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磁記憶信號傳播特性研究
【圖文】:
對管道應力內檢測信號的分析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研究成果將很好地推動磁記憶檢測技術在其他非接觸在線檢測領域的科學應用。圖1.1 管道內檢測器結構示意圖Fig.1.1 Schematic diagram of pipeline internal detector structure1.2 國內外磁記憶檢測技術研究現狀1.2.1 國外研究現狀1997 年在美國的第 50 屆國際焊接會議上,俄羅斯的 Dubov 教授首先提出了金屬磁記憶檢測技術[27]。金屬磁記憶法主要用于地面和采掘油氣管道的檢測。而非接觸式管道磁檢測技術是 2002 年俄羅斯專家首次正式提出的[28,29],主要用于在非開挖條件下探測埋地管道缺陷。M. Roskosz 對鐵磁性材料試件施加連續(xù)載荷后采用金屬磁記憶方法進行檢測,此外,還對焊接裂紋中的磁記憶信號和應力分布進行了研究,通過與射非鐵磁樹脂介質磁記憶管傳壁感器磁記憶傳感器非鐵磁樹脂介質管壁
40a 切向分量分布 b 法向分量分布圖2.5 傳遞因子f分布Fig.2.5 Distribution of transfer factor f由圖2.5可以看出,,在應力集中區(qū)磁記憶信號因子出現異常,其中,切向傳遞因子出現最大值,法向傳遞因子過零點(出現正負峰值)。根據應力損傷區(qū)的磁記憶信號數值模型分析,當應力一定時,磁荷密度一定,即因數K為常數,因此計算結果的特征與應力集中區(qū)的磁記憶信號特征一致。根據圖2.5選取磁記憶信號峰值處X和Z軸坐標,取提離值(y)范圍1-30mm(間隔1mm),計算對應的切線切向分量fx及法向分量fy,將得到的磁記憶信號峰值隨提離值變化的關系分別進行擬合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E97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燦;;基于磁記憶效應的鋼結構應力檢測機理和應用[J];陜西建筑;2008年09期
2 于鳳云;閆春雨;王學惠;胡金平;馮明軍;;刮板輸送機圓環(huán)鏈的金屬磁記憶檢測及損傷評價[J];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3 聞慶松;李志農;曾文鈞;陳懷天;;溫度對金屬磁記憶檢測的影響[J];無損檢測;2018年12期
4 于鳴笛;張峰;;壓力容器檢驗中磁記憶檢測的應用分析[J];石化技術;2016年03期
5 徐坤山;姜輝;仇性啟;陳長標;劉守儀;徐長業(yè);;金屬磁記憶檢測中測量方向和提離值的選取[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6年04期
6 李運濤;胡斌;趙瀟男;翟亮;劉雙;;打磨對金屬磁記憶檢測的影響[J];無損檢測;2014年06期
7 李軍;張昕;王斌;;焊縫磁記憶檢測[J];甘肅科技;2010年23期
8 楊毅忠;邱望冬;;淺析金屬磁記憶檢測原理[J];山西建筑;2009年32期
9 劉斌;何璐瑤;饒心;楊理踐;;磁記憶信號定量分析的電子交換模型及性能[J];儀器儀表學報;2017年11期
10 王威;任廣超;蘇三慶;牛曉波;易術春;;有缺陷鋼絲繩單絲受拉破壞的磁記憶信號變化全過程[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聞慶松;李志農;曾文鈞;陳懷天;;溫度對金屬磁記憶檢測的影響[A];2018遠東無損檢測新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8年
2 劉瑞;張杰;姚恩濤;王平;韓笑;;金屬磁記憶檢測在鐵軌損傷中的應用研究[A];2018遠東無損檢測新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8年
3 鐘力強;李路明;;檢測環(huán)境磁場對磁記憶方法評價應力集中的影響[A];北京機械工程學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4 鐘力強;李路明;;檢測環(huán)境磁場對磁記憶方法評價應力集中的影響[A];第四屆十三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科技論壇暨2008海南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邢海燕;王朝東;孫曉軍;李雪峰;陳思雨;;埋地管道可靠性的非接觸磁記憶定量評價模型[A];2018年全國固體力學學術會議摘要集(下)[C];2018年
6 萬升云;;鐵道車輛車輪輻板孔的磁記憶檢測研究[A];2007'湖北·武漢NDT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金海;;環(huán)狀鏈條的磁記憶檢測[A];全國火電大機組(600MW級)競賽第8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葛森;張亦良;劉增華;;焊接殘余應力變化及裂紋的金屬磁記憶檢測[A];第十一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2002年
9 任文堅;;磁記憶無損檢測技術的現狀及展望[A];2014陜西省第十四屆無損檢測年會暨產品展示會論文集[C];2014年
10 王威;白國良;周穎;;鋼結構焊縫的磁記憶檢測機理及應用研究[A];第三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閆家魁;俄羅斯首創(chuàng)金屬磁記憶檢測方法[N];中國機電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徐坤山;鐵磁性材料缺陷磁記憶信號特征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年
2 王文江;基于駐波疲勞累積損傷的磁記憶效應及反問題研究[D];大慶石油大學;2006年
3 萬升云;磁記憶檢測原理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邢海燕;基于磁記憶技術的疲勞損傷評估及壽命預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邱忠超;鐵磁材料損傷磁性無損檢測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澤宇;金屬磁記憶信號傳播特性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張茜云;金屬磁記憶檢測特征值及評價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7年
3 熊斌;面向再制造的鐵磁材料磨損狀態(tài)磁記憶檢測[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8年
4 喻正帥;基于模糊聚類分析的磁記憶信號臨界特征提取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8年
5 李政達;疲勞載荷下的磁記憶效應機理與試驗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8年
6 費志洋;激勵磁場對磁記憶信號的強化研究及其工程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8年
7 李典虹;沖擊—滑動摩擦條件下鐵磁性構件的磁記憶效應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7年
8 李沖沖;自發(fā)磁化與激勵磁化條件下微小裂紋智能識別的基礎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楊雨涵;基于磁記憶的管道特殊部件內檢測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8年
10 鄧加強;Q235鋼彎曲變形損傷的磁記憶表征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03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0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