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長6致密砂巖油藏壓裂技術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single well production, simplify process and reduce cost,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 S area are analyzed, and the experience of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compact oil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used for referenc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s poor in this area. Fracture development and high brittleness index are suitable for volume fracturing technology with large displacement, large fluid flow and low sand ratio. The thickened water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and carrying performance, low wellbore friction, simplified fluid distribution link and low comprehensive cost, etc. Through field tests in 22 wells,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 suitable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 Ordos Basin is formed. This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has a good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鉆采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基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統(tǒng)籌項目“可回收低阻表面活性劑壓裂液技術現(xiàn)場推廣應用”(編號:2014T-004-004)資助
【分類號】:TE35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文東;趙廣淵;蘇玉亮;豐子泰;;致密油藏體積壓裂技術應用[J];新疆石油地質;2013年03期
2 陳作;薛承瑾;蔣廷學;秦鈺銘;;頁巖氣井體積壓裂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建議[J];天然氣工業(yè);2010年10期
3 雷群;胥云;蔣廷學;丁云宏;王曉泉;盧海兵;;用于提高低-特低滲透油氣藏改造效果的縫網(wǎng)壓裂技術[J];石油學報;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文鐵;;低滲透油田直井體積壓裂參數(shù)及工藝優(yōu)化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年03期
2 韓婧婧;劉建;武龍;;鄂爾多斯盆地長6致密砂巖油藏壓裂技術研究[J];巖性油氣藏;2017年01期
3 李勇;陳瑤;靳建洲;江樂;丁峰;袁雄;;頁巖氣井體積壓裂條件下的水泥環(huán)界面裂縫擴展[J];石油學報;2017年01期
4 梁榜;;涪陵焦石壩頁巖氣初期產(chǎn)能主控因素研究[J];江漢石油科技;2016年04期
5 趙乃鵬;魯莎;劉鵬;王德龍;武浩;何婷;王軒;王磊;蘇河套;周少丹;;子洲氣田山2層老井重復改造技術研究[J];石油化工應用;2016年12期
6 楊遠;何幼斌;陳偉;;致密油水平井體積壓裂適應性評價——以柴達木盆地扎平X井為例[J];非常規(guī)油氣;2016年06期
7 李帥;丁云宏;才博;何春明;;基于小型測壓分析的體積改造壓裂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6年34期
8 李向平;齊銀;李轉紅;韓興林;卜軍;;鄂爾多斯盆地安83區(qū)塊致密油藏老井暫堵混合水體積壓裂技術[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6年06期
9 陳作;周健;張旭;吳春方;張嘯宇;;致密砂巖水平井組同步壓裂過程中誘導應力場變化規(guī)律[J];石油鉆探技術;2016年06期
10 趙立強;牟媚;羅志鋒;劉平禮;鄒東籬;;中國致密油儲層改造理念及技術展望[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奇;胥云;王騰飛;王曉泉;;增產(chǎn)改造理念的重大變革——體積改造技術概論[J];天然氣工業(yè);2011年04期
2 耿宇迪;張燁;韓忠艷;趙文娜;;塔河油田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水平井酸壓技術[J];新疆石油地質;2011年01期
3 朱華;姜文利;邊瑞康;宋曉微;姜生玲;尹騰宇;;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體系及其應用——以川西坳陷為例[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12期
4 雷群;胥云;蔣廷學;丁云宏;王曉泉;盧海兵;;用于提高低-特低滲透油氣藏改造效果的縫網(wǎng)壓裂技術[J];石油學報;2009年02期
5 蔡明金;賈永祿;王永恒;白宇;聶仁仕;;低滲透雙重介質油藏垂直裂縫井壓力動態(tài)分析[J];石油學報;2008年05期
6 陳作;王振鐸;曾華國;;水平井分段壓裂工藝技術現(xiàn)狀及展望[J];天然氣工業(yè);2007年09期
7 郁伯銘;徐鵬;陳俊;;裂縫網(wǎng)絡多孔介質滲流特性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8 曹言光,劉長松,林平,黃學賓,王永康;應用斷裂力學理論建立油氣井壓裂時巖石破裂壓力計算模型[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9 胡永全,趙金洲,曾慶坤,徐樹漢,謝慧華;計算射孔井水力壓裂破裂壓力的有限元方法[J];天然氣工業(yè);2003年02期
10 張廣清,殷有泉,陳勉,孫華純;射孔對地層破裂壓力的影響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官忠,宋社民,王慶龍,王群超;蒙古林砂巖油藏砂體微相特征及在開發(fā)中的應用[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6期
2 于欣;;遼河油田向水驅砂巖油藏要油[J];石油鉆采工藝;2012年S1期
3 田錦;;大跨度非均質砂巖油藏開發(fā)實踐與認識[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22期
4 王鳳清,李金永,蘇俊,施衛(wèi)東;調(diào)堵驅綜合技術在第三系砂巖油藏的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00年05期
5 王希強;;樊41塊砂巖油藏高效開發(fā)途徑研究與探討[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3期
6 S.Bloch;魚統(tǒng)琪;牟圣泉;;砂巖油藏特征預測方法[J];吐哈油氣;1996年01期
7 李曉明,劉承杰,張明水;砂巖油藏堵水數(shù)值模擬研究與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00年05期
8 左獻瓊;;中低滲透砂巖油藏注水開發(fā)效果的討論[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1988年03期
9 岳大偉;;高凝油砂巖油藏水淹特征分析[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7年09期
10 蔣漫旗;黃船;胡長翠;胡永樂;;高含水砂巖油藏降壓開采數(shù)值模擬研究方法[J];鉆采工藝;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杜向前;馬巖峰;胡克劍;李冰巖;雍碩;杜寧波;路勇;;低滲透砂巖油藏多氫酸深穿透酸化工藝技術研究與現(xiàn)場試驗[A];低碳經(jīng)濟促進石化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六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胡書勇;張烈輝;姚恒申;;砂巖油藏大孔道形成的隨機模擬[A];第二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八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兩岸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記者 劉軍;遼河油田向水驅砂巖油藏要油[N];中國石油報;2012年
2 蘇頌成;中原油田砂巖油藏剩余油監(jiān)測水平國際領先[N];中國石化報;2006年
3 李學仁;西北塔河采油一廠砂巖油藏注水開發(fā)漸成規(guī)模[N];中國石化報;2009年
4 特約記者盛玉奎 通訊員郝秀敏;華北首口砂巖水平井青春依舊[N];中國石油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孫希利 通訊員 楊建暉;破譯底水砂巖油藏水平井開發(fā)密碼[N];中國石化報;2010年
6 黃毅邋趙建文 喬學葵;把鹽間非砂巖裝入“保險袋”[N];中國石化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朱大軍 本報通訊員 張春娜;這里有個“八連冠”[N];中國石油報;2001年
8 周宏;非均質砂巖油藏克星:多層細分注水工藝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何湘清;弱膠結砂巖油藏出砂機理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2年
2 王炯;低滲透砂巖油藏剩余油整體監(jiān)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3 孫業(yè)恒;史南油田史深100塊裂縫性砂巖油藏建模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09年
4 王慶勝;潛江凹陷鹽間非砂巖油藏評價與開發(fā)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叢洪堯;環(huán)江地區(qū)長7致密砂巖油藏測井解釋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郭豐;新疆準噶爾盆地砂巖油藏水驅開發(fā)效果關鍵評價指標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3 田鍵;致密砂巖油藏水相圈閉損害實驗評價[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4 王璐琦;JA致密砂巖油藏壓裂前后注水與注氣優(yōu)選實驗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5 劉國良;塔中4油田TZ402井區(qū)厚層塊狀砂巖油藏開發(fā)效果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6 黃文歡;鹽間砂巖油藏精細地質建模[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7 劉露;蒙古林砂巖油藏調(diào)驅后剩余油及其分布規(guī)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8 高笑然;砂巖油藏低效循環(huán)場的識別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9 許寧;薄互層砂巖油藏(沈67斷塊)剩余油分布與挖潛優(yōu)化研究[D];大慶石油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983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9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