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盆地西北緣侏羅系含煤和非煤儲層差異性
發(fā)布時間:2021-02-22 14:39
為了明確造成準噶爾盆地西北緣侏羅系煤系與非煤系砂巖儲層物性明顯差異的因素,需依據(jù)分析測試資料,開展研究區(qū)2種儲層儲集空間類型、儲層影響因素和孔隙演化規(guī)律等方面的分析和對比。結(jié)果表明,非煤系儲層的物性特征明顯好于煤系儲層,但這兩種儲層的儲集空間類型和組合特征一致,均以原生粒間孔為主,顆粒溶蝕孔隙次之;影響儲層減孔量的主要因素為壓實作用、砂巖成熟度、塑性巖屑含量以及沉積物粒度等,其中壓實是破壞儲層孔隙的主要因素;由于煤系儲層水介質(zhì)為酸性,造成長石和巖屑溶蝕,因此,煤系儲層早期的壓實作用造成的減孔量更大。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5(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位置
粒間孔隙為八道灣組儲層顯孔的主要孔隙類型(圖3),且基本為剩余原生粒間孔隙,微量或少量粒間溶蝕孔隙。三工河組粒間孔占顯孔比例大于80%的樣品有87.5%~97.6%,八道灣組在37.2%~70.0%,三工河組砂巖的粒間孔比例明顯高于八道灣組。(2)顆粒溶蝕孔隙
基質(zhì)收縮孔是與基質(zhì)脫水、轉(zhuǎn)化相伴出現(xiàn)的收縮作用而形成的孔隙[20-22],主要見于泥質(zhì)含量較高的八道灣組砂巖,但這種孔隙類型所占比例很低。在三工河組與八道灣組剛性顆粒相對富集的中粗—粗砂巖中發(fā)育顆粒剪切裂紋。2.3 儲層空間類型組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彰武斷陷九佛堂組沉積物源分析及其意義[J]. 謝春安. 非常規(guī)油氣. 2019(03)
[2]準噶爾盆地中部1區(qū)三工河組低滲透儲層成因機制[J]. 張江華,相鵬.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1)
[3]渤海灣盆地滄東凹陷孔西斜坡孔店組二段四油組(Ek24)物源分析及砂體展布規(guī)律[J]. 林伶,景海權(quán). 非常規(guī)油氣. 2018(04)
[4]準噶爾盆地中拐凸起斷裂體系特征及形成演化[J]. 吳孔友,劉波,劉寅,賈春明,郭建勛,李思瑤.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7(03)
[5]準噶爾盆地下侏羅統(tǒng)頁巖氣形成條件[J]. 高勁,曹喆.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6]準噶爾盆地中部Ⅰ區(qū)塊三工河組儲層沉積成巖綜合相及其測井識別[J]. 操應長,杜亮慧,王艷忠,葸克來,王孝明,張江華.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5(06)
[7]準噶爾盆地腹部侏羅系油氣成藏主控因素定量分析及有利區(qū)預測[J]. 高帥,馬世忠,龐雄奇,鞏磊,陳昶旭,高昂,秦旗.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1)
[8]準噶爾盆地車排子地區(qū)下白堊統(tǒng)層序地層格架及主控因素分析[J]. 趙東娜,朱筱敏,董艷蕾,吳冬,陶文芳,王欣. 沉積學報. 2013(06)
[9]準噶爾盆地南緣中下侏羅統(tǒng)烴源巖評價及排烴特征[J]. 郭繼剛,王緒龍,龐雄奇,雷德文,向才富,龍華山,高帥.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3(04)
[10]準噶爾盆地腹部下侏羅統(tǒng)三工河組物源體系分析[J]. 張曰靜. 新疆石油地質(zhì). 2012(05)
本文編號:3046143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5(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位置
粒間孔隙為八道灣組儲層顯孔的主要孔隙類型(圖3),且基本為剩余原生粒間孔隙,微量或少量粒間溶蝕孔隙。三工河組粒間孔占顯孔比例大于80%的樣品有87.5%~97.6%,八道灣組在37.2%~70.0%,三工河組砂巖的粒間孔比例明顯高于八道灣組。(2)顆粒溶蝕孔隙
基質(zhì)收縮孔是與基質(zhì)脫水、轉(zhuǎn)化相伴出現(xiàn)的收縮作用而形成的孔隙[20-22],主要見于泥質(zhì)含量較高的八道灣組砂巖,但這種孔隙類型所占比例很低。在三工河組與八道灣組剛性顆粒相對富集的中粗—粗砂巖中發(fā)育顆粒剪切裂紋。2.3 儲層空間類型組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彰武斷陷九佛堂組沉積物源分析及其意義[J]. 謝春安. 非常規(guī)油氣. 2019(03)
[2]準噶爾盆地中部1區(qū)三工河組低滲透儲層成因機制[J]. 張江華,相鵬.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1)
[3]渤海灣盆地滄東凹陷孔西斜坡孔店組二段四油組(Ek24)物源分析及砂體展布規(guī)律[J]. 林伶,景海權(quán). 非常規(guī)油氣. 2018(04)
[4]準噶爾盆地中拐凸起斷裂體系特征及形成演化[J]. 吳孔友,劉波,劉寅,賈春明,郭建勛,李思瑤.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7(03)
[5]準噶爾盆地下侏羅統(tǒng)頁巖氣形成條件[J]. 高勁,曹喆.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6]準噶爾盆地中部Ⅰ區(qū)塊三工河組儲層沉積成巖綜合相及其測井識別[J]. 操應長,杜亮慧,王艷忠,葸克來,王孝明,張江華.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5(06)
[7]準噶爾盆地腹部侏羅系油氣成藏主控因素定量分析及有利區(qū)預測[J]. 高帥,馬世忠,龐雄奇,鞏磊,陳昶旭,高昂,秦旗.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1)
[8]準噶爾盆地車排子地區(qū)下白堊統(tǒng)層序地層格架及主控因素分析[J]. 趙東娜,朱筱敏,董艷蕾,吳冬,陶文芳,王欣. 沉積學報. 2013(06)
[9]準噶爾盆地南緣中下侏羅統(tǒng)烴源巖評價及排烴特征[J]. 郭繼剛,王緒龍,龐雄奇,雷德文,向才富,龍華山,高帥.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3(04)
[10]準噶爾盆地腹部下侏羅統(tǒng)三工河組物源體系分析[J]. 張曰靜. 新疆石油地質(zhì). 2012(05)
本文編號:30461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461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