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合物飽和度下滲透率變化特性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多孔介質 + 滲透率 ; 參考:《化工進展》2017年08期
【摘要】:含固體水合物的多孔介質的滲透率是影響天然氣水合物藏開采潛力的一個重要參數,多孔介質的滲透率受到水合物占據孔隙的百分比的影響,定量研究水合物的飽和度對滲透率的影響對于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工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儲氣罐精確控制注入反應釜的甲烷氣量,采用平均粒徑為333.21μm的石英砂模擬多孔介質進行實驗,開展了一系列不同甲烷水合物飽和度(0~35%)下液相水的滲透率的測量實驗。結果表明,水合物飽和度的增加會引起滲透率逐漸下降,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并且當水合物飽和度較低時(S_H10%),水合物固體對多孔介質孔隙的堵塞作用更明顯,所以滲透率急劇下降;而在相對高的飽和度下(S_H10%),滲透率下降速率逐漸降低。將本實驗測量結果與Kozeny顆粒模型、平行毛細管模型和Masuda下降模型[K=K_0(1-S_H)~N,N為整數]進行對比,發(fā)現測量結果與Masuda滲透率下降模型N=13的值吻合較好。
[Abstract]:The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um containing solid hydrat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affecting the exploitation potential of gas hydrate reservoir. The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um is affected by the percentage of hydrate to pore.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ydrate saturation on perme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as hydrate trial production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measure the permeability of liquid water under different methane hydrate saturation (0 ~ 35%) by using quartz sand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333.21 渭 m to simulate porous media by using gas storage tank to accurately control the methane gas volume injected into the react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hydrate saturation will lead to the gradual decrease of permeabilit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results. When the hydrate saturation is low (SHP 10%), the plugging effect of hydrate solids on the pores of porous media is more obvious, so the permeability decreases sharply, while at relatively high saturation (SSP 10%), the rate of decrease in permeability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Kozeny particle model, parallel capillary model and Masuda descent model.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開發(fā)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海洋石油高效開發(fā)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海油研究總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6183,51676196,51506203) 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QYZDB-SSW-JSC028)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4A030313669)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2013309)項目
【分類號】:TE3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馮自平;沈志遠;唐良廣;李小森;樊栓獅;李清平;;水合物降壓分解的實驗及數值模擬[J];化工學報;2007年06期
2 許維秀;李其京;陳光進;;天然氣水合物抑制劑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06年11期
3 李棟梁;樊栓獅;;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開采方法研究[J];化工學報;2003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東南海;;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現狀及相關思考[J];國際石油經濟;2017年06期
2 梁儉;高元宏;劉海聲;楊成崢;郭海超;陳佰輝;;祁連山凍土層天然氣水合物水平對接孔鉆孔彎曲率設計分析[J];青海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3 吳丹梅;李剛;李小森;呂鑫;;不同水合物飽和度下滲透率變化特性的實驗研究[J];化工進展;2017年08期
4 胡文軍;程玉生;李懷科;向雄;楊洪烈;熊勇;;深水高溫高壓井鉆井液技術[J];鉆井液與完井液;2017年01期
5 張吉紅;朱忠祥;陳兆錄;吳麗國;董江潔;吳蘭杰;;PVP動力學抑制劑對乙二醇防凍效果的影響[J];石油化工;2016年12期
6 張倩;申小冬;武文志;梁德青;龍臻;;基于PVP改性的水合物抑制劑的合成與應用[J];石油化工;2016年12期
7 李彥龍;劉樂樂;劉昌嶺;孫建業(yè);業(yè)渝光;陳強;;天然氣水合物開采過程中的出砂與防砂問題[J];海洋地質前沿;2016年07期
8 王長濤;劉培林;姜瑛;曹永;;不停產接入的新建海管預調試方案研究[J];石油和化工設備;2016年04期
9 崔廣振;程艷;譚浩波;乎文財;張國欣;;低劑量水合物抑制劑KL-1對原油脫水影響的研究[J];石油化工應用;2016年03期
10 楊夢;楊亮;劉道平;謝育博;;氣體水合物分解與生成技術應用研究進展[J];制冷學報;201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書淼;吳明;王國付;劉宏波;;管內天然氣水合物抑制劑的應用研究[J];油氣儲運;2006年02期
2 王海霞;陳保東;陳樹軍;;輸氣管線中水合物的形成及預防[J];天然氣與石油;2006年01期
3 王宇;鄧柯;宋東斌;;大牛地氣田水合物防治工藝[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12期
4 黃進軍,白小東,裘嘉璞;用于深水鉆井的水合物抑制劑HBH的研制及評價[J];鉆井液與完井液;2005年03期
5 趙義,丁靜,楊曉西,葉國興;天然氣水合物及其生成促進與抑制研究進展[J];天然氣工業(yè);2004年12期
6 徐勇軍,楊曉西,丁靜,葉國興;氣體水合物防聚劑研究[J];天然氣工業(yè);2004年12期
7 裘俊紅,張金鋒;水合物動力學抑制研究現狀[J];化學工程;2004年06期
8 陳賡良;天然氣采輸過程中水合物的形成與防止[J];天然氣工業(yè);2004年08期
9 徐勇軍,楊曉西,丁靜,葉國興;復合型水合物防聚劑[J];化工學報;2004年08期
10 孫長宇,陳光進,郭天民;多相混輸管線中的水合物抑制研究現狀[J];天然氣工業(yè);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革;尹國君;劉文寶;王志超;陳強;;淺談水合物生成預測方法[J];鉆采工藝;2008年S1期
2 顏榮濤;韋昌富;傅鑫暉;鐘曉斌;肖桂元;;水合物賦存模式對含水合物土力學特性的影響[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S2期
3 唐中華;張元澤;鐘水清;帥志芬;熊繼有;;天絲氣水合物勘探及H型水合物的儲藏特性研究[J];天然氣經濟;2004年02期
4 黃犢子;樊栓獅;梁德青;馮自平;;水合物合成及導熱系數測定[J];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5期
5 王文娟;陳建文;竇振亞;張劍;;海底微生物在水合物識別中的應用[J];海洋地質動態(tài);2006年12期
6 王沫;林元華;劉殿福;張勇;閆振來;;氣井井筒水合物預測研究[J];斷塊油氣田;2008年06期
7 董福海;臧小亞;樊栓獅;梁德青;;注甲醇溶液分解丙烷水合物實驗模擬[J];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8 楊明軍;宋永臣;劉瑜;;水合物模擬實驗裝置的對比研究[J];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2009年05期
9 屠明剛;張德慶;吳鳳芝;;天然氣中的水合物對在運管線造成的影響及控制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05期
10 郭玉慧;楊鳳玉;;井筒水合物的防治措施探討[J];科技資訊;2010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張樹林;陳多福;;白云凹陷水合物成藏條件研究及水合物的預測[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呂萬軍;郭依群;莊新國;梁金強;沈銘;黃國成;;海底沉積物中水合物成礦機理與分布規(guī)律[A];海洋地質、礦產資源與環(huán)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閆柯樂;孫長宇;申得濟;尹海霞;陳光進;;聯(lián)用型水合物抑制劑研究[A];第七屆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李攀;付國維;李安琪;劉永國;董軍平;;清管法解決管道中水合物堵塞的工程實踐[A];石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八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偉立;我國近?扇急{研方興未艾[N];中國石化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杰;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地震響應與特征分析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5年
2 王菲菲;二氧化碳置換甲烷水合物微觀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5年
3 王吉亮;高富集度天然氣水合物儲層地球物理特征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4 鄭明明;人造水合物巖心研制與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6年
5 李冰;祁連山凍土區(qū)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數值模擬及置換開采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6 張劍;多孔介質中水合物飽和度與聲波速度關系的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7 陳多福;海底天然氣滲漏系統(tǒng)水合物形成分解動力學及微生物作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4年
8 阮徐可;多孔介質中水合物開采影響因素的實驗和數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9 楊明軍;原位條件下水合物形成與分解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10 楊圣文;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模擬與能效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茜;聚乙烯己內酰胺類水合物抑制劑開發(fā)及綜合評價[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靜;長距離輸氣管道的水合物生成預測[D];長江大學;2015年
3 汲崇明;冰粉生成甲烷水合物的影響因子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4 沈治濤;CH_4-CO_2水合物沉積物力學性質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孫嘯;渤海油田某天然氣管網水合物預測與防治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2年
6 鄭杰;火驅尾氣管網凍堵機理分析及防治對策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7 姚金奎;含水合物地層縱波速度與密度的內在聯(lián)系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8 徐昌暉;氣田生產系統(tǒng)中井筒水合物系統(tǒng)預測與防治技術[D];長江大學;2016年
9 張慶東;客體分子對天然氣水合物穩(wěn)定性作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5年
10 楊亮;水合物儲氫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920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9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