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BP神經網絡在川西上三疊統(tǒng)陸相頁巖含氣性預測中的應用
[Abstract]:The gas-bearing evaluation is the key to the preference of the shale reservoir and the dessert area, but the shale reservoir has strong non-homogeneity and gas-bearing difference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gas-bearing evaluation method has poor prediction effe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he LM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and the gas-bearing property of the continental shale reservoir of the Upper Triassic in western Sichuan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optimized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OC content, clay mineral content, rock density, effective porosity, gas phase permeability and gas saturation of 6 logging parameters on the total gas content of the shale reservoir is the most. The six well logging parameters are preferably used as input layer samples for LM-BP neural network training. The relative error distribution of the total gas content of the shale reservoir is 0. 1% ~ 15%,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is 5.52%, and the error is small, which indic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廊坊院區(qū);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中國石油青海油田開發(fā)處油田開發(fā)事業(yè)部;中國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五廠;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502142)
【分類號】:P618.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曉東;江艷平;厚東琳;;低孔低滲氣田儲層含氣性的預測[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8年01期
2 陳必孝,徐炳高;超致密砂巖儲層裂縫與含氣性識別[J];測井技術;2003年02期
3 趙明清;潘仁芳;;彈性阻抗及其含氣性的指示意義[J];中國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4 杜麗筠;;利用普羅尼濾波技術進行含氣性預測研究[J];海洋地質動態(tài);2008年05期
5 沙文武;;杭錦旗地區(qū)二疊系含氣性評價[J];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5年S5期
6 鄭海;李航;;儲層含氣性檢測及多信息融合技術在油田的應用[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2年10期
7 張華,徐磊,范炳恒,桑樹勛;兩淮地區(qū)深部煤儲層含氣性預測[J];安徽地質;2002年01期
8 郭少斌;王義剛;;快速評價泥頁巖含氣性及游離氣含量的方法[J];中國科技財富;2012年01期
9 任攀虹;王鳳琴;王娟;杜厚余;李勇軍;白生寶;;韓城礦區(qū)5~#煤層含氣性影響因素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年26期
10 田忠福;胡忠娟;孔令珍;;沈北煤田煤層含氣性特征[J];煤炭技術;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海;李航;;儲層含氣性檢測及多信息融合技術研究[A];第二屆全國特殊氣藏開發(fā)技術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3年
2 趙麗娟;秦勇;;深部煤層含氣性及其地質控因[A];煤層氣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2010年全國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來祥;唐文榜;王衛(wèi)江;;淺層河道砂亮點含氣性檢測的地震處理技術[A];1996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4 王玉芳;包書景;張宏達;葛明娜;王勁鑄;孟凡洋;任收麥;;國外頁巖氣勘查開發(fā)進展[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5 ;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A];“寶塔油氣”杯第四屆天然氣凈化、液化、儲運與綜合利用技術交流會暨LNG國產化新技術新設備展示會論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趙肖冰;曹瀚升;王少華;;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概率體積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頁巖氣中的應用[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7 印興耀;吳國忱;;頁巖氣儲層地震評價[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8 蔡啟宏;傅子云;;地震頻率信息在頁巖氣勘探開發(fā)中應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劉禹;王常斌;文建軍;宋付權;;頁巖氣滲流中的力學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上冊)[C];2013年
10 滕吉文;劉有山;;中國頁巖氣成藏和潛在產能與對環(huán)境的污染分析[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建超;湘鄂西河頁1井頁巖含氣性研究啟動[N];中國石化報;2011年
2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教授 張金川;中國應大力開發(fā)頁巖氣[N];中國能源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高慧麗;喚醒沉睡的頁巖氣[N];地質勘查導報;2010年
4 李慧;頁巖氣并非亞洲首選[N];中國能源報;2010年
5 溫川;對頁巖氣也要“細嚼慢咽”[N];中國礦業(yè)報;2010年
6 潘鋒;頁巖氣將成為重要接替資源[N];中國石化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李鑫軼;勘探頁巖氣不可照搬美國模式[N];中國石化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奚震;喚醒頁巖氣要過技術這道坎[N];中國石化報;2011年
9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 張大偉;我國頁巖氣探采與利用路徑思考[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10 早報記者 王道軍;國土部:頁巖氣申報獨立礦種[N];東方早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雅娟;地震信號時頻分析及其在儲層含氣性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2 郭為;頁巖儲層特征與滲流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4年
3 金吉能;頁巖氣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長江大學;2015年
4 馮楊偉;伊寧盆地構造—熱演化與上古生界頁巖氣成藏條件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5 俞益新;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延長組頁巖油氣富集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6 姜文利;華北及東北地區(qū)頁巖氣資源潛力[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7 潘磊;下?lián)P子地區(qū)二疊系頁巖儲集物性及含氣性地質模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6年
8 單衍勝;遼河坳陷古近系頁巖油氣聚集條件與分布[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9 扈金剛;湘西北地區(qū)富有機質頁巖孔隙結構及其演化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10 韓超;蜀南地區(qū)上奧陶統(tǒng)—下志留統(tǒng)頁巖氣儲層特征及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辜杰為;基于時頻分析的地震含氣性檢測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2 席輝;裂縫與正、反韻律砂體組合關系及含氣性分析[D];西北大學;2010年
3 周洋;建南三維淺層儲層含氣性預測[D];長江大學;2012年
4 曹俊;金陽—威信地區(qū)下古生界牛蹄塘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5 白生寶;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延長組長7段頁巖氣儲層評價[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6 韓淑喬;高過成熟階段頁巖生烴及含氣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4年
7 蘇俊;頁巖氣儲層雙側向測井有限元正演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8 顏君;頁巖氣儲層感應測井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9 李鵬飛;南方富有機質頁巖復電阻率測試分析與激電機理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10 龔琴;頁巖氣地質建模分析[D];長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415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1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