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質儲層水平井分段壓裂設計及應用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of fracturing and fracturing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such as channel sand, lens sand and sand-mudstone interbeds and so on, the seepage units are divided by the minimum barrier thickness, and the different sand bodies are fully utilized by optimizing the number of fractures in each seepage unit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length of fractures is optimized horizontally to control the sand bodies, and the height of fractures or the number of crossings is controlled vertically. Three-dimensional fracturing design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of horizontal wells based on independent seepage unit is formed, which realizes the matching of artificial fracture parameters with sand body distribution and reservoir seepage ability.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低豐度致密低滲油氣藏開發(fā)關鍵技術”(2016ZX05048)課題“川西凹陷斜坡帶復雜致密砂巖氣藏開發(fā)關鍵技術”(2016ZX05048-004)
【分類號】:TE37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郭建春;茍波;;非對稱3D壓裂和裂縫無序性壓裂設計理念與實踐——以四川盆地川西致密砂巖氣藏為例[J];天然氣工業(yè);2015年01期
2 石道涵;張兵;何舉濤;蔣廷學;蒲春生;;鄂爾多斯長7致密砂巖儲層體積壓裂可行性評價[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3 常勇軍;嚴煥榕;刁素;黃禹忠;栗鐵峰;;SF氣田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研究[J];鉆采工藝;2014年01期
4 余淑明;劉艷俠;武力超;賈增強;;低滲透氣藏水平井開發(fā)技術難點及攻關建議——以鄂爾多斯盆地為例[J];天然氣工業(yè);2013年01期
5 何紅梅;黃禹忠;任山;劉林;慈建發(fā);;致密氣藏水平井多級多段壓裂新技術及應用[J];鉆采工藝;2012年04期
6 吳奇;胥云;王曉泉;王騰飛;張守良;;非常規(guī)油氣藏體積改造技術——內涵、優(yōu)化設計與實現[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2年03期
7 呂志凱;何順利;羅富平;陸紅軍;王文雄;;射孔水平井分段壓裂起裂壓力理論研究[J];石油鉆探技術;2011年04期
8 吳奇;胥云;劉玉章;丁云宏;王曉泉;王騰飛;;美國頁巖氣體積改造技術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J];石油鉆采工藝;2011年02期
9 熊昕東;王世澤;劉汝敏;唐波;;致密砂巖氣藏儲量難動用影響因素及開發(fā)對策[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倩琳;張來斌;胡瑾秋;王海濤;李奎為;賀維維;;多角度辨識壓裂套管變形的失效影響因素[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年06期
2 劉陽;;威遠地區(qū)頁巖氣水平井固井技術研究與應用[J];非常規(guī)油氣;2017年03期
3 王玉芳;翟剛毅;包書景;周志;宋騰;李浩涵;;鄂陽頁1井陡山沱組頁巖儲層含氣性及可壓性評價[J];中國礦業(yè);2017年06期
4 師斌斌;薛政;馬曉云;王銘韜;雷騰蛟;;頁巖氣水平井體積壓裂技術研究進展及展望[J];中外能源;2017年06期
5 許雷;;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頁巖儲層可壓性評價方法[J];當代化工研究;2017年03期
6 游利軍;康毅力;陳強;方朝合;楊鵬飛;;氧化爆裂提高頁巖氣采收率的前景[J];天然氣工業(yè);2017年05期
7 延新杰;李連崇;張潦源;李明;黃波;左家強;;巖石脆性對水力壓裂裂縫影響的數值模擬實驗[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7年03期
8 李向平;石亮亮;卜軍;李轉紅;汪瀾;楊軍俠;;長慶油田致密油老井體積壓裂裂縫延伸機理研究[J];鉆采工藝;2017年03期
9 隋陽;劉建偉;郭旭東;向洪;王波;王濤;;體積壓裂技術在紅臺低含油飽和度致密砂巖油藏的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17年03期
10 趙玉東;;水平井分段壓裂數值模擬優(yōu)化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嵐;舒亮;胡永全;趙金洲;;納米尺度頁巖儲層的氣體流動行為分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2 郭建春;茍波;任山;劉林;王興文;;川西頁巖-砂巖交互水平井壓裂參數優(yōu)化設計[J];石油學報;2014年03期
3 郭建春;梁豪;趙志紅;王興文;林立世;;頁巖氣水平井分段壓裂優(yōu)化設計方法——以川西頁巖氣藏某水平井為例[J];天然氣工業(yè);2013年12期
4 趙正望;謝繼容;李楠;朱華;吳長江;;四川盆地須家河組一、三、五段天然氣勘探潛力分析[J];天然氣工業(yè);2013年06期
5 邱先強;李治平;劉銀山;賴楓鵬;;致密氣藏水平井產量預測及影響因素分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6 曾凡輝;郭建春;劉恒;肖勇;;北美頁巖氣高效壓裂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7 郭建春;梁豪;趙志紅;;基于最優(yōu)支撐劑指數法優(yōu)化低滲氣藏裂縫參數[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8 刁素;龍永平;任山;黃忠禹;王興文;向麗;王文耀;;壓裂液縫內黏滯阻力實驗研究[J];斷塊油氣田;2012年06期
9 郭建春;何春明;;壓裂液破膠過程傷害微觀機理[J];石油學報;2012年06期
10 王曉東;趙振峰;李向平;馬兵;楊曉剛;閆永萍;;鄂爾多斯盆地致密油層混合水壓裂試驗[J];石油鉆采工藝;2012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毅力;羅平亞;;中國致密砂巖氣藏勘探開發(fā)關鍵工程技術現狀與展望[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7年02期
2 谷江銳;劉巖;;國外致密砂巖氣藏儲層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國外油田工程;2009年07期
3 唐劍;江旭珊;李永葆;唐輝;貴健平;李巖;;川中八角場致密砂巖氣藏深度壓裂的主要做法[J];吐哈油氣;2010年02期
4 高云霞;卜淘;;多層致密砂巖氣藏采收率標定[J];內江科技;2010年09期
5 ;致密砂巖氣藏添新活力[J];吐哈油氣;2011年03期
6 李前貴;康毅力;羅平亞;;致密砂巖氣藏多尺度效應及生產機理[J];天然氣工業(yè);2006年02期
7 姚廣聚;熊鈺;彭紅利;楊志彬;;致密砂巖氣藏特低滲原因剖析[J];中外能源;2007年04期
8 吳志均;周春梅;唐紅君;;氣體鉆井應用于致密砂巖氣藏開發(fā)的思索[J];鉆采工藝;2009年04期
9 牛寶榮;陳慧;李潤梅;余青松;;致密砂巖氣藏特征及關鍵技術展望[J];吐哈油氣;2010年02期
10 邢恩袁;龐雄奇;姜福杰;郭繼剛;;不同充注方式下致密砂巖氣藏的成藏效率探討[J];科技導報;2012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丹婷;劉平禮;趙立強;;高能氣體壓裂改造致密砂巖氣藏新進展[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楊建;康毅力;;致密砂巖氣藏地應力測量方法綜述[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方俊偉;康毅力;游利軍;李相臣;;致密砂巖氣藏多尺度傳質行為研究進展[A];滲流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第十一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前貴;康毅力;張浩;游利軍;楊建;;致密砂巖氣藏原地條件下儲層物性與傳質方式研究[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5 游利軍;康毅力;陳一健;彭玨;程秋菊;;控制致密砂巖氣藏水相毛細管自吸的地質與工程因素[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6 唐建明;謝用良;;致密砂巖氣藏描述中的地震勘探技術[A];寸丹集——慶賀劉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學術論文集[C];1998年
7 宋翔;李強;楊海飛;陳紅飛;王雪芹;江國旗;;低滲致密砂巖氣藏水飽解釋方法探討[A];創(chuàng)新·質量·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4年
8 李前貴;康毅力;陳一健;游利軍;張浩;;致密砂巖氣藏的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姜振學;龐雄奇;李峰;王鵬威;李藝;許野;;致密砂巖氣藏成藏機理與類型劃分[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10 郭繼剛;龐雄奇;劉丹丹;姜福杰;王鵬威;;庫車坳陷東部依南2致密砂巖氣藏控藏要素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譚云冬;向北美致密砂巖氣藏開發(fā)取經[N];中國石化報;2011年
2 譚云冬;致密砂巖氣藏勘探開發(fā)值得關注[N];中國石化報;2011年
3 記者 汪亞萍 通訊員 曾曉輝;大港兩項成果獲天津市技術創(chuàng)新獎[N];中國石油報;2009年
4 記者 王多立;吐哈油田:轉變,從“頭”抓緊[N];中國石油報;2011年
5 記者許忠;吐哈油田首席專家領銜科技攻關[N];中國石油報;2010年
6 穆廣田;向“三低”油田要產量[N];中國石油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奇;致密砂巖氣藏采收率影響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5年
2 胡勇;致密砂巖氣藏儲層滲流機理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3 李勇根;致密砂巖氣藏疊前地震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4 魏虎;低滲致密砂巖氣藏儲層微觀結構及對產能影響分析[D];西北大學;2011年
5 李忠平;深層致密砂巖氣藏裂縫特征描述、識別及分布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6 畢建霞;復雜斷塊低滲致密砂巖氣藏裂縫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5年
7 王澤明;致密砂巖氣藏儲層特征及有效儲層識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雨寒;致密砂巖氣藏裂縫測井評價方法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2 支鑫;蘇西致密砂巖氣藏儲層產水機理及預測[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5年
3 彭永成;石樓西區(qū)塊致密砂巖氣藏精細描述及開發(fā)對策[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4 徐長敏;致密砂巖氣藏水平井鉆完井液及儲層保護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倪堅強;蘇里格低滲致密砂巖氣藏氣水兩相滲流機理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6 郭亞兵;致密砂巖氣藏暫堵轉向壓裂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7 宋賢亮;D區(qū)低滲致密砂巖氣藏孔隙與滲流特征實驗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8 高干;子洲氣田榆81井區(qū)山_2段致密砂巖氣藏儲層特征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9 薛坤林;模擬井下生產狀態(tài)的致密砂巖氣藏供氣能力評價[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10 王良;致密砂巖氣藏鉆井損害對產能的影響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06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20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