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吳起地區(qū)延長組儲層非均質性特征
[Abstract]: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causes vertical and plane change of reservoir sand perme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monst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enesis of detrital grains and interstitial contents in sandstone reservoir, the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of Yanchang formation reservoir in Wuqi area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calculation index of heterogeneity.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Wuqi area is mainly composed of feldspathic sandsto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maturity and good sorting. The diagenesis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compaction and pressure solution, cementation, metasomatism and dissolution, and heterogeneity from the inner laye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heterogeneity indexes such as interlayer heterogeneity and plane heterogeneity, the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sand body are normal rhythm, positive rhythm superposition and compound rhythm, vertical variation of bedding structure leads to vertical change of permeability and muddy intercalation. The reservoir is divided by calcareous intercalation,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sand body is strong heterogeneity. The difference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lead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ermeability values in the plane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Wuqi area, which is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作者單位】: 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吳起采油廠;
【分類號】:P618.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彬;盧剛;;榆林山_2~3段儲層非均質性特征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2 夏進軍;汪盈盈;;小洼油田洼38塊東三段儲層非均質性研究[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3 張云鵬;湯艷;;油藏儲層非均質性研究綜述[J];海洋地質前沿;2011年03期
4 叢琳;馬世忠;李文龍;錢方園;邢貝貝;;薩北油田北二東兩三結合試驗區(qū)高臺子油層儲層非均質性[J];價值工程;2012年20期
5 郭侃;柳肯;;陜北曹崾峴地區(qū)儲層非均質性研究[J];遼寧化工;2012年10期
6 鄧燕;;我國儲層非均質性表征研究評述[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23期
7 劉秀嬋;陳西泮;張?zhí)礤\;羅江云;;鄂爾多斯盆地曹凡峪地區(qū)長6儲層非均質性研究[J];價值工程;2013年23期
8 尹燕義,王國娟,,李世安,王岫巖;遼河冷家油田S_(1+2)段儲層非均質性灰色理論評價[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9 楊穎;黃煜辰;張茂;薄婷婷;張家志;;油田儲層非均質性研究技術發(fā)展現狀[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年05期
10 牛世忠;胡望水;熊平;;儲層非均質性模型在紅崗油田高臺子油藏中的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劉景彥;李喜臣;張英志;張宇;;北一區(qū)斷東西塊葡一油層河流-三角洲沉積構成及儲層非均質性分析[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吳何珍;符力耘;方戰(zhàn)杰;;基于隨機介質理論的多尺度儲層非均質性定量描述[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林光榮;劉秋蘭;劉學剛;杜朝峰;盧燕;;利用組合模型研究儲層非均質性對驅油效率的影響[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于建華;李幼銘;;應用非線性優(yōu)化方法模擬儲層非均質性質[A];1996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5 唐志遠;孫贊東;魏建新;;基于物理模型的溶蝕孔洞型儲層非均質性AVO/AVA反演研究[A];“地球·資源”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邢德敬;劉辰生;;東濮凹陷濮城油田南區(qū)沙2~(上2+3)辮狀三角洲砂體的儲層非均質性[A];中國西部復雜油氣藏地質與勘探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國會;蒙啟安;包麗;李奕農;;砂體成因類型與成巖作用對儲層非均質性和含油性的控制作用[A];第八屆古地理學與沉積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8 史成恩;朱圣舉;周益輝;;鄂爾多撕盆地中生界儲層非均質性與開發(fā)對策[A];2004第三屆油氣儲層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9 周單;黃旭日;胡光義;;地震和相約束的建模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于翠玲;儲層非均質性對油氣成藏與分布的影響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傳美;鄂爾多斯盆地華慶地區(qū)長6_3儲層非均質性分析[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翟順濤;陜北富縣地區(qū)馬五段上部碳酸鹽巖儲層非均質性特征[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3 劉加軍;塔中Ⅰ號氣田83井區(qū)油氣儲層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4 杜陽陽;利用測井資料研究沉積相與儲層非均質性[D];長安大學;2015年
5 薛穎;文明寨油田明1、明15、明16塊沙二下、沙三上亞段儲層非均質性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6 王海鵬;儲層非均質性等效表征及三維地質模型[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7 許宏龍;基于BP神經網絡技術的儲層非均質性研究[D];長江大學;2016年
8 張文奇;齊40區(qū)沙河街組蓮花油層沉積特征與儲層非均質性研究[D];長江大學;2016年
9 胡越;福山油田流一段測井解釋及儲層非均質性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10 張樂;英買34井區(qū)志留系儲層非均質性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2985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9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