢為先增后減的變化趨勢,這與煤中含氧官能團醚類物質變化趨勢相同[54],??其主要原因為羧基和羰基等活性含氧官能團容易在低溫段發(fā)生反應,從而使得在這一階段??中醚鍵含量增加,之后伴隨著羧基的消失和羰基活性含氧官能團的減少,使得生成醚鍵的??速度小于醚鍵的消失速度,所以醚鍵會逐漸減少。??2_2.3?1365-1625cm-丨譜帶分析??絕大多數(shù)芳香族化合物會在區(qū)間內,芳香化合物的頻率吸收峰比較特??殊,會以3?4個明顯的吸收峰來表示。這些譜帶可以分為三組:1365-1430加1-[、??1430-15500^、1550-1625^人芳環(huán)骨架的振動并不是某兩個鍵振動的耦合,而是骨架的??整體振動。芳環(huán)上有取代基之后,芳環(huán)分子的中心對稱性會被破壞,芳環(huán)上碳原子周圍電??子云密度不相等,使得芳環(huán)骨架振動頻率發(fā)生變化。芳環(huán)上取代基的數(shù)目、位置和取代基??的性質會影響整個骨架振動頻率的數(shù)目、位置和強度[5()]。由圖2-3分析可知,在??USS-lGaScnr1振動頻率區(qū)間
本文編號:3058396
【文章來源】:東北電力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4?10(TC汕砂固體紅外羥棊擬合??,:
東北電力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〇121?A?醇羥???1???酚羥基??0.10-?▲?*?氫鍵??駐5?0.08-?:????采?\??0.06?-??0.04-??備、‘?..JB???*、?????、一一一?*??0.02?4——.——■——,——■——,——■——,——■——,——■——??100?200?300?400?500?600??溫度/?c??圖2-5羥基吸收峰隨溫度變化??在低溫階段,分子間氫鍵的波數(shù)和含量都處于最低值,這表明在這一階段中脂鏈的環(huán)??化與官能團的縮合作用強烈,各種鍵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弱了羥基的伸縮強度。??中溫階段,羥基在油砂中主要存在于端基和側鏈中,羥基在這一溫度段斷裂、交聯(lián)鍵??時具有很強的活化效應,此時它是H20潛在的縮合位;同時,羥基譜帶的位置由3200OTT1??移至3410cm'表明羥基是以多聚的締合結構形式存在這種締合結構會加大H20的縮??合使汕砂中形成大量的氫鍵。氫鍵的存在進一步維持分子結構的穩(wěn)定,伴隨著羥基的進一??步穩(wěn)固和生成。??隨溫度的進一步升高,這種較松散的締合結構會隨羥基數(shù)量的減少而逐漸消失,因此,??氫鍵在高溫中對油砂瀝青反應性的貢獻也將減弱。在高溫階段分子間氫鍵進一步被破壞,??更高的振動頻率的羥基波峰逐漸下降,表明油砂中由分子間締合的氫鍵所形成的高頻吸收??逐漸消失,羥基官能團逐漸開始下降。因為醇羥基相較于酚羥基更容易形成氫鍵,并且具??有更高的反應活性,所以當氫鍵被破壞之后醇羥基下降比較明顯[52】。??2.2.2?1000-1350cm-1?譜帶分析??在飽和脂肪酸中
?第2章油砂紅外實驗及其分析???°'6]?|— ̄?脂肪醚c-ol??°5?/^J\??|?°'4'?^?\??^?\??0.3-?\??\??0.2-??0?100?200?300?400?500?600??溫度/°c??圖2-6油砂固體紅外脂肪醚吸光度隨溫度變化??如圖2-3、2-6所示,隨溫度的升高,醚鍵的吸收帶加寬而且強度在440?550°C之間迅??速降低。這表明隨溫度的升高羥基官能團逐漸消失,醚鍵成為芳環(huán)縮合的一個新的活性位??點。鄭慶榮[53啲研究表明,煤中可斷裂的醚鍵主要以單個苯環(huán)上結合的醚為主。脂肪醚隨??溫度的變化趨勢為先增后減的變化趨勢,這與煤中含氧官能團醚類物質變化趨勢相同[54],??其主要原因為羧基和羰基等活性含氧官能團容易在低溫段發(fā)生反應,從而使得在這一階段??中醚鍵含量增加,之后伴隨著羧基的消失和羰基活性含氧官能團的減少,使得生成醚鍵的??速度小于醚鍵的消失速度,所以醚鍵會逐漸減少。??2_2.3?1365-1625cm-丨譜帶分析??絕大多數(shù)芳香族化合物會在區(qū)間內,芳香化合物的頻率吸收峰比較特??殊,會以3?4個明顯的吸收峰來表示。這些譜帶可以分為三組:1365-1430加1-[、??1430-15500^、1550-1625^人芳環(huán)骨架的振動并不是某兩個鍵振動的耦合,而是骨架的??整體振動。芳環(huán)上有取代基之后,芳環(huán)分子的中心對稱性會被破壞,芳環(huán)上碳原子周圍電??子云密度不相等,使得芳環(huán)骨架振動頻率發(fā)生變化。芳環(huán)上取代基的數(shù)目、位置和取代基??的性質會影響整個骨架振動頻率的數(shù)目、位置和強度[5()]。由圖2-3分析可知,在??USS-lGaScnr1振動頻率區(qū)間
本文編號:3058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5839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