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劑修飾的重污油水煤漿的成漿性及燃燒特性
發(fā)布時間:2021-02-21 18:16
對摻配重污油制備油水煤漿進行了研究,得出煤漿質量分數(shù)60%基礎上重污油最大摻配量,并利用乳化劑修飾重污油水煤漿,對漿體進行了成漿性分析。采用TG-DTG分析法研究了乳化劑修飾的重污油水煤漿的燃燒特性,并利用SEM-EDX和XRD解釋了摻配重污油對漿體燃燒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漿體質量分數(shù)60%基礎上重污油最大摻配量為0.4%,重污油水煤漿呈假塑性流體,但隨重污油摻配量增加,重污油漿體黏度增大,且易油水分離;乳化劑OP-10較優(yōu)摻配量為0.4%,其增強了漿體的假塑性、穩(wěn)定性和觸變性,并且隨著乳化劑增多,漿體黏度先增大后降低,漿體都符合冪律模型;漿體燃燒主要分為3個過程,第1過程為水分失重,第2過程中隨著乳化劑加入和重污油摻配量的增加,漿體失重速率增大,第3過程中漿體的TG曲線向低溫區(qū)偏移,因為乳化劑和重污油中有機組分總體的沸點較低,且重污油內金屬離子Fe3+,Ca2+對燃燒起催化作用,同時Ca2+促進揮發(fā)物的析出及充當氧的載體,故使得乳化劑漿體和乳化劑修飾重污油漿體的kmean和Rw
【文章來源】:煤炭轉化. 2020,43(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CN煤粒度分布曲線
加乳化劑的重污油漿體流變特性曲線見圖2。由圖2可知,在煤漿質量分數(shù)為60%的基礎上,當加入0.4%重污油時,漿體的黏度有所增加,但假塑性特征變化不明顯;在加入0.4%重污油基礎上,將乳化劑以重污油和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1加入漿體時,漿體的黏度增加,剪切變稀的假塑性流體特征明顯;當乳化劑以重污油和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2加入漿體時,漿體黏度降低,但仍呈現(xiàn)剪切變稀,假塑性更明顯,因為在高剪切速率下體系結構破壞得更快,因此表觀黏度降低得更明顯。2.2.2 流變方程
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對重污油漿體觸變性的影響見圖3。由圖3可知,隨著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的增加,觸變環(huán)面積先增大后減小,說明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為0.4%時,乳化效果較好,漿體結構較穩(wěn)定,破壞漿體所需要的能量較大;增大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至0.8%時,觸變環(huán)面積減小,說明乳化劑過多使?jié){體黏滯力降低,觸變性變差,不易于儲存和運輸。綜上所述,在漿體質量分數(shù)60%基礎上,重污油最大摻配量為0.4%,但靜置容易出現(xiàn)油水分離現(xiàn)象,故加入乳化劑OP-10乳化重污油水煤漿。乳化劑較優(yōu)摻配量為0.4%,其增加了重污油水煤漿的稠度,但流變性、穩(wěn)定性和觸變性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質污油萃取脫水研究[J]. 馬力.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 2019(10)
[2]不同重油作為煤油共煉溶劑的成漿性研究[J]. 王學云,趙淵,顏丙峰. 煤質技術. 2019(03)
[3]三相離心機在重污油脫水中的應用[J]. 馬力. 化工管理. 2019(11)
[4]摻配BDO焦油水煤漿燃燒性能及動力學分析[J]. 毛立睿,李寒旭,胡俠,李令權,鄭久強,竇媛媛. 煤炭轉化. 2019(02)
[5]濕法料漿制漿原料多元化研究與開發(fā)[J]. 張瑜,林益安,曾梅,葛啟明,劉磊,袁善錄. 煤化工. 2017(02)
[6]煉油廠重污油回煉技術探討[J]. 吳振華,郭輝,張強. 石油化工安全環(huán)保技術. 2017(01)
[7]利用地溝油制備新型燃料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 王曉丹,王康茂,汪繼超,成曉軍,邱樹毅.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4)
[8]利用煤焦油改善上灣煤成漿性的研究[J]. 周志軍,梁嘉銘,劉建忠,周俊虎,岑可法. 熱力發(fā)電. 2011(05)
[9]堿/堿土金屬鹽對高灰分煤粉燃燒的催化作用[J]. 馬保國,徐立,李相國,柯凱,萬雪峰. 煤炭科學技術. 2007(09)
[10]重油-煤-水油基多相漿的流變行為[J]. 郭東紅,江龍.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1)
博士論文
[1]廢機油的直接資源化利用及改性分級利用研究[D]. 張康.太原理工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油田廢水制備漿體燃料的成漿、燃燒與氣化特性研究[D]. 向軼.浙江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044732
【文章來源】:煤炭轉化. 2020,43(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CN煤粒度分布曲線
加乳化劑的重污油漿體流變特性曲線見圖2。由圖2可知,在煤漿質量分數(shù)為60%的基礎上,當加入0.4%重污油時,漿體的黏度有所增加,但假塑性特征變化不明顯;在加入0.4%重污油基礎上,將乳化劑以重污油和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1加入漿體時,漿體的黏度增加,剪切變稀的假塑性流體特征明顯;當乳化劑以重污油和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2加入漿體時,漿體黏度降低,但仍呈現(xiàn)剪切變稀,假塑性更明顯,因為在高剪切速率下體系結構破壞得更快,因此表觀黏度降低得更明顯。2.2.2 流變方程
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對重污油漿體觸變性的影響見圖3。由圖3可知,隨著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的增加,觸變環(huán)面積先增大后減小,說明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為0.4%時,乳化效果較好,漿體結構較穩(wěn)定,破壞漿體所需要的能量較大;增大乳化劑質量分數(shù)至0.8%時,觸變環(huán)面積減小,說明乳化劑過多使?jié){體黏滯力降低,觸變性變差,不易于儲存和運輸。綜上所述,在漿體質量分數(shù)60%基礎上,重污油最大摻配量為0.4%,但靜置容易出現(xiàn)油水分離現(xiàn)象,故加入乳化劑OP-10乳化重污油水煤漿。乳化劑較優(yōu)摻配量為0.4%,其增加了重污油水煤漿的稠度,但流變性、穩(wěn)定性和觸變性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質污油萃取脫水研究[J]. 馬力.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 2019(10)
[2]不同重油作為煤油共煉溶劑的成漿性研究[J]. 王學云,趙淵,顏丙峰. 煤質技術. 2019(03)
[3]三相離心機在重污油脫水中的應用[J]. 馬力. 化工管理. 2019(11)
[4]摻配BDO焦油水煤漿燃燒性能及動力學分析[J]. 毛立睿,李寒旭,胡俠,李令權,鄭久強,竇媛媛. 煤炭轉化. 2019(02)
[5]濕法料漿制漿原料多元化研究與開發(fā)[J]. 張瑜,林益安,曾梅,葛啟明,劉磊,袁善錄. 煤化工. 2017(02)
[6]煉油廠重污油回煉技術探討[J]. 吳振華,郭輝,張強. 石油化工安全環(huán)保技術. 2017(01)
[7]利用地溝油制備新型燃料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 王曉丹,王康茂,汪繼超,成曉軍,邱樹毅.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4)
[8]利用煤焦油改善上灣煤成漿性的研究[J]. 周志軍,梁嘉銘,劉建忠,周俊虎,岑可法. 熱力發(fā)電. 2011(05)
[9]堿/堿土金屬鹽對高灰分煤粉燃燒的催化作用[J]. 馬保國,徐立,李相國,柯凱,萬雪峰. 煤炭科學技術. 2007(09)
[10]重油-煤-水油基多相漿的流變行為[J]. 郭東紅,江龍.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1)
博士論文
[1]廢機油的直接資源化利用及改性分級利用研究[D]. 張康.太原理工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油田廢水制備漿體燃料的成漿、燃燒與氣化特性研究[D]. 向軼.浙江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0447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4473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