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外圍陸家堡凹陷火山碎屑巖儲層改造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7 09:05
【摘要】:陸家堡凹陷為遼河油田外圍重點油氣勘探區(qū),截止2014年底探明儲量6658×10~4t,總資源量2.5×10~8t。自1987年勘探開發(fā)以來,以包1塊、包14塊低滲砂巖為主的構(gòu)造油藏勘探效果好,累產(chǎn)油301.96×10~4t,但火山碎屑巖類復雜油藏尚未達到質(zhì)的突破。由于油藏埋藏淺,物性較差,自然產(chǎn)能都很低,需要進一步采取儲層改造措施。但受前期工藝技術水平所限,火山碎屑巖儲層改造技術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因此,不斷提高現(xiàn)有工藝技術水平,有效的開采深層難動用儲層,成為遼河油田增儲上產(chǎn)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1.初步形成火山碎屑巖儲層評價技術跟蹤施工情況后,分析以往改造不成功或者效果差的壓裂影響因素,完善相對應的儲層品質(zhì)評價。由此分析提出5大類14種巖性并分析其礦物組成及物性特征,并針對此進行工藝優(yōu)選。2.針對火山碎屑巖的裂壓裂工藝技術的研究研究縫高控制和縫網(wǎng)控制技術等,通過壓裂工藝控制裂縫形態(tài),適應特殊地層條件,提高壓裂改造效果。3.低溫壓裂液快速破膠、前線配液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通過研究低溫壓裂液快速破膠、前線配液等關鍵技術,降低了入井流體對儲層的傷害以及現(xiàn)場規(guī)模壓裂的需求。在廟31塊、包38塊等進行了9井次現(xiàn)場應用,施工有效率由原先的20%提高至66%,平均單井儲層改造后增產(chǎn)2~3倍。其中單井最高日產(chǎn)21t,施工成功率提高到100%。現(xiàn)場應用效果十分顯著。累計增油16800噸,創(chuàng)效1620萬元;前線配液技術,節(jié)省壓裂成本80萬。單井產(chǎn)能提高2~3倍,廟31塊新增探明儲量141萬噸,為外圍區(qū)塊的勘探部署奠定堅實基礎,產(chǎn)生了很好的經(jīng)濟、社會效益。
【圖文】:
圖 1.1 陸西凹陷構(gòu)造九佛堂組(K1jf):為半深湖至深湖相沉積,由下到上構(gòu)成完整的正旋回。九佛堂組下段為含凝灰質(zhì)的砂巖、砂礫巖沉積;上段為大套油頁巖夾砂巖。本組見有孢粉化石,裸子類花粉占絕對優(yōu)勢(94%),其中又以松科花粉為主,達 24%~25%,次為蛟河粉、羅漢松粉、原始松柏粉、原始松粉等,被子植物花粉較為常見,但數(shù)量較少。另外還含介形類、雙殼類及狼鰭魚化石,介形類有:Lycoplerocyris aff Liaoxiensis,Cypridea aff dorsobipina,Clinocypris sp。沙海組(K1sh):該組在陸西凹陷中分布最為廣泛,以一套半深湖至淺湖相沉積為主。下部為深灰色泥巖夾褐灰色油頁巖、鈣質(zhì)粉砂巖;上部多發(fā)育深灰色泥巖與淺灰色粉、細砂巖不等厚互層沉積。泥巖質(zhì)純、堅硬,水平層理發(fā)育。砂巖中石英和長石含量約占 60%,其余為中酸性火山巖和凝灰?guī)r巖屑,分選中等,大多為孔隙-接觸式膠結(jié),孔隙發(fā)育程度較差;薪樾晤悾篖imnocypridea ex gr Qinghemenensis(清河門湖女星介)、Candonapandidorsa (彎背玻璃介)[32]。孢粉以裸子植物花粉雙束杉粉、云杉粉、雪杉粉含量高。
73%);被子植物偶見三溝粉。因后期構(gòu)造抬升運動,剝蝕較強烈,地層缺失嚴重,,厚度變化較大。視電阻率曲線平緩,起伏不大。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1.3 儲層特征1.3.1 儲層巖性特征2012 年陸家堡凹陷油氣勘探獲得新突破,廟 31 井在九佛堂組下段次生硅質(zhì)巖、凝灰質(zhì)砂巖中獲得百噸高產(chǎn)油氣流;庫 2 井在流紋斑巖中獲工業(yè)油氣流,顯示了外圍陸家堡凹陷勘探的良好形式。然而,對該區(qū)巖性及儲層的控制因素等還有待于進一步認識。根據(jù)下述研究路線對陸家堡凹陷儲層巖性進行整體的研究[24-28],圖 1.2。東北石油大學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E357
【圖文】:
圖 1.1 陸西凹陷構(gòu)造九佛堂組(K1jf):為半深湖至深湖相沉積,由下到上構(gòu)成完整的正旋回。九佛堂組下段為含凝灰質(zhì)的砂巖、砂礫巖沉積;上段為大套油頁巖夾砂巖。本組見有孢粉化石,裸子類花粉占絕對優(yōu)勢(94%),其中又以松科花粉為主,達 24%~25%,次為蛟河粉、羅漢松粉、原始松柏粉、原始松粉等,被子植物花粉較為常見,但數(shù)量較少。另外還含介形類、雙殼類及狼鰭魚化石,介形類有:Lycoplerocyris aff Liaoxiensis,Cypridea aff dorsobipina,Clinocypris sp。沙海組(K1sh):該組在陸西凹陷中分布最為廣泛,以一套半深湖至淺湖相沉積為主。下部為深灰色泥巖夾褐灰色油頁巖、鈣質(zhì)粉砂巖;上部多發(fā)育深灰色泥巖與淺灰色粉、細砂巖不等厚互層沉積。泥巖質(zhì)純、堅硬,水平層理發(fā)育。砂巖中石英和長石含量約占 60%,其余為中酸性火山巖和凝灰?guī)r巖屑,分選中等,大多為孔隙-接觸式膠結(jié),孔隙發(fā)育程度較差;薪樾晤悾篖imnocypridea ex gr Qinghemenensis(清河門湖女星介)、Candonapandidorsa (彎背玻璃介)[32]。孢粉以裸子植物花粉雙束杉粉、云杉粉、雪杉粉含量高。
73%);被子植物偶見三溝粉。因后期構(gòu)造抬升運動,剝蝕較強烈,地層缺失嚴重,,厚度變化較大。視電阻率曲線平緩,起伏不大。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1.3 儲層特征1.3.1 儲層巖性特征2012 年陸家堡凹陷油氣勘探獲得新突破,廟 31 井在九佛堂組下段次生硅質(zhì)巖、凝灰質(zhì)砂巖中獲得百噸高產(chǎn)油氣流;庫 2 井在流紋斑巖中獲工業(yè)油氣流,顯示了外圍陸家堡凹陷勘探的良好形式。然而,對該區(qū)巖性及儲層的控制因素等還有待于進一步認識。根據(jù)下述研究路線對陸家堡凹陷儲層巖性進行整體的研究[24-28],圖 1.2。東北石油大學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E35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eservoirs in China[J];Global Geology;2009年02期
2 曹瑞成;曲希玉;文全;鮑春艷;劉劍營;劉娜;劉立;;海拉爾盆地貝爾凹陷儲層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王鵬;莫修文;王英武;唐馨;孫鳳賢;;火山碎屑巖儲層泥質(zhì)含量的計算[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年S1期
4 馮子輝;邵紅梅;童英;;松遼盆地慶深氣田深層火山巖儲層儲集性控制因素研究[J];地質(zhì)學報;2008年06期
5 朱立峰;莫修文;;火山碎屑巖層孔隙度的計算方法[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7年S1期
6 王璞s
本文編號:26527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5274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