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松遼盆地敖古拉斷裂帶反轉構造圈閉形成機制及控藏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20:11
  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qū)敖古拉斷裂帶對敖古拉油田的形成及油氣分布的控制作用歷來存在爭議,集中在斷裂帶對油氣運聚是縱向疏導還是橫向分割。從斷裂帶構造解剖入手,分析構造發(fā)育演化歷程,尤其是后期的構造反轉活動,進而研究圈閉形成機制及油氣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認為,斷裂帶的后期構造反轉,形成了眾多反轉背斜和反向屋脊斷塊等伴生構造,為油氣提供了聚集場所;反轉斷層活動,對油氣運移產(chǎn)生的地震泵與斷層閥作用,縱向溝通青一段烴源巖與上覆薩、葡、高多個儲集層系,使油氣在上部幾個儲集層系中調節(jié)分配,起到油源斷層的作用;在斷塊上傾方向形成的斷層遮擋條件,受到長期構造活動影響而降低;敖古拉地區(qū)油氣主要集中于斷層上盤發(fā)育的系列反轉背斜圈閉中,而下盤油氣聚集豐度低、反向屋脊斷塊油藏不發(fā)育,與油源斷層溝通的巖性圈閉是下盤油氣成藏的主要場所;敖古拉斷裂帶對油氣分布的主要貢獻在于其溝通下生上儲組合,是油氣聚集的重要油源斷層,與之伴生的上盤多個反轉背斜和下盤與油源斷層相關的巖性體是油氣聚集的主要場所。對松遼盆地龍西地區(qū)具類似特征的其他幾條大斷裂中淺層油氣,勘探上應予以關注。 

【文章來源】: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 引 言
1 斷裂發(fā)育過程及反轉構造特征
    1.1 斷裂發(fā)育過程
    1.2 反轉構造特征
2 局部反轉構造平面分布
3 反轉構造圈閉形成機制與控藏作用
    3.1 油藏分布
    3.2 反轉斷層控藏作用
        3.2.1 反轉斷層供油
        3.2.2 反轉斷層伴生圈閉形成
        3.2.3 反轉斷層伴生圈閉差異聚集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區(qū)走滑斷裂體系活動特征與油氣地質意義[J]. 李兵,鄧尚,李王鵬,高利君,許杰.  特種油氣藏. 2019(04)
[2]走滑-伸展斷裂疊合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柳永軍,趙弟江,李正宇,溫宏雷,劉慶順.  特種油氣藏. 2019(02)
[3]松遼盆地敖古拉-他拉哈斷裂帶構造演化[J]. 么忠文,萬雙雙,譚豐羽,鄭治義,李潤芳.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2)
[4]松遼盆地北部熱史恢復及烴源巖生烴史[J]. 張帆,孔明華,王雪,曾花森.  地質科學. 2009 (02)
[5]敖古拉斷裂帶在大慶長垣以西地區(qū)油氣運聚成藏中的作用[J]. 付廣,周海超.  特種油氣藏. 2006(05)
[6]松遼盆地敖古拉斷裂的封烴泄水作用[J]. 呂延防,王亞春.  地球科學進展. 2004(S1)
[7]松遼盆地敖古拉斷裂對油氣運移的控制作用[J]. 雷茂盛,蔡利學,王曉達.  勘探家. 1999(03)
[8]松遼盆地斷裂縱向導流性淺析[J]. 雷茂盛,林鐵鋒.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1999(01)
[9]松遼盆地伸展和反轉構造樣式[J]. 張功成,朱德豐,周章保.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1996(02)



本文編號:29323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323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46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