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凹陷下溝組致密油儲層孔隙結構及儲層下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01:04
青西凹陷是位于酒泉盆地的富油凹陷,致密油勘探前景良好,以下溝組的泥云巖為主要儲層。由于儲層微觀特征不清等因素制約著致密油的開發(fā),因此對儲層的微觀結構的研究就十分重要。下溝組大部分泥云巖儲層為低孔低滲,礦物成分包括脆性礦物、碳酸鹽礦物、粘土礦物等。粒間孔、晶間孔、溶蝕孔以及微裂縫的發(fā)育改善了儲層的連通性,有機質(zhì)孔隙一般為孤立孔隙。喉道類型多樣,包括縮頸、片狀、點狀等喉道。高壓壓汞實驗確定儲層分類,Ⅰ類儲層孔隙度范圍在3.11%11.59%之間,滲透率在1.122.71mD之間;Ⅱ類儲層孔隙度范圍在2.86%9.17%之間,滲透率在0.210.99mD之間;Ⅲ類儲層孔隙度范圍在0.42%1.59%之間,滲透率在0.050.09mD之間。孔喉大小和孔喉連通性均影響著儲層的滲流能力,孔喉分布對于滲透率影響復雜;孔喉大小、分布和連通性對于儲集能力影響均不明顯。微納米CT確定喉道參數(shù),通過對喉孔比、喉道截面面積、孔喉配位數(shù)等參數(shù)的分析,表明喉道的大小以及喉道與孔隙的匹...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題目來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3.1 致密油的基本含義
1.3.2 致密油孔隙結構研究現(xiàn)狀
1.3.3 致密油儲層物性下限研究現(xiàn)狀
1.3.4 研究區(qū)儲層研究存在問題
1.4 研究內(nèi)容及技術路線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1 地質(zhì)概況
2.2 構造特征
2.3 沉積特征
2.4 石油地質(zhì)條件
第3章 儲層宏觀特征
3.1 儲層巖性及特征
3.2 儲層物性
3.3 礦物成分
第4章 微觀孔隙結構特征
4.1 孔喉類型研究
4.1.1 實驗方法及原理
4.1.2 孔隙類型
4.1.3 喉道類型
4.2 高壓壓汞表征孔隙結構
4.2.1 實驗原理
4.2.2 孔隙結構分類表征
4.2.3 孔喉大小特征
4.2.4 孔喉分布特征
4.2.5 孔喉連通性特征
4.2.6 孔喉參數(shù)對物性的影響
4.3 微納米CT表征喉道結構
4.3.1 實驗原理
4.3.2 喉道發(fā)育情況對連通性的影響
第5章 儲層物性下限分析
5.1 試油法
5.2 含油產(chǎn)狀法
5.3 最小流動孔喉半徑法
5.4 三種方法綜合確定下限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2950645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題目來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3.1 致密油的基本含義
1.3.2 致密油孔隙結構研究現(xiàn)狀
1.3.3 致密油儲層物性下限研究現(xiàn)狀
1.3.4 研究區(qū)儲層研究存在問題
1.4 研究內(nèi)容及技術路線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1 地質(zhì)概況
2.2 構造特征
2.3 沉積特征
2.4 石油地質(zhì)條件
第3章 儲層宏觀特征
3.1 儲層巖性及特征
3.2 儲層物性
3.3 礦物成分
第4章 微觀孔隙結構特征
4.1 孔喉類型研究
4.1.1 實驗方法及原理
4.1.2 孔隙類型
4.1.3 喉道類型
4.2 高壓壓汞表征孔隙結構
4.2.1 實驗原理
4.2.2 孔隙結構分類表征
4.2.3 孔喉大小特征
4.2.4 孔喉分布特征
4.2.5 孔喉連通性特征
4.2.6 孔喉參數(shù)對物性的影響
4.3 微納米CT表征喉道結構
4.3.1 實驗原理
4.3.2 喉道發(fā)育情況對連通性的影響
第5章 儲層物性下限分析
5.1 試油法
5.2 含油產(chǎn)狀法
5.3 最小流動孔喉半徑法
5.4 三種方法綜合確定下限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2950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5064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