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蒸發(fā)天然氣再液化氮膨脹制冷工藝流程的優(yōu)化和海上適應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1-23 13:29
【摘要】: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在運輸過程中,會吸收外界熱量,而使LNG受熱氣化為天然氣。為避免壓力超限LNG運輸船發(fā)生危險,用蒸發(fā)天然氣(BOG)再液化系統(tǒng)將天然氣再液化成為一種優(yōu)選處理方式。本文針對一種新型氮膨脹流程進行模擬,并進行流程中關鍵參數(shù)的優(yōu)化。將優(yōu)化后的流程與丙烷預冷混合冷劑制冷流程進行對比,結果表明:以產(chǎn)品LNG比功耗為衡量指標,對5個關鍵參數(shù)(換熱器中BOG氣體出口溫度、BOG一級壓縮機出口壓力、換熱器中氮氣出口溫度、膨脹機膨脹后壓力及氮氣壓縮機的壓力分配等)進行優(yōu)化,降低了系統(tǒng)的比功耗;與丙烷預冷混合制冷流程比較,氮膨脹流程比功耗略高,流程簡單,設備較少,更加安全;文中所選氮膨脹制冷流程比丙烷預冷混合冷劑流程更適合于LNG運輸船上BOG再液化。
【圖文】:
適應性強易于啟動和關停可靠性,可用性析。由于流程中的損主要集中在壓縮、傳熱(回熱)以及膨脹過程中[15],因此對流程中的主要設備:壓縮機、多股流換熱器、膨脹機以及節(jié)流閥進行損分析[16]。各主要設備損計算公式如式(2)~式(4)。壓縮機21021m1HH1TSS(2)多股流換熱器0outinTSS(3)膨脹機及節(jié)流閥0210LTSSR(4)式中,ηm為壓縮機的機械效率;H1、H2分別為進出口焓值,kJ/kmol;S1、S2分別為進出口熵,kJ/kmol;為損失,kJ/kmol。計算得到各主要設備的損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流程中換熱器、膨脹機和節(jié)流閥的損失較校其中3臺換熱器的損占總流程的11.2%,比例較小,壓縮機的不可逆損失最大,占整個流程損失的72.3%,對流程的功耗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流程中BOG換熱器的T-Q分布圖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在 150~ 130℃時BOG發(fā)生液化,換熱器的最小換熱溫差點在 132℃左右,,整體換熱效果較好,達到流程要求。圖2關鍵設備不可逆損失圖圖1氮膨脹液化流程圖LNG100—BOG出口換熱器;K100、K101—二級壓縮機;E100—壓縮機級間換熱器;E101—壓縮機出口冷卻器;LNG101—BOG深冷換熱器;VLV100—BOG節(jié)流閥;V100—LNG儲艙;LNG102—氮氣回熱器;K102、K103、K104—氮氣三級壓縮機;E102、E103—氮氣壓縮機級間冷卻器;E104—氮氣壓縮機出口冷卻器;K105—氮氣膨脹機
2分別為進出口焓值,kJ/kmol;S1、S2分別為進出口熵,kJ/kmol;為損失,kJ/kmol。計算得到各主要設備的損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流程中換熱器、膨脹機和節(jié)流閥的損失較校其中3臺換熱器的損占總流程的11.2%,比例較小,壓縮機的不可逆損失最大,占整個流程損失的72.3%,對流程的功耗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流程中BOG換熱器的T-Q分布圖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在 150~ 130℃時BOG發(fā)生液化,換熱器的最小換熱溫差點在 132℃左右,整體換熱效果較好,達到流程要求。圖2關鍵設備不可逆損失圖圖1氮膨脹液化流程圖LNG100—BOG出口換熱器;K100、K101—二級壓縮機;E100—壓縮機級間換熱器;E101—壓縮機出口冷卻器;LNG101—BOG深冷換熱器;VLV100—BOG節(jié)流閥;V100—LNG儲艙;LNG102—氮氣回熱器;K102、K103、K104—氮氣三級壓縮機;E102、E103—氮氣壓縮機級間冷卻器;E104—氮氣壓縮機出口冷卻器;K105—氮氣膨脹機
本文編號:2572297
【圖文】:
適應性強易于啟動和關停可靠性,可用性析。由于流程中的損主要集中在壓縮、傳熱(回熱)以及膨脹過程中[15],因此對流程中的主要設備:壓縮機、多股流換熱器、膨脹機以及節(jié)流閥進行損分析[16]。各主要設備損計算公式如式(2)~式(4)。壓縮機21021m1HH1TSS(2)多股流換熱器0outinTSS(3)膨脹機及節(jié)流閥0210LTSSR(4)式中,ηm為壓縮機的機械效率;H1、H2分別為進出口焓值,kJ/kmol;S1、S2分別為進出口熵,kJ/kmol;為損失,kJ/kmol。計算得到各主要設備的損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流程中換熱器、膨脹機和節(jié)流閥的損失較校其中3臺換熱器的損占總流程的11.2%,比例較小,壓縮機的不可逆損失最大,占整個流程損失的72.3%,對流程的功耗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流程中BOG換熱器的T-Q分布圖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在 150~ 130℃時BOG發(fā)生液化,換熱器的最小換熱溫差點在 132℃左右,,整體換熱效果較好,達到流程要求。圖2關鍵設備不可逆損失圖圖1氮膨脹液化流程圖LNG100—BOG出口換熱器;K100、K101—二級壓縮機;E100—壓縮機級間換熱器;E101—壓縮機出口冷卻器;LNG101—BOG深冷換熱器;VLV100—BOG節(jié)流閥;V100—LNG儲艙;LNG102—氮氣回熱器;K102、K103、K104—氮氣三級壓縮機;E102、E103—氮氣壓縮機級間冷卻器;E104—氮氣壓縮機出口冷卻器;K105—氮氣膨脹機
2分別為進出口焓值,kJ/kmol;S1、S2分別為進出口熵,kJ/kmol;為損失,kJ/kmol。計算得到各主要設備的損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流程中換熱器、膨脹機和節(jié)流閥的損失較校其中3臺換熱器的損占總流程的11.2%,比例較小,壓縮機的不可逆損失最大,占整個流程損失的72.3%,對流程的功耗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流程中BOG換熱器的T-Q分布圖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在 150~ 130℃時BOG發(fā)生液化,換熱器的最小換熱溫差點在 132℃左右,整體換熱效果較好,達到流程要求。圖2關鍵設備不可逆損失圖圖1氮膨脹液化流程圖LNG100—BOG出口換熱器;K100、K101—二級壓縮機;E100—壓縮機級間換熱器;E101—壓縮機出口冷卻器;LNG101—BOG深冷換熱器;VLV100—BOG節(jié)流閥;V100—LNG儲艙;LNG102—氮氣回熱器;K102、K103、K104—氮氣三級壓縮機;E102、E103—氮氣壓縮機級間冷卻器;E104—氮氣壓縮機出口冷卻器;K105—氮氣膨脹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胡周海;福鵬;張曉松;劉建偉;;新型LNG重烴去除工藝[J];煤氣與熱力;2012年03期
2 ;[J];;年期
本文編號:2572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722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