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提取SZ36-1模擬油砂油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9 20:10
用溶劑提取法處理SZ36-1模擬油砂,優(yōu)選120#溶劑油為適宜提取溶劑,確定260 nm為測定原油含量的最佳紫外可見吸收波長?疾炝颂崛囟、提取次數(shù)、劑砂質量比、抽提時間等條件對模擬油砂處理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劑砂質量比10∶1,75℃下提取40 min,重復提取3次的條件下,油砂油提取率達95%以上,尾砂含油量低于0.35%。原油提取效果好、清除徹底,為120#溶劑油提取油砂油、檢驗SZ36-1油砂污染程度提供了依據。
【文章來源】:應用化工. 2020,49(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120#溶劑油和50 mg/L原油溶液的紫外可見吸收曲線
用分析用原油配制10.00,20.00,30.00,40.00,50.00 mg/L的原油120#溶劑油標準溶液,于260 nm處測定其吸光度,以原油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作圖,原油質量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系,R2在0.998 6~0.999 9之間。溶劑提取油砂油后測定吸光度,依據標準曲線求得原油含量,進而求得油砂原油提取率。優(yōu)化提取時間所用標準曲線見圖2。2.3.1 提取次數(shù)和溫度的選擇
準確稱取油砂1 g左右,固定劑砂質量比5∶1,每次提取40 min,分別在室溫25,75 ℃磁力攪拌條件下提取8次,實驗結果見圖3。由圖3可知,在25,75 ℃條件下,隨著重復提取次數(shù)的增加,原油累積提取率開始都明顯增加,但25 ℃提取4次、75 ℃提取3次以后,提取液澄清,原油提取率基本不再增加(后續(xù)累積原油提取率小于1%),而提取次數(shù)越多,溶劑消耗越多,因此,從累積原油提取率和經濟、環(huán)保多方面考慮,25 ℃優(yōu)選提取4次,75 ℃優(yōu)選提取3次,原油累積提取率分別達到76.1%和86.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油砂瀝青分離技術研究進展[J]. 郝俊輝,田原宇,張金弘,喬英云,車遠軍. 化工進展. 2018(09)
[2]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現(xiàn)狀與展望[J]. 張雷,趙奇,武偉男,張博,苗月. 現(xiàn)代化工. 2018(01)
[3]油砂溶劑抽提實驗研究[J]. 劉楊,劉振寧,閆東,王振波. 化工機械. 2015(02)
[4]油砂及其分離方法的研究進展[J]. 楊紅強,趙玉龍,何崇慧,王斌. 當代化工. 2015(01)
[5]克拉瑪依油砂溶劑萃取分離實驗研究[J]. 唐曉東,李斌,李晶晶,卿大詠,張洋勇,鄧杰義. 應用化工. 2014(05)
[6]溶劑抽提法分離印尼油砂的實驗研究[J]. 何冰,張會成,王盼盼,高波,徐志揚. 當代化工. 2012(11)
[7]生物柴油對原油污染砂礫原油釋放的影響[J]. 馬林鳳,夏文香,李密,孟晶,郭慧.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2(04)
[8]水基提取技術用于油砂分離的研究進展[J]. 任嗣利. 化工學報. 2011(09)
[9]2種原油中烴類生物標志物生物降解性評價[J]. 郭利果,梁生康,陸金仁,楊仕美,蘇榮國,陳宇. 環(huán)境科學. 2010(08)
[10]溶劑抽提法處理油砂的研究[J]. 許修強,王紅巖,鄭德溫,曹祖賓.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09(04)
本文編號:3007535
【文章來源】:應用化工. 2020,49(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120#溶劑油和50 mg/L原油溶液的紫外可見吸收曲線
用分析用原油配制10.00,20.00,30.00,40.00,50.00 mg/L的原油120#溶劑油標準溶液,于260 nm處測定其吸光度,以原油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作圖,原油質量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系,R2在0.998 6~0.999 9之間。溶劑提取油砂油后測定吸光度,依據標準曲線求得原油含量,進而求得油砂原油提取率。優(yōu)化提取時間所用標準曲線見圖2。2.3.1 提取次數(shù)和溫度的選擇
準確稱取油砂1 g左右,固定劑砂質量比5∶1,每次提取40 min,分別在室溫25,75 ℃磁力攪拌條件下提取8次,實驗結果見圖3。由圖3可知,在25,75 ℃條件下,隨著重復提取次數(shù)的增加,原油累積提取率開始都明顯增加,但25 ℃提取4次、75 ℃提取3次以后,提取液澄清,原油提取率基本不再增加(后續(xù)累積原油提取率小于1%),而提取次數(shù)越多,溶劑消耗越多,因此,從累積原油提取率和經濟、環(huán)保多方面考慮,25 ℃優(yōu)選提取4次,75 ℃優(yōu)選提取3次,原油累積提取率分別達到76.1%和86.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油砂瀝青分離技術研究進展[J]. 郝俊輝,田原宇,張金弘,喬英云,車遠軍. 化工進展. 2018(09)
[2]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現(xiàn)狀與展望[J]. 張雷,趙奇,武偉男,張博,苗月. 現(xiàn)代化工. 2018(01)
[3]油砂溶劑抽提實驗研究[J]. 劉楊,劉振寧,閆東,王振波. 化工機械. 2015(02)
[4]油砂及其分離方法的研究進展[J]. 楊紅強,趙玉龍,何崇慧,王斌. 當代化工. 2015(01)
[5]克拉瑪依油砂溶劑萃取分離實驗研究[J]. 唐曉東,李斌,李晶晶,卿大詠,張洋勇,鄧杰義. 應用化工. 2014(05)
[6]溶劑抽提法分離印尼油砂的實驗研究[J]. 何冰,張會成,王盼盼,高波,徐志揚. 當代化工. 2012(11)
[7]生物柴油對原油污染砂礫原油釋放的影響[J]. 馬林鳳,夏文香,李密,孟晶,郭慧.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12(04)
[8]水基提取技術用于油砂分離的研究進展[J]. 任嗣利. 化工學報. 2011(09)
[9]2種原油中烴類生物標志物生物降解性評價[J]. 郭利果,梁生康,陸金仁,楊仕美,蘇榮國,陳宇. 環(huán)境科學. 2010(08)
[10]溶劑抽提法處理油砂的研究[J]. 許修強,王紅巖,鄭德溫,曹祖賓.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09(04)
本文編號:3007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0753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