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溝油田一類區(qū)塊微觀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圖文】:
孔隙結構圖
(a)無裂縫 (b)有裂縫圖 2-2 玻璃刻蝕模型飽和油全景圖設備及流程玻璃刻蝕的孔隙模型進行驅油實驗,通過圖像采集系統(tǒng)將驅油過程的的數值信號,,采用圖像分析技術研究水驅后剩余油的成因、類型及分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E3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志宏;鞠斌山;黃迎松;吳聃;賈俊山;劉海成;;改變微觀水驅液流方向提高剩余油采收率試驗研究[J];石油鉆探技術;2015年02期
2 殷代印;宋欣;;低滲透油田周期注水與調剖結合參數優(yōu)化研究[J];特種油氣藏;2013年06期
3 于明旭;朱維耀;宋洪慶;;低滲透儲層可視化微觀滲流模型研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12期
4 王學武;楊正明;李海波;李治碩;;利用核磁共振研究特低滲透油藏微觀剩余油分布[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3年04期
5 王建偉;;熒光顯微圖像技術評價油水層及水淹層方法研究[J];錄井工程;2013年02期
6 王文剛;肖博文;熊志明;畢銀旗;馬宏強;;吳410長6油藏周期性注水效果評價[J];石油化工應用;2013年06期
7 徐豪飛;馬宏偉;尹相榮;趙旭斌;劉學功;賴南君;;新疆油田超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fā)儲層損害研究[J];巖性油氣藏;2013年02期
8 張貴典;;周期注水開發(fā)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年04期
9 白玉湖;張賢松;;聚合物溶液黏彈性驅油微觀機理[J];石油學報;2011年05期
10 徐春碧;黃小亮;唐海;劉倩;;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fā)時機研究[J];鉆采工藝;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姜海峰;粘彈性聚合物驅提高驅油效率機理的實驗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于滕龍;基于CT掃描的微觀剩余油量化表征[D];東北石油大學;2017年
2 張?zhí)锾?基于CT成像技術的剩余油微觀分布及流動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3 于超;聚合物溶液驅油的水動力學微觀機理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年
4 雷仲慶;聚合物驅微觀實驗圖像處理方法及驅油機理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5 邱茂鑫;基于CT的剩余油微觀賦存狀態(tài)描述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6 劉慶娟;周期注水滲流理論及方案優(yōu)化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
7 穆文志;粘彈性聚合物驅數值模擬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5年
8 吳點順;低滲透朝陽溝油田提高開發(fā)效果的方法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3年
本文編號:2679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7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