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氣田盒8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
本文選題:鄂爾多斯盆地 + 延長氣田。 參考:《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延長氣田勘探以來,對盒8層累計壓裂77層,現(xiàn)有無阻流量的為52層,無阻流量上萬方的有41層,占施工層的78.8%,但能達到10萬方的只有1層,達到30萬方的為零,遠低于預期效果,F(xiàn)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盒8壓裂工藝分析研究,在整體評價盒8現(xiàn)有的儲層物性特征,現(xiàn)用壓裂設計參數(shù)以及施工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分析它們與無阻流量的關系,研究影響盒8壓裂的影響因素排序,并進行壓裂液體系配方優(yōu)選與評價、支撐劑性能評價和儲層敏感性分析研究等工作,綜合研究該地區(qū)壓裂工藝技術特征及壓裂液配方體系特點,形成適應該地層的壓裂工藝。根據(jù)延長氣田上古儲層不同滲透率特征,模擬了裂縫系統(tǒng)優(yōu)化和裂縫半長與產能優(yōu)化,依據(jù)優(yōu)化結果,為以后該區(qū)塊單井壓裂方案設計提供了參考。分析盒8層4口氣井的地質參數(shù),通過FracproPT壓裂軟件進行氣井的壓裂設計,確定氣井的泵序表,前置液用量、砂比、射孔等施工參數(shù),設計相應的的壓裂施工報告。
[Abstract]:Since the exploration of Yanchang gas field, the accumulative fracturing of 77 layers has been made on the 8th layer of the box, with 52 layers of unhindered flow and 41 layers of unhindered flow on Wanfang, accounting for 78.8% of the construction layer, but only one layer can reach 100,000 square, and the one with 300,000 square is zero. Far less effective than expec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box 8 fractu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fracturing design parameters and operation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x 8 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unobstructed flow rate is analyzed. The order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ox 8 fracturing is studied, and th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formula,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roppant and the analysis of reservoir sensitivity are carrie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fracturing fluid formula system in this area are studied synthetically to form a fracturing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the form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paleo reservoir in Yanchang gas field, the optimization of fracture system and fracture half-length and productivity are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reference is provided for the design of single well fracturing scheme in this block in the future. The geological parameters of 4 gas wells in 8 layers of box are analyzed, the fracturing design of gas wells is carried out by FracproPT fracturing software, the pump sequence table, the amount of pre-fluid, sand ratio, perforation and other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gas wells are determ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fracturing operation reports are designed.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E37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寶玉;低滲氣田復合壓裂工藝技術[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4年04期
2 沈建國,陸燈云;提高支撐縫寬的超常規(guī)壓裂工藝技術[J];鉆采工藝;2004年05期
3 王素兵;;清水壓裂工藝技術綜述[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2005年04期
4 趙連杰;周月波;孫雪霞;石恒毅;;衛(wèi)北三疊系砂巖裂縫油藏壓裂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8期
5 錢繼賀;龔德銀;石磊;呂芬敏;楊汝成;李軍;;吐哈油田水平井壓裂工藝技術現(xiàn)狀與評價[J];新疆石油天然氣;2009年02期
6 汪天游;阿雪慶;邢振華;康瑞鑫;;南翼山淺層油田分層壓裂工藝技術應用[J];青海石油;2009年04期
7 賀方波;;安徽油區(qū)壓裂工藝技術適應性探討[J];內江科技;2011年02期
8 劉武宏;;機械分層壓裂工藝技術在高890-23塊的推廣與應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年02期
9 郭旭;楊德書;喬紅軍;;志丹油區(qū)深層長10油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21期
10 吳強;李恩耀;;烏爾禾油田烏5井區(qū)壓裂工藝技術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劉佳;歐志剛;;吉林油田高家地區(qū)壓裂工藝技術探討[A];低碳經(jīng)濟與科學發(fā)展——吉林省第六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紅磊;王以順;李穎;賴建林;朱賢清;;和順區(qū)塊煤層氣壓裂工藝技術試驗研究[A];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勘探開發(fā)裝備及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鄭樹彪;;松軟油藏垂直裂縫形態(tài)多裂縫重復壓裂工藝技術[A];“振興吉林老工業(yè)基地——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吉林省第三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4 邢振輝;程林松;李志剛;;鄂北上古生界氣藏壓裂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馮三利;張遂安;胡愛梅;馬方明;張秉銘;叢連鑄;吳建光;范華;孫晗森;郭本廣;黃圣祥;樊生利;李安啟;;煤層氣壓裂工藝技術研究[A];2003年度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匯編[C];2004年
6 陳勇;;總3井區(qū)裂縫性高溫深層薄儲層壓裂工藝技術分析[A];江漢油田難采儲量開發(fā)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7年
7 葉勤友;許建國;孫志超;王大勇;;水平井不動管柱滑套多段壓裂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A];低碳經(jīng)濟與科學發(fā)展——吉林省第六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邱成岱;陳繼楠;蔣子龍;仲叢峰;邱吉萍;;低滲透裂縫性油藏降濾壓裂工藝技術[A];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促進吉林經(jīng)濟發(fā)展——啟明杯·吉林省第四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通訊員 李鵬輝 梁慶余;堵水脫砂暫堵壓裂工藝技術在靖安油田喜獲成功[N];中國石油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劉海鷗 本報通訊員 李麗娟;開辟新途徑[N];中國石油報;2002年
3 實習記者 朱麗杰 實習生 徐智慧;坐壓5層不費勁改造半徑增3倍[N];大慶日報;2012年
4 李銘;開發(fā)老油田的縫內轉向壓裂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6年
5 記者 李占彬 特約記者 唐駿華;讓油井“活血化淤”多產油[N];中國石油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勇;柴達木盆地烏南油田“三低”儲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馬延東;延長氣田盒8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3 馬收;松南青山口組雙重介質儲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4 劉永喜;大慶油田薄差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D];大慶石油大學;2006年
5 魏繁榮;七里村油礦延長組長6油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2年
6 安杰;深層低滲透油氣藏4in套管壓裂工藝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7 史文奇;錫林好來油藏壓裂工藝技術[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8 左遠濤;大慶探區(qū)火山巖儲層壓裂工藝技術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7年
9 郭振武;鄂爾多斯盆地志丹探區(qū)特低滲儲層壓裂工藝技術優(yōu)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3年
10 尹鳳龍;榆樹林油田增效壓裂工藝技術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3年
,本文編號:18612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6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