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赤水地區(qū)天然氣成因多樣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04:55
針對川南赤水地區(qū)天然氣來源不明的問題,利用天然氣組分、烷烴碳氫同位素、天然氣輕烴等地球化學(xué)特征,結(jié)合地質(zhì)特征,分析川南赤水地區(qū)不同層系天然氣的成因類型與氣源。研究表明,川南赤水地區(qū)以烴類氣為主,除侏羅系天然氣干燥系數(shù)相對較低外,其他層系為典型干氣,且不同層系天然氣成因具有多樣性:研究區(qū)陸相侏羅系表現(xiàn)出煤型氣的特點,主要來源于須家河組煤系烴源巖;須家河組氣藏為混源氣,既有海相偏腐泥型氣,又有陸相煤型氣,主要來源于須家河組和二疊系烴源巖;海相雷口坡組雖有混源特征,但以海相偏腐泥型氣為主,而嘉陵江組、茅口組以海相偏腐泥型氣為主,氣源為二疊系與志留系烴源巖。該研究解決了川南地區(qū)氣源問題,可為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據(jù)。
【文章來源】:特種油氣藏.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四川盆地中二疊統(tǒng)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及成因判識[J]. 董才源,謝增業(yè),裴森奇,張璐,楊春龍,尹瀚翔. 斷塊油氣田. 2018(04)
[2]四川盆地超深層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J]. 戴金星,倪云燕,秦勝飛,黃士鵬,彭威龍,韓文學(xué).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8(04)
[3]四川盆地元壩-通南巴地區(qū)須家河組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和成因[J]. 吳小奇,劉光祥,劉全有,劉景東,羅開平.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5(06)
[4]四川盆地中二疊統(tǒng)天然氣勘探新突破的意義及有利勘探方向[J]. 沈平,張健,宋家榮,洪海濤,唐大海,王小娟,汪華,羅文軍. 天然氣工業(yè). 2015(07)
[5]四川盆地二疊系和三疊系礁灘天然氣富集規(guī)律與勘探方向[J]. 郭旭升,黃仁春,付孝悅,段金寶.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4(03)
[6]四川盆地陸相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及對比[J]. 王鵬,沈忠民,劉四兵,呂正祥,馮杰瑞,王君澤. 天然氣地球科學(xué). 2013(06)
[7]四川盆地元壩和通南巴地區(qū)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藏氣源探討——兼答印峰等[J]. 戴金星,廖鳳蓉,倪云燕.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3(02)
[8]中國大氣田勘探領(lǐng)域與前景[J]. 魏國齊,張春林,張福東,李劍,李君,劉銳娥. 天然氣工業(yè). 2013(01)
[9]天然氣中烷烴氣碳同位素研究的意義[J]. 戴金星. 天然氣工業(yè). 2011(12)
[10]四川盆地黃龍組烷烴氣碳同位素倒轉(zhuǎn)成因的探討[J]. 戴金星,倪云燕,黃士鵬. 石油學(xué)報. 2010(05)
本文編號:2949007
【文章來源】:特種油氣藏.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四川盆地中二疊統(tǒng)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及成因判識[J]. 董才源,謝增業(yè),裴森奇,張璐,楊春龍,尹瀚翔. 斷塊油氣田. 2018(04)
[2]四川盆地超深層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J]. 戴金星,倪云燕,秦勝飛,黃士鵬,彭威龍,韓文學(xué).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8(04)
[3]四川盆地元壩-通南巴地區(qū)須家河組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和成因[J]. 吳小奇,劉光祥,劉全有,劉景東,羅開平.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5(06)
[4]四川盆地中二疊統(tǒng)天然氣勘探新突破的意義及有利勘探方向[J]. 沈平,張健,宋家榮,洪海濤,唐大海,王小娟,汪華,羅文軍. 天然氣工業(yè). 2015(07)
[5]四川盆地二疊系和三疊系礁灘天然氣富集規(guī)律與勘探方向[J]. 郭旭升,黃仁春,付孝悅,段金寶.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4(03)
[6]四川盆地陸相天然氣地球化學(xué)特征及對比[J]. 王鵬,沈忠民,劉四兵,呂正祥,馮杰瑞,王君澤. 天然氣地球科學(xué). 2013(06)
[7]四川盆地元壩和通南巴地區(qū)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藏氣源探討——兼答印峰等[J]. 戴金星,廖鳳蓉,倪云燕.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3(02)
[8]中國大氣田勘探領(lǐng)域與前景[J]. 魏國齊,張春林,張福東,李劍,李君,劉銳娥. 天然氣工業(yè). 2013(01)
[9]天然氣中烷烴氣碳同位素研究的意義[J]. 戴金星. 天然氣工業(yè). 2011(12)
[10]四川盆地黃龍組烷烴氣碳同位素倒轉(zhuǎn)成因的探討[J]. 戴金星,倪云燕,黃士鵬. 石油學(xué)報. 2010(05)
本文編號:29490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490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