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天然氣脫酸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及節(jié)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08 16:52

  本文選題:醇胺法 + 敏感性分析; 參考:《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2017年03期


【摘要】:我國氣田大部分為高含硫氣田,天然氣預處理裝置為適應天然氣流量的變動,普遍采用較高的吸收劑循環(huán)量,因此脫酸裝置的能耗普遍較高。選用DEA作為醇胺溶劑進行醇胺法脫酸流程模擬,根據(jù)模擬結果進行定量分析,得出關鍵節(jié)點的參數(shù),并對流程中醇胺溶液流量以及再生塔的進料溫度進行敏感性分析,發(fā)現(xiàn)調整醇胺溶液的流量以及再生塔的溫度能夠提高流程的適應性;在設定工況下優(yōu)化后可以有效的實現(xiàn)脫酸流程的節(jié)能降耗,并提高換熱器的換熱率。
[Abstract]:Most of the gas fields in our country are high sulphur bearing gas fields. The natural gas pretreatment device is adapted to the change of natural gas flow and generally adopts high absorbents circulation. Therefor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deacidification device is generally high. DEA is used as a alcohol amine solvent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alcohol amine deacidification,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key nodes are obtained. The parameters, the flow of alcohol amine solution in the process and the feeding temperature of the regeneration tower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djustment of the flow of the alcohol amine solu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generation tower can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process, and the energy saving and the heat exchange rate of the heat exchanger can be effectively realize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作者單位】: 山東省油氣儲運重點實驗室青島市重點實驗室"環(huán)海油氣儲運技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基金】:山東省優(yōu)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BS2014ZZ009)
【分類號】:TE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蕓;郁辰陽;許國棟;;基于ProTreat建模的脫硫再生塔工藝參數(shù)研究[J];當代化工;2015年08期

2 韓淑怡;王科;黃勇;祁亞玲;胡玲;焦圣華;;醇胺法脫硫脫碳技術研究進展[J];天然氣與石油;2014年03期

3 李奇;姬忠禮;馬利敏;;天然氣脫酸氣裝置動態(tài)建模及分析[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2年01期

4 唐建峰;張春;郭清;李玉星;林日億;喻西崇;;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氣脫酸氣技術[J];化工進展;2011年10期

5 李云波;李相方;姚約東;劉一江;曾大乾;李開鴻;;高含硫氣田開發(fā)過程中H_2S含量變化規(guī)律[J];石油學報;2007年06期

6 溫崇榮,彭子成,鄭必偉;川渝地區(qū)含硫天然氣凈化技術研究[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5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姿潼;LNG接收站BOG處理工藝流程模擬與優(yōu)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2 邢高建;油頁巖熱解制油制氣的新工藝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溫崇榮;川東北高含硫天然氣脫硫凈化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4 張燃;天然氣脫硫裝置工藝模擬及優(yōu)化設計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常學煜;李玉星;張盈盈;付禹;朱建魯;;天然氣脫酸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及節(jié)能研究[J];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2017年03期

2 金玉寶;宋長河;於皓月;;不同濃度及循環(huán)量下MDEA法脫硫效果優(yōu)選對比[J];當代化工;2017年03期

3 樊陳莉;洪娟;馮光峰;;天然氣脫硫工段中脫硫劑及脫硫原理的探討[J];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4 楊波;諸林;楊超越;唐詩;;空間位阻胺1,3-二(二乙胺基)-2-丙醇的合成及脫硫性能評價[J];現(xiàn)代化工;2017年03期

5 鐘宛辰;李水娥;崔同明;皮夢;左素;張元靜;付魁;;TETA溶液脫除模擬煙氣中CO_2的試驗研究[J];有色金屬材料與工程;2016年06期

6 馬志研;;煉廠氣MDEA脫硫系統(tǒng)模擬與優(yōu)化[J];當代化工;2016年07期

7 雷鵬飛;常素萍;;氣相色譜法測定克勞斯硫回收吸收液中二乙醇胺[J];神華科技;2016年04期

8 王福云;范麗麗;葉頡梟;;天然氣脫酸工藝控制方案的設計[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6年06期

9 繆樟臻;王丹;許峰杰;;LNG液化裝置酸性氣體的脫除工藝模擬[J];化工時刊;2016年05期

10 何燕龍;馬國光;;低含硫高碳硫比天然氣脫硫脫碳技術進展[J];遼寧化工;2016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緣;乙二醇的損耗控制措施研究及其循環(huán)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D];重慶科技學院;2016年

2 呂濤;LNG超級開架式氣化器傳熱特性計算[D];西安石油大學;2016年

3 唐詩;空間位阻胺的制備及在氣體脫硫中的應用[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4 仲磊;南八深冷裝置設計[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5 申立鵬;復合型雙金屬改型活性炭吸附劑的制備及其脫硫性能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6 徐迪;可燃冰采出氣預處理工藝及液化流程模擬[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7 董文浩;克拉美麗氣田地面工藝適應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8 付帥;天然氣處理廠工藝系統(tǒng)用能分析[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9 李永生;高含硫天然氣凈化技術優(yōu)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10 唐偉坤;動力波清洗法脫除氮肥廠煤氣中硫化物的工藝研究及設備設計[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婷婷;熊運濤;崔榮華;肖俊;韓淑怡;;天然氣濕法脫硫技術研究進展[J];天然氣與石油;2013年02期

2 周璇;劉棋;魏志強;袁唯唯;諶天兵;;高含硫氣田天然氣處理工藝的研究[J];天然氣與石油;2013年02期

3 王小林;劉瑾;魏瑩鵬;;天然氣凈化過程節(jié)能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J];天然氣與石油;2013年01期

4 邱奎;吳基榮;雷文權;梁建偉;邱正陽;何柏;;高含硫天然氣脫硫裝置操作條件的優(yōu)化[J];石油化工;2013年02期

5 劉穎;王治紅;;天然氣脫硫脫碳溶液研究進展與應用現(xiàn)狀[J];廣州化工;2012年07期

6 張春;唐建峰;李玉星;林日億;王盛吉;;海上浮式LNG預處理工藝系統(tǒng)適應性分析[J];煤氣與熱力;2011年02期

7 巨永林;顧妍;李秋英;;浮式LNG生產儲卸裝置關鍵設計技術對比分析[J];化工學報;2009年S1期

8 陳文峰;曾樹兵;郭洲;;天然氣混合胺法深度脫碳工藝中吸收塔型的選取[J];石油工程建設;2008年06期

9 王育明;;天然氣處理工藝的優(yōu)化[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8年02期

10 曾樹兵;陳文峰;郭洲;張春娥;;MDEA混合胺法脫碳在珠海天然氣液化項目中的應用[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7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行水;LNG接收站再冷凝工藝模型與動態(tài)優(yōu)化[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2 王衛(wèi)曉;利用液氮冷能的小型天然氣液化流程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3 楊志國;LNG儲運過程中BOG再冷凝工藝的優(yōu)化[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易莉芝;液貨乙烯/乙烷BOG再液化工藝優(yōu)化[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楊帆;油頁巖的熱轉化利用[D];西北大學;2009年

6 位雅莉;天然氣液化工藝模擬與分析[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7 王荷芳;液化石油氣脫硫劑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榆;;長鏈脂肪醇胺中乙醇胺單體的氣相色譜分析[J];浙江化工;1989年01期

2 翟彥青;徐新;蔣力培;;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實驗研究[J];化學通報;2009年07期

3 王巧玲;胡宗琳;;烷基醇胺及其衍生物的應用[J];山西化工;1991年03期

4 常宏崗;環(huán)氧烷合成烷醇胺工藝比較[J];化工時刊;1993年03期

5 鄭曉云;;二甘醇胺吸收硫醇的可能性[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1993年01期

6 蔡培;王樹立;趙書華;;脫碳醇胺溶液性能的研究[J];膜科學與技術;2009年06期

7 陸詩建;李清方;張建;;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方法及反應原理概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13期

8 王俊;張運;陸克平;;電滲析法連續(xù)脫除醇胺溶液中的熱穩(wěn)態(tài)鹽[J];石油化工;2009年10期

9 ;安徽阜陽年產6000噸二甘醇胺項目[J];乙醛醋酸化工;2014年04期

10 付東;華雪瑩;徐怡斐;王蘭芬;鐘智坤;;醇胺水溶液粘度的實驗和理論研究[J];化學學報;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馮緒文;郭興蓬;孔江榕;;不同分子結構烷醇胺的腐蝕行為與電化學特征的研究[A];第二屆石油石化工業(yè)用材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證券時報記者 舒丹;紅寶麗攜手中科院共探醇胺研發(fā)[N];證券時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駿;以聚乙二醇為助溶劑的醇胺和離子液體混合體系吸收CO_2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斯斯;離子液體改進醇胺工藝捕集二氧化碳的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2 張祥坤;活化MDEA溶液用于天然氣脫碳性能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3 鐘智坤;二氧化碳醇胺吸收液的界面張力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4 何清;狀態(tài)方程模擬醇胺系統(tǒng)的熱力學性質[D];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

5 華雪瑩;醇胺水溶液粘度的實驗和理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6 蓋群英;醇胺溶液富集CO_2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7 史澄輝;醇胺溶液CO_2吸收性能與解吸能耗實驗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3年

8 郝慧敏;MDEA-DEA-CO_2和AMP-DEA-CO_2水溶液體系粘度的實驗和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9 杜紅彩;醇胺類離子液體的合成及其在煙氣脫硫中的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10 陳龍;MEA對MDEA吸收CO_2的影響特性[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622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622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371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