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與壓力作用下頁巖氣井環(huán)空帶壓力學分析
本文選題:溫度 + 壓力�。� 參考:《石油鉆探技術》2017年03期
【摘要】:為解決頁巖氣井環(huán)空帶壓的問題,進行了壓裂及生產(chǎn)過程中溫度和壓力變化對頁巖氣井環(huán)空帶壓影響的力學分析。以彈性力學為基礎,建立了頁巖氣井直井段雙層套管系統(tǒng)的力學模型,基于界面上應力相等及位移連續(xù)條件,推導了各界面的徑向應力計算方程,并討論了套管內(nèi)壓、溫度、地應力等因素對水泥環(huán)封隔能力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結果表明:溫度升高、內(nèi)壓及地應力增大、水泥環(huán)彈性模量增大均有利于提高水泥環(huán)的封隔能力,減小套管壁厚有利于增加界面的徑向應力;隨著井深的增加,界面徑向應力變大,水泥環(huán)封隔能力增強,提高直井段下部水泥環(huán)的封隔能力是降低井口環(huán)空帶壓風險的關鍵;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是固井失效的危險點,提高第一、第二界面的固井質(zhì)量,有利于降低形成環(huán)空帶壓的風險。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nnular zone pressure in shale gas wells,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annular zone pressure of shale gas wells during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elastic mechanics,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double-layer casing system in straight section of shale gas wel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equal stress and continuous displacement at the interface, the radial stress calculation equation of various faces is derived, and the intern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casing ar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ground stress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sealing ability of cement 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internal pressure and in-situ stress, and the increase of elastic modulus of cement ring a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ealing ability of cement sheath, and decrease the thickness of casing wall to increase the radial stress of interfac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well depth, The radial stress of the interface increases and the sealing ability of the cement ring increases. Increasing the sealing ability of the cement 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is the key to reduce the risk of the hole pressure in the wellhead ring, the first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are the danger points of cementing failure, an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are the risk points of cementing failure. The cementing quality of the second interface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risk of forming annulus zone pressure.
【作者單位】: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復雜油氣井鉆井與完井基礎研究”(編號:51521063)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鉆井工藝及井筒工作液關鍵技術研究”(編號:2016YFC0303303)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復雜結構井、叢式井設計與控制新技術”(編號:2017ZX05009-003)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TE2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奎;王宴濱;高德利;李星君;張勇;;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對井筒完整性的影響[J];石油學報;2016年03期
2 初緯;沈吉云;楊云飛;李勇;高德利;;連續(xù)變化內(nèi)壓下套管-水泥環(huán)-圍巖組合體微環(huán)隙計算[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5年03期
3 許紅林;張智;施太和;熊繼有;;壓力和溫度共同作用下的水泥環(huán)應力分析[J];石油鉆探技術;2014年06期
4 王宴濱;高德利;房軍;;套管-水泥環(huán)-地層多層組合系統(tǒng)受力特性分析[J];應用力學學報;2014年03期
5 李國慶;;套管水泥環(huán)組合應力計算邊界條件分析[J];石油鉆探技術;2012年02期
6 唐汝眾;張士誠;俞然剛;;高內(nèi)壓下固井水泥環(huán)損壞機理研究[J];鉆采工藝;2012年01期
7 劉德華;肖佳林;關富佳;;頁巖氣開發(fā)技術現(xiàn)狀及研究方向[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1年01期
8 王耀鋒;李軍強;楊小輝;;套管-水泥環(huán)-地層系統(tǒng)應力分布規(guī)律研究[J];石油鉆探技術;2008年05期
9 徐守余;李茂華;牛衛(wèi)東;;水泥環(huán)性質(zhì)對套管抗擠強度影響的有限元分析[J];石油鉆探技術;2007年03期
10 殷有泉;陳朝偉;李平恩;;套管-水泥環(huán)-地層應力分布的理論解[J];力學學報;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娟;郭辛陽;步玉環(huán);;變內(nèi)壓條件下膨脹水泥與地層機械性能的匹配[J];當代化工;2017年07期
2 席巖;柳貢慧;李軍;查春青;王超;劉明杰;;頁巖氣井體積壓裂井筒溫度計算及套管強度變化分析[J];斷塊油氣田;2017年04期
3 馬明新;王紹先;徐鑫;;裸眼壓裂封隔器膠筒結構的數(shù)值優(yōu)化研究[J];石油地質(zhì)與工程;2017年04期
4 劉碩瓊;李德旗;袁進平;齊奉忠;沈吉云;郭滿滿;;頁巖氣井水泥環(huán)完整性研究[J];天然氣工業(yè);2017年07期
5 史玉才;管志川;席傳明;苗在強;付成林;;基于水泥環(huán)完整性分析的許用套管內(nèi)壓力解析計算方法[J];天然氣工業(yè);2017年07期
6 劉陽;;威遠地區(qū)頁巖氣水平井固井技術研究與應用[J];非常規(guī)油氣;2017年03期
7 劉明穎;李文濤;;頁巖氣藏滲流模型的特征混合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年11期
8 周峰;;頁巖氣開發(fā)過程中的鉆井技術分析[J];石化技術;2017年05期
9 劉奎;高德利;曾靜;房軍;王宴濱;;溫度與壓力作用下頁巖氣井環(huán)空帶壓力學分析[J];石油鉆探技術;2017年03期
10 李早元;祁凌;劉銳;辜濤;孫勁飛;;空心微珠低密度水泥環(huán)完整性試驗研究[J];石油鉆探技術;2017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秋麟;陳寧生;劉成林;謝紅兵;吳曉智;王社教;胡俊文;高日麗;;油氣資源評價方法研究進展與新一代評價軟件系統(tǒng)[J];石油學報;2015年10期
2 王宴濱;高德利;房軍;;斜直井段套管-水泥環(huán)組合系統(tǒng)受力特性分析[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3 王宴濱;高德利;房軍;;套管-水泥環(huán)-地層多層組合系統(tǒng)受力特性分析[J];應用力學學報;2014年03期
4 高孝巧;楊浩;熊繁升;呂健國;;油頁巖原位加熱井下溫度場及熱應力研究[J];斷塊油氣田;2014年03期
5 張景富;張德兵;張強;岳宏野;王博;楊金龍;;水泥環(huán)彈性參數(shù)對套管—水泥環(huán)—地層固結體結構完整性的影響[J];石油鉆采工藝;2013年05期
6 趙效鋒;管志川;吳彥先;廖華林;;均勻地應力下水泥環(huán)應力計算及影響規(guī)律分析[J];石油機械;2013年09期
7 楊謀;孟英峰;李皋;鄧建民;趙向陽;;鉆井全過程井筒-地層瞬態(tài)傳熱模型[J];石油學報;2013年02期
8 唐汝眾;張士誠;俞然剛;;高內(nèi)壓下固井水泥環(huán)損壞機理研究[J];鉆采工藝;2012年01期
9 唐志軍;;川東北河壩區(qū)塊井身結構的優(yōu)化與實踐[J];石油鉆探技術;2011年01期
10 張智;周延軍;付建紅;陳明;李文飛;施太和;;含硫氣井的井筒完整性設計方法[J];天然氣工業(yè);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文瑞;;迎接頁巖氣發(fā)展的春天[J];中國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2 譚蓉蓉;;美國頁巖氣工業(yè)始于1821年[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5期
3 譚蓉蓉;;中國頁巖氣技術國際研討會在長江大學召開[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5期
4 董立;;我國需要盡快開展頁巖氣的勘探開發(fā)[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09年02期
5 ;綦江頁巖氣開發(fā)項目啟動[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09年09期
6 本刊編輯部;;我國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頁巖氣的直接存在[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9期
7 李立;;中國正式實施新型能源頁巖氣開發(fā)[J];石油鉆采工藝;2009年05期
8 ;我國首個頁巖氣開發(fā)項目在綦江啟動[J];吐哈油氣;2009年03期
9 王立彬;;中國啟動頁巖氣資源勘查[J];國外測井技術;2009年05期
10 安曉璇;黃文輝;劉思宇;江懷友;;頁巖氣資源分布、開發(fā)現(xiàn)狀及展望[J];資源與產(chǎn)業(yè);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明;;世界頁巖氣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及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A];第二屆全國特殊氣藏開發(fā)技術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3年
2 葉舒陽;;頁巖氣開發(fā)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及對策[A];浙江省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低碳發(fā)展綜合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書景;張宏達;葛明娜;王勁鑄;孟凡洋;任收麥;;國外頁巖氣勘查開發(fā)進展[A];中國地質(zhì)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4 吳西順;;世界各國頁巖氣政策綜述[A];中國地質(zhì)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01地質(zhì)科技與國土資源管理科學研討分會場[C];2013年
5 ;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A];“寶塔油氣”杯第四屆天然氣凈化、液化、儲運與綜合利用技術交流會暨LNG國產(chǎn)化新技術新設備展示會論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趙肖冰;曹瀚升;王少華;;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概率體積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頁巖氣中的應用[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7 印興耀;吳國忱;;頁巖氣儲層地震評價[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8 蔡啟宏;傅子云;;地震頻率信息在頁巖氣勘探開發(fā)中應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劉禹;王常斌;文建軍;宋付權;;頁巖氣滲流中的力學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上冊)[C];2013年
10 滕吉文;劉有山;;中國頁巖氣成藏和潛在產(chǎn)能與對環(huán)境的污染分析[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巧然;中國石油儲備頁巖氣開發(fā)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8年
2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能源學院教授 張金川;中國應大力開發(fā)頁巖氣[N];中國能源報;2009年
3 林剛;我國首個頁巖氣合作開發(fā)項目已實施[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4 李冰 李婧婧;頁巖氣藏:尚待開發(fā)的處女地[N];中國石化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胡學萃;頁巖氣:有望改變我國能源格局[N];中國能源報;2009年
6 胡文瑞;頁巖氣:“雞肋”變“牛排”[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高慧麗;喚醒沉睡的頁巖氣[N];地質(zhì)勘查導報;2010年
8 李慧;頁巖氣并非亞洲首選[N];中國能源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王海霞;頁巖氣勘探熱潮席卷歐洲[N];中國能源報;2010年
10 特約記者 劉楠;我國頁巖氣開采將從重慶起步[N];中國化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為;頁巖儲層特征與滲流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頁巖氣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長江大學;2015年
3 張宏學;頁巖儲層滲流—應力耦合模型及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梁順;長壁開采區(qū)內(nèi)垂直頁巖氣井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俞楊烽;富有機質(zhì)頁巖多尺度結構描述及失穩(wěn)機理[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運移機制的頁巖氣滲流機理及試井分析理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7 馮楊偉;伊寧盆地構造—熱演化與上古生界頁巖氣成藏條件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8 俞益新;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延長組頁巖油氣富集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2年
9 姜文利;華北及東北地區(qū)頁巖氣資源潛力[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2年
10 潘磊;下?lián)P子地區(qū)二疊系頁巖儲集物性及含氣性地質(zhì)模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龍;頁巖氣資源開發(fā)利用管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2 余美;基于科學發(fā)展觀的我國頁巖氣開發(fā)戰(zhàn)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3 曹俊;金陽—威信地區(qū)下古生界牛蹄塘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4 白生寶;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延長組長7段頁巖氣儲層評價[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5 折文旭;頁巖氣藏水平井HEGF裂縫網(wǎng)絡滲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6 郭文;頁巖氣水平井分段壓裂產(chǎn)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7 朱炳成;我國頁巖氣開發(fā)利用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5年
8 韓淑喬;高過成熟階段頁巖生烴及含氣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4年
9 蘇俊;頁巖氣儲層雙側(cè)向測井有限元正演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10 顏君;頁巖氣儲層感應測井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本文編號:20331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3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