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塔北哈拉哈塘地區(qū)富源-躍滿區(qū)塊致密碳酸鹽巖蓋層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03:56
【摘要】:目前哈拉哈塘地區(qū)深層碳酸鹽巖蓋層研究程度較低,為了研究碳酸鹽巖蓋層封閉機理及對油氣分層富集的控制作用,以富源-躍滿區(qū)塊為例,在充分利用地質(zhì)、錄井、測井、地震資料的基礎上,明確了研究區(qū)存在兩套儲蓋組合,除上奧陶統(tǒng)桑塔木組是優(yōu)質(zhì)的區(qū)域性蓋層外,吐木休克組泥灰?guī)r分布穩(wěn)定、單層厚度大、泥質(zhì)含量高,也是一套較好的區(qū)域性蓋層;一間房組及鷹山組內(nèi)部發(fā)育的高阻致密灰?guī)r是重要的局部蓋層或隔夾層,它們具有“橫向分布穩(wěn)定,縱向疊置”的分布格局,對油氣的分層富集起到重要的作用。從微觀孔喉特征與物性封閉特征研究了兩種類型蓋層的微觀封閉性。通過掃描電鏡和鑄體薄片觀察可知致密碳酸鹽巖蓋層巖石結構致密,孔隙及裂縫發(fā)育程度較低,且多被亮晶方解石或泥質(zhì)充填,具有較好的封閉性。其次利用直接驅(qū)替法求取蓋層的排替壓力,其中吐木休克組排替壓力值較高,最大排替壓力值可達12MPa,篩選主要的蓋層封閉能力評價參數(shù),采用網(wǎng)格化的方法,對吐木休克組泥灰?guī)r蓋層的封堵能力進行定量評價,評價結果顯示躍滿區(qū)塊吐木休克組蓋層的封堵能力要優(yōu)于富源區(qū)塊,大部分地區(qū)評價指數(shù)在5以上且下伏一間房組油氣氣油比呈正相關關系。一間房組及鷹山組內(nèi)由于沉積充填作用而形成的致密高阻層,其主要靠壓力差封閉機理來遮擋油氣,即高阻層與上下伏儲層的排替壓力差在2.5MPa以上時,高阻層可以作為局部蓋層或隔夾層,對下伏油氣有一定的封堵作用。綜合前人研究成果,通過分析蓋層的形成演化、斷裂形成演化及開啟性與烴源巖主要排烴期三者在時空上的匹配關系,得出研究區(qū)海相油氣主要來自哈拉哈塘南部滿西地區(qū)的奧陶系烴源巖,且碳酸鹽巖蓋層封閉能力形成時期早于排烴期;多期活動的走滑斷裂是改善儲層物性和溝通有效烴源巖的主要運移通道。最后,綜合分析蓋-斷-源三者對油氣成藏與分布的控制作用并預測油氣有利成藏區(qū)域,得出躍滿區(qū)塊北部和東南部、富源區(qū)塊西北和西南區(qū)域是油氣成藏的有利地區(qū)。
【圖文】:

技術路線圖,蓋層,匹配關系,成藏


(3)建立蓋層定量評價公式根據(jù)蓋層宏觀特征研究成果和微觀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不同組段蓋層封閉性能主要影響因素(厚度、突破壓力、埋深、泥質(zhì)含量、壓力系數(shù)、孔隙度等),并據(j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賦予不同權值,最后建立蓋層定量評價公式。(4)進行烴源巖、斷裂與蓋層匹配關系研究并預測油氣有利成藏區(qū)域?qū)ρ芯繀^(qū)烴源巖的主要排烴期、斷裂的形成期及與蓋層封閉能力形成演化時間和空間的匹配關系進行研究,并結合蓋層封閉能力綜合評價結果預測油氣利成藏區(qū)域。四、研究思路本文是以塔北哈拉哈塘地區(qū)富源-躍滿區(qū)塊奧陶系致密碳酸鹽巖蓋層為主要究對象,依據(jù)野外露頭資料、地球物理資料及鉆井取芯資料等,系統(tǒng)的描述蓋的巖性、物性、電性等屬性特征,進行相關的蓋層實驗,從蓋層的宏觀封閉特和微觀封閉特征兩方面出發(fā),結合源-蓋-斷之間的匹配關系,探討其封閉能力和油氣成藏與分布的影響,預測有利成藏區(qū)。技術路線圖見圖 1。

地理位置,區(qū)塊,塔北隆起


第 1 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部(簡稱塔北),其北部以庫車凹陷為界,南部以滿加爾凹陷為界,西部以喀拉玉爾滾斷裂和阿瓦提凹陷為界,是一個近東西走向的前侏羅紀古隆起,其以“四隆兩凹”的構造格局為特征劃分為 6 個二級構造單元,其中哈拉哈塘地區(qū)為位于其中南部的兩凹之一。哈拉哈塘地區(qū)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部,其東為輪南低凸起,西連英買力低凸起,南接滿西斜坡,北鄰輪臺低凸起(圖 1.1),總面積約 4000km2,包括哈6、新墾、齊滿、熱瓦甫、富源、躍滿等勘探區(qū)塊。本文研究區(qū)為富源-躍滿區(qū)塊,位于哈拉哈塘地區(qū)鼻狀隆起南部,是兩個新區(qū)塊,近東西展布、整體呈北東高、西南低的特點,總面積約 1165km2。截止 2015 年,研究區(qū)內(nèi)共有探井 14 口,投產(chǎn)井 19 口,正鉆井 12 口,其中躍滿區(qū)塊提交控制儲量 3159×104t,富源區(qū)塊位于塔北隆起南斜坡-滿西低凸起的高部位,是油氣運移及充注的必經(jīng)之路,鄰區(qū)金躍、哈得遜區(qū)塊多口井鉆獲得工業(yè)油氣流并投入試采,表明該區(qū)具有良好油源條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英華;鄧蕊;袁紅旗;;油源斷裂輸導油氣至多套蓋層運移區(qū)預測方法及其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9年01期

2 付曉飛;吳桐;呂延防;柳少波;田華;盧明旭;;油氣藏蓋層封閉性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18年03期

3 楊勉;陳艷麗;付廣;;海拉爾盆地貝爾凹陷蓋層發(fā)育特征及封閉性[J];大慶石油地質(zhì)與開發(fā);2013年04期

4 梁全勝;郝琦;張麗霞;任來義;劉震;李春霞;樊春梅;何小胡;;巖性圈閉蓋層封閉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研究[J];地質(zhì)科學;2010年03期

5 趙子娟;李義連;馬鑫;劉丹青;;黏土礦物組合類型對蓋層封閉性的影響[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14年06期

6 ;蓋層的分類[J];能源與節(jié)能;2013年11期

7 周雁;金之鈞;朱東亞;袁玉松;李雙建;;油氣蓋層研究現(xiàn)狀與認識進展[J];石油實驗地質(zhì);2012年03期

8 黃志龍,高耀斌,,郝石生;天然氣蓋層濃度封閉的定量評價及其應用[J];沉積學報;1996年02期

9 楊傳忠,張先普;油氣蓋層力學性與封閉性關系[J];西南石油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10 付廣,姜振學;影響蓋層形成和發(fā)育的地質(zhì)因素分析[J];天然氣地球科學;199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貝維;張慶春;段海崗;楊沛廣;任文博;項鑫;;阿聯(lián)酋淺海深層局部蓋層識別及特征分析[A];第八屆中國含油氣系統(tǒng)與油氣藏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5年

2 張小莉;馮喬;;泥質(zhì)巖蓋層封閉性能的綜合研究[A];1997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3 侯澤生;張永庶;朱軍;夏維民;沙威;王文卓;孔紅喜;;柴達木盆地生物氣藏蓋層特征與封蓋機理研究[A];2017年全國天然氣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7年

4 肖玉峰;石強;陳鵬;王秀芹;劉鳳新;;天然氣封蓋層測井評價方法研究[A];2016年全國天然氣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6年

5 丁冬振;李建;;道橋用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下表面涂蓋層厚度的控制[A];礦山建設工程新進展——2007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C];2007年

6 徐喜慶;張維琴;陳靈華;趙淑霞;王淑云;趙俊文;;含油氣盆地油氣藏蓋層巖石粒度大小分布測定及評價[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7 陳霜;譚捍東;李榮林;王佩華;王歡;;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中生代蓋層測井相特征[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三卷)——中國核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1冊(鈾礦地質(zhì)分卷)[C];2013年

8 朱國華;壽建峰;斯春松;沈安江;;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低滲透氣藏致密砂巖蓋層的形成機制[A];2002低滲透油氣儲層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9 曲長偉;林春明;李艷麗;周健;陳順勇;;杭州灣地區(qū)晚第四紀淺層生物氣藏蓋層物性封閉特征[A];第十三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4年

10 崔振東;喬群;劉大安;韓偉歌;張建勇;陳建宏;王凱;;CO_2地質(zhì)封存蓋層巖石物性封閉能力評價[A];2017年全國工程地質(zhì)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閻紅玉;春季播種蓋層被 夏天玉米不“口渴”[N];農(nóng)民日報;2018年

2 張艷芳;石勘院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獲資助[N];中國石化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曉琳 實習生 余琳 王國平;一個晚上蓋層樓 建的比拆的還快[N];廈門日報;2006年

4 江其勤;評價蓋層封蓋性能有了新指標[N];中國石化報;2011年

5 江其勤 范明;蓋層評價測試分析應用效果好[N];中國石化報;2010年

6 江其勤;將對油氣藏蓋層研究和評價起到重要作用[N];中國石化報;2005年

7 江其勤 劉偉新;泥巖蓋層評價技術通過專家鑒定[N];中國石化報;2012年

8 江其勤;泥巖蓋層評價技術獲中國石化技術發(fā)明一等獎[N];科技日報;2014年

9 記者 李祖詩 通訊員 黃毅 劉宇琦;江漢海相勘探突破定論:單一蓋層變成儲氣層[N];中國石化報;2010年

10 江其勤;石勘院無錫地質(zhì)所自主研制新型實驗儀器[N];中國石化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茹;鶯瓊盆地蓋層完整性及與天然氣成藏[D];東北石油大學;2018年

2 郝術仁;泥巖蓋層對CO_2圈閉的細觀性特征及模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3 付廣;泥質(zhì)巖蓋層對各種相態(tài)天然氣封閉機理及其定量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6年

4 田海龍;CO_2-咸水—巖相互作用對蓋層封閉性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5 肖朝暉;中揚子區(qū)海相油氣保存條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6 霍亮;鄂西渝東地區(qū)蓋層泥巖抬升破裂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7 鄧啟江;重大工程巖溶塌陷防治綜合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8 王開然;煤層系統(tǒng)CO_2-水—煤(巖)地球化學作用及其對蓋層封閉性演化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6年

9 許文波;CO_2封存的地質(zhì)評價與風險分析[D];西北大學;2017年

10 史集建;歧口凹陷蓋層及其后期破壞對油氣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宇鵬;四川安岳大氣田泥巖蓋層封閉天然氣有效性定量評價[D];東北石油大學;2019年

2 韋成杰;塔北哈拉哈塘地區(qū)富源-躍滿區(qū)塊致密碳酸鹽巖蓋層評價[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

3 黃延昭;蘇里格氣區(qū)蘇南區(qū)塊盒8段儲蓋層特征及其控氣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9年

4 程昱;蘇里格氣區(qū)蘇東區(qū)塊盒8段儲蓋層特征及其控氣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9年

5 唐正浩;渤海灣盆地北部石炭—二疊系蓋層封閉能力綜合評價[D];東北石油大學;2018年

6 李世朝;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蓋層封閉能力評價[D];東北石油大學;2018年

7 閻東啟;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蓋層封閉性綜合評價[D];東北石油大學;2018年

8 郭雪;斷裂在蓋層段的變形機制及垂向封閉能力[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9 舒克通;泥質(zhì)巖蓋層巖石的力學特性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實現(xiàn)[D];長江大學;2018年

10 祝志超;蘇北盆地西南部凹陷阜寧組蓋層封閉性研究[D];長江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5896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896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505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