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沙四段優(yōu)質儲層控制因素研究
【圖文】:
圖 1-1 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圖成的主要工作量集研究區(qū)相關中文文獻 109 篇,英文文獻 31 篇,相關研究報油田,數(shù)據(jù)資料共 370 余口井,18 條沙四剖面,,采集巖芯樣作量如表 1-1 所示:表 1-1 主要工作量統(tǒng)計表序號 圖名 所1 巖石薄片 1232 鑄體薄片 1123 包裹體 524 巖心孔隙度、滲透率 1455 掃描電鏡 100
第 2 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2.1 研究區(qū)位置渤南洼陷位于渤海灣盆地沾化凹陷中部。整體表現(xiàn)為一個三級負向構造單元,平面上為北東走向。埕南斷裂帶與埕東凸起發(fā)育在研究區(qū)北側,陳家莊凸起構成研究區(qū)南側邊界,義東斷裂帶、羅西斷層與義和莊凸起、邵家洼陷圍繞在渤南洼陷西側,孤西斷層、孤北洼陷和孤島凸起分布在渤南洼陷東側。被稱為是濟陽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發(fā)育最全、沉積厚度最大、成藏條件最好的洼陷之一(徐興友和秦潤森,2008)。渤南洼陷的西北邊界受控于義東、埕南、埕東三大斷裂,發(fā)育了東南緩、西北陡的箕狀斷陷盆地(圖 2-1)。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德燕;王勇;銀燕;楊萬芹;朱德順;寧方興;;斷陷湖盆咸化環(huán)境沉積與頁巖油氣關系——以東營凹陷、渤南地區(qū)為例[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5年06期
2 韋東曉;沈安江;王瑩;喬占峰;朱永峰;;塔北地區(qū)奧陶系碳酸鹽巖縫洞充填方解石的陰極發(fā)光特征及對成巖環(huán)境的指示意義[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5年04期
3 孟昱璋;劉鵬;王玲;孫廷彬;;渤南洼陷沙四上亞段膏鹽層成因探討[J];高校地質學報;2015年02期
4 劉雅利;;渤南洼陷沙四上亞段成巖機制研究[J];特種油氣藏;2015年02期
5 劉鵬;宋國奇;劉雅利;孟濤;;渤南洼陷沙四上亞段多類型沉積體系形成機制[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9期
6 徐寧寧;邱隆偉;楊生超;解超;劉魁元;單寶杰;劉連啟;;渤南斷階帶沙四上亞段儲層成巖演化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7 劉華;蔣有錄;谷國翠;劉雅利;盧浩;;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古近系壓力特征及成因機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8 董春穎;虞左明;吳志旭;吳春金;;千島湖湖泊區(qū)水體季節(jié)性分層特征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13年07期
9 王艷忠;操應長;李永新;王淑萍;葸克來;;渤南洼陷古近系深層有效儲層控制因素研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2年06期
10 王永詩;劉惠民;高永進;田美榮;唐東;;斷陷湖盆灘壩砂體成因與成藏:以東營凹陷沙四上亞段為例[J];地學前緣;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冰潔;東營凹陷超壓特征及演化與油氣驅動機制[D];中國地質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姜敏;東營、濰北及沾化凹陷深層烴源巖有機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082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0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