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滲透油藏水平井開發(fā)效果評價指標和分類評價方法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wells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 new evaluation index of water injection effect period and liquid production rate in horizontal section is introduced, and nine evaluation indexes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water injection development effect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ynamic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well and horizontal well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d conventional reservoir, the comprehensive methods, such as analogy analysis, horizontal well equivalent evaluation and virtual development, are adopte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indexes of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Ordos Basin are given.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actors such as equivalence, cause and effect, process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weight rel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is determine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new system are reliable.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fā)國家工程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語義的多分辨率儲層數據組織與管理”(41472113) 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fā)國家工程實驗室資助
【分類號】:TE34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春輝;高淑梅;張小龍;王莉娜;;姬塬特低滲透油藏國家示范區(qū)地面建設初探[J];石油工程建設;2013年02期
2 徐永輝;;關于勝利油田特低滲透油藏開發(fā)技術思路的探討[J];化工管理;2013年22期
3 孫慶和,何璽,林海;特低滲透油藏可動油的測量及應用[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1999年06期
4 朱維耀;王明;宋洪慶;徐新麗;曹均和;;特低滲透油藏基質-裂縫耦合非定常流動規(guī)律研究[J];特種油氣藏;2009年02期
5 楊正明,邱勇松,張訓華,趙向國;注入水的水質對特低滲透油藏開發(fā)井網的影響[J];特種油氣藏;2002年04期
6 安永生;呂億明;魯玲;胡隨;;特低滲透油藏壓裂水平井流入動態(tài)研究[J];特種油氣藏;2012年03期
7 毛振強;李明;于紅軍;青強;;樊31北塊特低滲透油藏初始含水率的影響因素[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6年05期
8 趙亞文;趙奉江;韓章英;;特低滲透油藏裂縫分布規(guī)律研究[J];遼寧化工;2010年08期
9 杜高強;;特低滲透油藏注氣開發(fā)技術研究[J];化工管理;2014年11期
10 王文環(huán);袁向春;王光付;廖榮風;;特低滲透油藏分類及開采特征研究[J];石油鉆探技術;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子勝;姚軍;李德強;;特低滲透油藏壓力動態(tài)特征[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忠興;史成恩;徐永高;高靜樂;楊克文;屈雪峰;楊秋蓮;陳述治;陸紅軍;李亮;宋廣壽;楊全安;趙雷亮;朱圣舉;楊技;黃偉;;西峰特低滲透油藏綜合評價及開發(fā)技術研究[A];“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材料二——“十五”地質行業(yè)獲獎成果資料匯編[C];2006年
3 冉新權;李忠興;高春寧;余光明;何永宏;劉萍;;特低滲透油藏改善水驅效果技術探討與方向[A];滲流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第十一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4 楊正明;苗盛;劉先貴;黃冬梅;祁晨琛;;特低滲透油藏可動流體百分數參數及其應用[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5 李彥錄;王宏江;程康;王曉梅;孟艷青;丁峰;;Arps遞減理論在三疊系特低滲透油藏中的應用[A];石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八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劉先貴;楊正明;劉學偉;黃冬梅;祁晨琛;張英芝;;特低滲透油藏應力敏感性對開發(fā)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任麗梅;科研成果應用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N];中國改革報;2008年
2 龔武彥 李新顏 公慶江 葉德光;創(chuàng)新激活“袖珍油田”潛能[N];中國石化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趙明國;特低滲透油藏CO_2驅室內實驗及數值模擬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2 吳景春;改善特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fā)效果技術及機理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6年
3 王巖樓;葡西地區(qū)特低滲透油藏流體識別技術綜合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天放;特低滲透油藏平面物理模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4年
2 何超;特低滲透油藏扶楊油層分類及水驅規(guī)律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3 蔡亮;大慶F特低滲透油藏CO_2驅油機理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4 于英華;特低滲透油藏壓裂改造經濟下限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5年
5 任波;陜北特低滲透油藏注氮氣提高采收率數值模擬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2年
6 張曉亮;異常高壓特低滲透油藏開發(fā)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7 趙亞文;特低滲透油藏裂縫分布規(guī)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1年
8 莊建全;特低滲透油藏有效動用方式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9 陳朝輝;特低滲透油藏依靠天然能量開發(fā)產量遞減規(guī)律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10 王小培;大港油田低—特低滲透油藏水力沖擊波、化學復合解堵技術[D];西安石油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62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6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