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超聲波耦合低能壁面抑霜機理及抑霜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民航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E89
【部分圖文】:
D2Q4模型示意圖
D2Q9模型示意圖
D3Q7模型示意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治謙;范玉玲;張孟奇;李彬;王振波;黃玫;;脈沖電場下液滴極化變形的數(shù)值模擬[J];石油機械;2019年12期
2 褚福強;吳曉敏;陳永根;;豎直表面液滴運動的數(shù)值模擬[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7年01期
3 褚福強;吳曉敏;朱毅;;超疏水表面上多液滴合并觸發(fā)液滴彈跳現(xiàn)象的理論分析[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7年02期
4 李棟;張文娣;趙孝保;王鑫;錢晨露;;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滴凍結的可視化觀測[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6期
5 季璨;王乃華;崔崢;程林;;過熱液滴閃蒸過程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與應用[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7年04期
6 何成明;張鵬;;氣體介質中雙元液滴的碰撞動力學[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7年07期
7 廖斌;朱雨建;楊基明;;沖擊作用下液滴在環(huán)境液體中的演變過程及主導因素[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7年09期
8 李大樹;仇性啟;于磊;鄭志偉;;液滴碰撞水平壁面實驗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年04期
9 陳衛(wèi)鋒;候俊香;;液-液層流射流型霧化的射流脈動與液滴形成特性[J];農(nóng)機導購;2016年08期
10 朱云;;呼吸實驗裝置中的“液滴移動”問題[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習研究);2017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金花;仿生界面上液滴滑動行為的調控及其在生物傳感領域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2019年
2 賈延凱;交流電場調控復合液滴的融合與釋放機理及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3 張洪;液滴噴霧質譜法構建及在高級氧化反應機理研究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郭純方;疏水性表面液滴碰撞與傳熱機理基礎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5 廖斌;沖擊作用下環(huán)境液體中液滴演變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
6 元武智;隨機分布粗糙結構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動態(tài)行為的LB模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7 孫玉金;液滴/氣泡與微結構表面的粘附機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8年
8 常家慶;壓電式微量液滴分配的機理與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9 朱毅;表面微觀特征對液滴潤濕狀態(tài)及氣液界面穩(wěn)定性的影響[D];清華大學;2017年
10 王凱;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合并誘導彈跳機理及其調控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志成;液滴撞擊移動常溫和冷表面動力學特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9年
2 金明明;分級結構表面液滴彈跳機制及防冰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3 鐘源;液滴撞擊不同固體表面動力學特性及熱毛細遷移研究[D];南昌大學;2019年
4 劉彤;基于梯度效應的特殊浸潤表面液滴定位輸運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高永強;高粘度生物材料精密噴射堆積系統(tǒng)設計與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6 馬雨倩;鎵銦納米液滴修飾中性粒細胞雜化馬達的制備及運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7 劉嘉琛;基于錐形微結構的液滴多比例分裂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8 劉宇迅;基于鞘液流聚焦及自充電液滴的顆粒分離芯片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9年
9 陳晗;雙液滴連續(xù)撞擊超疏水管壁的動態(tài)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10 楊霆浩;表面超聲波耦合低能壁面抑霜機理及抑霜特性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53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5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