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維地震資料的四川某區(qū)燈影組碳酸鹽巖儲層預測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P618.13;P63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勞有富;;塔河油田碳酸鹽巖儲層類型劃分[J];石化技術;2015年05期
2 王麗萍;;淺析裂縫性碳酸鹽巖儲層保護機理[J];化工管理;2015年26期
3 楊杰;強南;;地震在碳酸鹽巖儲層預測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qū)?2015年05期
4 龔洪林;王振卿;李錄明;蔡剛;;應用地震分頻技術預測碳酸鹽巖儲層[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8年01期
5 劉春園;魏修成;徐勝峰;付志國;;地球物理方法在碳酸鹽巖儲層預測中的應用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6期
6 唐湘蓉,譚仲平;塔河4區(qū)碳酸鹽巖儲層測井約束反演預測[J];斷塊油氣田;2005年03期
7 ;總目錄[J];新疆石油地質(zhì);1988年04期
8 李勃田;余家仁;;應用模糊數(shù)學評價碳酸鹽巖儲層初探[J];石油學報;1988年01期
9 裴大清;李杏;;偽聲阻抗在碳酸鹽巖儲層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海上油氣;1989年04期
10 余村;王恩江;姜仁;曾慶才;周健;錢衛(wèi);龐孟強;;基于廣義S變換的頻移衰減估算方法及在碳酸鹽巖儲層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年3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友釗;魏喜;;遼河油田碳酸鹽巖儲層的磁性特征研究[A];1999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2 呂修祥;張一偉;楊寧;李建交;;塔里木盆地碳酸鹽巖儲層改造地質(zhì)作用與勘探選區(qū)設想[A];塔里木及周邊地區(qū)盆地(山)動力學與油氣聚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王保麗;印興耀;張廣智;;綜合參數(shù)提取對碳酸鹽巖儲層的識別[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胡安平;沈安江;潘立銀;王永生;;古老深層海相碳酸鹽巖儲層實驗新技術及其應用[A];第十五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8年
5 熊高君;楊舉勇;肖又軍;彭更新;高宏亮;賀振華;王緒本;黃德濟;;基于地震正反演迭代的碳酸鹽巖儲層參數(shù)求解[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范嘉松;;從世界碳酸鹽巖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碳酸鹽巖儲層[A];塔里木及周邊地區(qū)盆地(山)動力學與油氣聚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7 靳文芳;;用測井資料定量表征碳酸鹽巖儲層[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陳代釗;;埋藏-熱液(巖溶)成巖作用與碳酸鹽巖儲層表征——典型實例介紹及對塔中碳酸鹽巖儲層演化的思考[A];塔里木及周邊地區(qū)盆地(山)動力學與油氣聚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9 王勝建;包書景;侯會軍;侯雨庭;;基于微電阻率掃描成像的碳酸鹽巖儲層定量評價——以高橋地區(qū)馬家溝組碳酸鹽巖儲層為例[A];中國地質(zhì)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10 徐海;孫紅軍;鄭磊;孫鈺;徐睿;;巴西深海鹽下碳酸鹽巖儲層預測難點與對策[A];中國石油學會2015年物探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江其勤;川東碳酸鹽巖儲層研究全面展開[N];中國石化報;2007年
2 記者 宗鋼;塔河碳酸鹽巖儲層改造獲進展[N];中國石化報;2002年
3 曾旺;我國碳酸鹽巖儲層改造技術獲重大突破[N];中國石油報;2004年
4 記者 劉爽;碳酸鹽巖儲層將在石油生產(chǎn)中居重要地位[N];中國石油報;2007年
5 張衛(wèi)峰 楊衛(wèi)東;碳酸鹽巖儲層評價技術漸入佳境[N];中國石化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江其勤;川東北碳酸鹽巖儲層研究達國際先進水平[N];中國石化報;2008年
7 李靜 吳茂炳;塔里木盆地碳酸鹽巖儲層成因及分布研究項目獲好評[N];中國石化報;2006年
8 江其勤 馬紅強;塔中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研究獲新進展[N];中國石化報;2011年
9 通訊員 潘立銀;杭州地研院借外腦攻克地質(zhì)難題[N];中國石油報;2012年
10 尚緒蘭 尚根華 郎東江;碳酸鹽巖儲層驅(qū)替實驗取得成果[N];中國石化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厚義;中東Y油田復合型碳酸鹽巖儲層表征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2 尤東華;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qū)中下奧陶統(tǒng)碳酸鹽巖儲層特征與成因機理[D];南京大學;2018年
3 崔永福;縫洞型碳酸鹽巖儲層速度建場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7年
4 薛衡;復雜碳酸鹽巖儲層水平井高效酸化數(shù)值模擬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5 張艷;蘇里格氣田東區(qū)碳酸鹽巖儲層評價及含氣性預測[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8年
6 石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鹽巖儲層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7 孫建庫;不同類型碳酸鹽巖儲層橫向預測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8 高志前;塔里木盆地中地區(qū)下古生界不同類型碳酸鹽巖儲層形成及成因聯(lián)系[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7年
9 譚秀成;多旋回復雜碳酸鹽巖儲層地質(zhì)模型[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10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鹽巖儲層地震綜合預測與評價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新健;碳酸鹽巖儲層堵漏酸溶性凝膠試驗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9年
2 逯宇佳;深層碳酸鹽巖儲層含氣性檢測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9年
3 謝健;碳酸鹽巖儲層多頻段地震巖石物理建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9年
4 崔澤飛;基于三維地震資料的四川某區(qū)燈影組碳酸鹽巖儲層預測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9年
5 胡永蓁;基于地震反演的趨勢分析在碳酸鹽巖儲層中的識別與預測[D];東華理工大學;2019年
6 寧曉曉;國外L油田鹽下碳酸鹽巖儲層測井評價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8年
7 高澤遠;黔北鳳岡2區(qū)塊中二疊統(tǒng)碳酸鹽巖儲層特征及成巖作用研究[D];貴州大學;2019年
8 韓藝;H區(qū)塊碳酸鹽巖儲層分類研究[D];長江大學;2019年
9 馬乾;川中深層碳酸鹽巖儲層含氣性預測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8年
10 蔡紫薇;塔河油田深層碳酸鹽巖儲層精細刻畫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53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5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