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南華北盆地太康隆起西部新區(qū)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條件與鉆探發(fā)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18-04-25 06:07

  本文選題:南華北盆地 + 太康隆起 ; 參考:《天然氣地球科學》2017年11期


【摘要】:南華北盆地是我國東部重要的油氣遠景區(qū)之一,歷經(jīng)多年勘探,但始終沒有工業(yè)性突破。以地震和鉆井等資料綜合分析為基礎(chǔ),以上古生界油氣為主要目的層,綜合考慮太康隆起油氣地質(zhì)條件,重點考慮保存條件,同時參考烴源巖及儲層條件,可將太康隆起西部地區(qū)重新劃分為5個次級單元,即:北部斜坡帶、中部鼻狀構(gòu)造帶、尉氏—薛店南次凹帶、通許凸起和新鄭凸起。太康隆起西部上古生界殘存分布面積廣、厚度大,埋藏深度適中,三疊系殘存較為完整,構(gòu)造整體比較穩(wěn)定,圈閉發(fā)育,具備早期生烴的保存和成藏條件。從中優(yōu)選出莊頭斷鼻部署實施鉆探,在上古生界發(fā)現(xiàn)氣測異常69段,累計厚度為81.3m,氣測異常全烴最大值為24.1%;測井綜合解釋致密氣7層,累計厚度為41.6m,其中厚度超過7m的單層為4層;頁巖氣層9層,累計厚度為72.3m,其中最大單層厚度為28.4m,進一步展示了太康隆起西部新區(qū)天然氣的勘探前景,對推進南華北地區(qū)海陸交互相天然氣資源調(diào)查和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The South North China Basi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il and gas scenic spots in the east of China.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the above Paleozoic oil and ga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target zones, the oil and gas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aikang uplift ar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re emphatically considered, and the source rocks and reservoir conditions are also referred to. The western area of Taikang uplif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ub-units, namely, the northern slope belt, the middle nasal structural belt, the Weish-Xuadian subconcave zone, the Tongxu uplift and the Xinzheng uplift. The Upper Paleozoic remains in the western Taikang uplift have a wide distribution area, a large thickness, a moderate burial depth, a relatively complete Triassic system, a relatively stable structure and a developed trap, and hav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earl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Zhuangtou fault nose was selected from Zhongyou to carry out drilling, 69 gas anomalies were found in Upper Paleozoic, the accumulative thickness was 81.3 m, the maximum value of total hydrocarbon in gas logging anomaly was 24.1.The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7 tight gas layers by logging, The accumulative thickness is 41.6 m, of which 4 layers are single layer with thickness more than 7 m, 9 layers of shale gas layer with accumulative thickness of 72.3 m, of which the maximum single layer thickness is 28.4 m, which further shows the prospect of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the western new area of Taikang uplif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natural gas resources between the sea and the land in the South North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油氣資源調(diào)查中心;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分公司;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
【基金】:“大型油氣田和煤層氣開發(f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wù)“南華北地區(qū)海陸交互相頁巖氣勘查評價應(yīng)用試驗”(編號:2016ZX05034004-006) 地質(zhì)調(diào)查項目“南華北盆地油氣資源戰(zhàn)略調(diào)查”(編號:12113021080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合肥盆地侏羅—白堊紀沉積層序及其對周緣隆起的差異響應(yīng)”(編號:D0206-41372123)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P618.1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林,夏新宇,戴金星,洪峰;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J];石油實驗地質(zhì);2000年02期

2 吳春萍;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巖儲層測井地質(zhì)評價[J];特種油氣藏;2004年01期

3 李錦華;;鄂爾多斯盆地東部上古生界儲層特征[J];石油化工應(yīng)用;2008年06期

4 王辛;周文;謝潤成;李正健;;大牛地上古生界天然氣地化特征與氣源追蹤[J];天然氣技術(shù)與經(jīng)濟;2011年02期

5 郭福祥;;滇西上古生界分區(qū)和板塊構(gòu)造[J];云南地質(zhì);1985年03期

6 趙林,夏新宇,戴金星;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的運移與聚集[J];地質(zhì)地球化學;2000年03期

7 付金華;段曉文;姜英昆;;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地質(zhì)特征及勘探方法[J];中國石油勘探;2001年04期

8 袁志祥;陳洪德;陳英毅;;鄂爾多斯盆地塔巴廟地區(qū)上古生界天然氣富集高產(chǎn)特征[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9 李仲東;過敏;李良;惠寬洋;永平;;鄂爾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廟地區(qū)上古生界低壓力異常及其與產(chǎn)氣性的關(guān)系[J];礦物巖石;2006年04期

10 鄭松;陶偉;袁玉松;鄒艷榮;王云鵬;趙長毅;胡圣標;;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氣源灶評價[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劍;羅霞;單秀琴;馬成華;張水昌;戴金星;;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A];《國際有機裹體研究及其應(yīng)用》短訓班第十四屆全國包裹體及地質(zhì)流體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馮少南;許壽永;林甲興;楊德驪;;上古生界的研究[A];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文集(1981)[C];1983年

3 羅霞;李劍;單秀琴;馬成華;劉銳蛾;張永昌;戴金星;;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A];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4 楊華;張文正;李劍鋒;昝川莉;;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的地球化學研究[A];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胡宗全;朱建輝;;渤海灣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資源潛力[A];第二屆中國石油地質(zhì)年會——中國油氣勘探潛力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6 鄭茂華;沈金松;;鄂北上古生界測井資料氣層識別與評價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楊磊;劉池陽;;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上古生界測井層序地層研究[A];第九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冉利民;;塔巴廟地區(qū)上古生界測井資料氣層識別與產(chǎn)能預(yù)測[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鄭和榮;胡宗全;;渤海灣盆地與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成藏條件對比分析[A];第三屆全國沉積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0 苗建宇;李文厚;;鄂爾多斯盆地子洲-清澗地區(qū)上古生界儲層研究[A];第九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代儉科;埕島上古生界兩層段試獲油氣流[N];中國石化報;2013年

2 張抗;“大北方”上古生界:油氣勘探新層系[N];中國石化報;2011年

3 楊建超 王斌;草湖—孔雀河成藏條件再認識[N];中國石化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平;鄂爾多斯盆地橫山—靖邊地區(qū)上古生界儲層特征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2 王偉力;鄂爾多斯盆地中東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巖氣藏成藏模式及分布規(guī)律[D];長安大學;2015年

3 李浩;鄂爾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烴源巖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4 張蔚紅;鄂爾多斯盆地延長氣田上古生界儲層特征研究[D];西北大學;2016年

5 李仲東;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壓力異常及其與天然氣成藏關(guān)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6年

6 過敏;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7 郭德運;鄂爾多斯盆地東部上古生界沉積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8 袁志祥;論塔巴廟上古生界隱蔽氣藏[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9 劉志武;華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儲層地質(zhì)與油氣成藏條件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10 姜燁;鄂爾多斯中東部上古生界層序地層與深盆氣儲層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立;延安氣田延氣2-延128井區(qū)上古生界致密砂巖氣測井解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胡維強;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3 楊明明;延長東區(qū)上古生界盒8儲層特征及綜合評價[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4 王倩;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動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5 馬玉龍;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構(gòu)造演化、巖性與裂縫形成關(guān)系淺析[D];西北大學;2015年

6 王方超;大港油田中南部上古生界沉積相分析及儲層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7 王新;延長東區(qū)上古生界本溪組天然氣分布規(guī)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8 舒廣強;冀中坳陷大城凸起上古生界煤成氣成藏史數(shù)值模擬[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9 張e鹐,

本文編號:18000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000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09d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