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東坡沙溪廟組致密氣藏測井評價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3 10:05
中國致密砂巖氣資源豐富,隨著致密砂巖領域不斷探索,我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勘探開發(fā)技術,相繼發(fā)現(xiàn)了一大批致密砂巖油氣田。其中四川盆地就先后發(fā)現(xiàn)了新場、洛帶、八角場、馬井等天然氣田。近些年川西坳陷東坡侏羅系也取得了勘探的重大突破具有良好的開發(fā)前景,經(jīng)過多輪勘探開發(fā)目前已成為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川西中淺層第二大氣田。而川西坳陷東坡沙溪廟組氣藏,致密砂巖低孔低滲,氣水關系復雜,富集規(guī)律復雜的地質(zhì)特征,更有物源復雜,產(chǎn)氣層位多,河道狹窄等特點。河道復雜的儲層地質(zhì)特征及差異導致川西坳陷東坡沙溪廟組不同氣藏、不同河道測井響應特征多樣,難以建立統(tǒng)一的儲層電性標準,儲層測井評價模型可靠性不高。前期研究建立了以孔隙度、飽和度、電阻率值為主體的定量儲層測井評價方法,認為氣層電阻率大于謀值的評價標準,顯然已經(jīng)不能適應該地區(qū)的測井評價。這類低電阻率儲層的正確評價,成了測井解釋關注的焦點。弄清電阻率值的影響因素是建立有效測井評價技術的關鍵。另外水平井的測井評價技術也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儲層巖石類型、粒度、膠結物類型、孔隙結構、井軌跡等儲層地質(zhì)特征差異,通過開展針對性的儲層測井響應特征,儲層“四性”關系研究,明確了...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研究的技術路線框圖
該區(qū)地處川西平原東部及向東延伸的丘陵地區(qū)。區(qū)內(nèi)地形起伏變化不大,海拔高度大致為 450-700m 左右。圖2-1 四川盆地及鄰區(qū)構造單元分區(qū)圖(據(jù)中國石油地質(zhì)志(卷十)-四川油氣區(qū),1989)構造分區(qū):Ⅲ1-川東高陡褶皺帶;Ⅲ2-川南低陡褶皺帶;Ⅲ3-川北低平褶皺帶;Ⅲ4-川中平緩褶皺帶;Ⅲ5-川西南低陡褶皺帶;Ⅲ6-川西坳陷帶;Ⅲ7-龍門山?jīng)_斷褶皺帶;Ⅲ8-米倉山臺緣凸起;Ⅲ9-大巴山?jīng)_斷褶皺帶;Ⅲ10-八面山斷褶帶;Ⅲ11-婁山斷褶帶;Ⅲ12-峨眉山、涼山塊斷帶;Ⅲ13-西昌盆地(凹陷)2.2 勘探開發(fā)簡況自 1995 年川泉 181 井在東坡沙溪廟組取得發(fā)現(xiàn)至 2017 年底,20 年時間共歷經(jīng)三個階段:
方向米倉山?jīng)_積扇體,三角洲平原、前緣分流河道向南西、南東向延伸到中江氣田,形成多套縱向上錯落疊置的分流河道、邊灘、心灘、決口扇砂體。圖2-4 川西東坡地區(qū)沙溪廟組JS11砂組沉積相平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羅統(tǒng)蓬萊鎮(zhèn)組物源及沉積體系研究[J]. 葉素娟,李嶸,張莊. 沉積學報. 2014(05)
[2]川西坳陷中段合興場——豐谷地區(qū)沙溪廟組沉積相研究[J]. 付菊,伍玲,李剛,楊映濤,劉莉萍. 巖性油氣藏. 2014(01)
[3]川西地區(qū)侏羅系沙溪廟組儲層特征[J]. 王麗英,王琳,張渝鴻,徐苗.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 2014(01)
[4]川西拗陷中段蓬萊鎮(zhèn)組物源及沉積相展布特征[J]. 錢利軍,陳洪德,時志強,徐勝林,歐莉華,林良彪,張璽華.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1)
[5]中國致密砂巖氣主要類型、地質(zhì)特征與資源潛力[J]. 李建忠,郭彬程,鄭民,楊濤.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2(04)
[6]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二疊系物源分析[J]. 屈紅軍,馬強,高勝利,梅志超,苗建宇. 地質(zhì)學報. 2011(06)
[7]川西前陸盆地中侏羅統(tǒng)沙溪廟組沉積相及平面展布特征研究[J]. 王大洋,王峻. 四川地質(zhì)學報. 2010(03)
[8]川西地區(qū)中二疊統(tǒng)棲霞組沉積體系[J]. 魏國齊,楊威,朱永剛,金惠,李躍綱,施振生,沈玨紅.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0(04)
[9]川西前陸盆地侏羅紀層序地層格架、沉積體系配置及演化[J]. 朱志軍,陳洪德,胡曉強,林良彪,徐勝林. 沉積學報. 2010(03)
[10]川西深層致密碎屑巖儲層測井評價[J]. 張筠,朱小紅,李陽兵,吳見萌,葛祥. 天然氣工業(yè). 2010(01)
本文編號:2974688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研究的技術路線框圖
該區(qū)地處川西平原東部及向東延伸的丘陵地區(qū)。區(qū)內(nèi)地形起伏變化不大,海拔高度大致為 450-700m 左右。圖2-1 四川盆地及鄰區(qū)構造單元分區(qū)圖(據(jù)中國石油地質(zhì)志(卷十)-四川油氣區(qū),1989)構造分區(qū):Ⅲ1-川東高陡褶皺帶;Ⅲ2-川南低陡褶皺帶;Ⅲ3-川北低平褶皺帶;Ⅲ4-川中平緩褶皺帶;Ⅲ5-川西南低陡褶皺帶;Ⅲ6-川西坳陷帶;Ⅲ7-龍門山?jīng)_斷褶皺帶;Ⅲ8-米倉山臺緣凸起;Ⅲ9-大巴山?jīng)_斷褶皺帶;Ⅲ10-八面山斷褶帶;Ⅲ11-婁山斷褶帶;Ⅲ12-峨眉山、涼山塊斷帶;Ⅲ13-西昌盆地(凹陷)2.2 勘探開發(fā)簡況自 1995 年川泉 181 井在東坡沙溪廟組取得發(fā)現(xiàn)至 2017 年底,20 年時間共歷經(jīng)三個階段:
方向米倉山?jīng)_積扇體,三角洲平原、前緣分流河道向南西、南東向延伸到中江氣田,形成多套縱向上錯落疊置的分流河道、邊灘、心灘、決口扇砂體。圖2-4 川西東坡地區(qū)沙溪廟組JS11砂組沉積相平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羅統(tǒng)蓬萊鎮(zhèn)組物源及沉積體系研究[J]. 葉素娟,李嶸,張莊. 沉積學報. 2014(05)
[2]川西坳陷中段合興場——豐谷地區(qū)沙溪廟組沉積相研究[J]. 付菊,伍玲,李剛,楊映濤,劉莉萍. 巖性油氣藏. 2014(01)
[3]川西地區(qū)侏羅系沙溪廟組儲層特征[J]. 王麗英,王琳,張渝鴻,徐苗.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 2014(01)
[4]川西拗陷中段蓬萊鎮(zhèn)組物源及沉積相展布特征[J]. 錢利軍,陳洪德,時志強,徐勝林,歐莉華,林良彪,張璽華.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1)
[5]中國致密砂巖氣主要類型、地質(zhì)特征與資源潛力[J]. 李建忠,郭彬程,鄭民,楊濤.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2(04)
[6]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二疊系物源分析[J]. 屈紅軍,馬強,高勝利,梅志超,苗建宇. 地質(zhì)學報. 2011(06)
[7]川西前陸盆地中侏羅統(tǒng)沙溪廟組沉積相及平面展布特征研究[J]. 王大洋,王峻. 四川地質(zhì)學報. 2010(03)
[8]川西地區(qū)中二疊統(tǒng)棲霞組沉積體系[J]. 魏國齊,楊威,朱永剛,金惠,李躍綱,施振生,沈玨紅.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0(04)
[9]川西前陸盆地侏羅紀層序地層格架、沉積體系配置及演化[J]. 朱志軍,陳洪德,胡曉強,林良彪,徐勝林. 沉積學報. 2010(03)
[10]川西深層致密碎屑巖儲層測井評價[J]. 張筠,朱小紅,李陽兵,吳見萌,葛祥. 天然氣工業(yè). 2010(01)
本文編號:29746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7468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