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桿抽油機設計與分析
本文選題:螺桿抽油機 + 換向機構; 參考:《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針對目前常規(guī)游梁式抽油機傳動效率低,慣性載荷大,以及各類新型抽油機,如直線電機抽油機、鏈條式抽油機、齒輪齒條式抽油機等使用存在的不足,通過與各類新型無游梁抽油機的結(jié)構方案進行對比,對新型螺桿抽油機進行結(jié)構方案設計,確定了一種新型螺桿抽油機方案:將螺桿的轉(zhuǎn)動經(jīng)導向總成,變?yōu)槠胶庵匮芈輻U軸線的往復直線運動,從而解決游梁式抽油機存在的平衡能力差、效率低、慣性載荷大以及無游梁抽油機換向機構復雜、故障率高、維修困難等問題,實現(xiàn)長沖程、低沖次、大載荷要求。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首先,綜合分析了國內(nèi)外各類抽油機的發(fā)展研究狀況,現(xiàn)有抽油機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國內(nèi)外抽油機今后的發(fā)展趨勢。對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思路等進行簡單說明。其次,對螺桿抽油機的總體方案進行設計。根據(jù)螺桿抽油機的工作原理分析得到其懸點的運動規(guī)律數(shù)學公式,并完成懸點載荷、平衡重的計算,對電機、減速器、聯(lián)軸器進行了選型。再次,完成對抽油機主要零部件的結(jié)構設計,包括螺桿抽油機螺桿、滾柱、機架、皮帶、天車輪等,利用Solidworks完成對各主要零部件的三維模型建立;并對主要的軸及軸承進行了校核計算。然后,利用ADAMS/Cable模塊建立鋼繩系統(tǒng)代替抽油機的皮帶,對抽油機進行動力學和運動學仿真分析,分析了抽油機在不同沖程、不同沖次、不同加減速運動時間條件下懸點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最后,對抽油機的主要結(jié)構進行有限元分析,包括:利用ANSYS對兩種抽油機方案的機架進行靜力學分析、模態(tài)分析及機架的屈曲分析,并根據(jù)分析結(jié)果對機架進行了改進;對抽油機的導向總成、螺桿、滾柱等主要部件進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其應力、變形云圖。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ow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large inertia load of conventional beam pumping units, as well as the shortcomings of various new types of pumping units, such as linear motor pumping units, chain pumping units, gear rack pumping units, etc. By comparing with the structural schemes of various new type pumping units without beam, the structure scheme of the new type screw pumping unit is designed, and a new type of screw pumping unit scheme is determined: the rotating screw is directed to the assembly, Turning into a reciprocating straight line motion of balance weight along the screw axis,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poor balance ability, low efficiency, large inertia load, complicated reversing mechanism, high failure rate and difficult maintenance of beam pumping unit, etc. Achieve long stroke, low impact, large load requiremen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all kinds of pumping uni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existing pumping unit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pumping uni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research content, train of thought and so on are simply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Secondly, the overall scheme of screw pumping unit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crew pumping unit,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 of the motion law of the suspension point is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uspension load and the balance weight is completed. The motor, the reducer and the coupling are selected. Thirdly, complete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pumping unit, including screw pumping unit screw, roller, frame, belt, day wheel and so on, using Solidworks to complet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main components; The main shafts and bearings are checked and calculated. Then, using the ADAMS/Cable module to build the steel rope system instead of the belt of the pumping unit, the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pumping unit is carried out,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uspension point of the pumping unit under different stroke, different impulse times, different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time is analyzed. The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change with time. Finally, the main structure of pumping unit i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cluding: static analysis, modal analysis and buckling analysis of the frame of two pumping unit schemes by using ANSYS, and the frame is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pumping unit, such as the guide assembly, screw, roller and so on, and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cloud diagrams are obtained.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E933.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盛國富;掌上遙測抽油機井示功儀研究及應用前景[J];國外油田工程;2004年10期
2 田春艷;為抽油機春檢“上保險”[J];中國石油石化;2005年10期
3 劉強;;抽油機設備規(guī)范化管理[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5年11期
4 王勇,張剛,王同占,蔡學兵;抽油機的優(yōu)化與節(jié)能[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1期
5 孟祥偉;李蓮;王宏;尹林輝;于華忠;唐守忠;;抽油機簡易卸載工具的研制與應用[J];石油機械;2006年04期
6 高艷秋;于永波;高桂紅;;抽油機井用電機選配方法[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6年11期
7 盧東風;徐曉娟;張曉峰;徐宏;;抽油機井智能化組網(wǎng)管理[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6年12期
8 張杰環(huán);;提高抽油機井有效時率的方法[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8年02期
9 郭小哲;劉躍忠;孫寶龍;王霞;;抽油機井系統(tǒng)效率方案優(yōu)選及因素分析[J];鉆采工藝;2008年03期
10 尚志會;;塔架式數(shù)控抽油機的應用價值[J];中國石油企業(yè);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吉效科;高長樂;林泉;孫存文;程愛國;;無基礎抽油機側(cè)面抗風能力的分析與計算[A];2009年石油裝備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年
2 李艷秋;白士平;;抽油機井智能調(diào)平衡技術的推廣應用[A];創(chuàng)新驅(qū)動,,加快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吉林省第七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3 楊杰;劉曉壘;侯錦麗;胥毅;張自強;;基于功圖飽滿度的抽油機無線閉環(huán)調(diào)控技術[A];2013數(shù)字與智能油氣田(國際)會議暨展會論文集[C];2013年
4 董振剛;李洋;崔海清;;抽油機井抽汲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方法[A];第二十三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十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C];2011年
5 陽忠華;李躍;;淺談數(shù)字化抽油機事故風險與防范[A];創(chuàng)新·質(zhì)量·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4年
6 王濤;湯永;崔海清;;油層壓裂后抽油機系統(tǒng)抽汲參數(shù)優(yōu)化方法[A];第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第二十四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并周培源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文集(下冊)[C];2012年
7 唐旭;肖然;吳斌賢;;簡析智能滾筒皮帶式抽油機在孤東油田的應用[A];第四屆勝利油田北部油區(qū)疏松砂巖油藏開發(fā)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友鐵;;細化管理措施 提高機采井系統(tǒng)效率[A];山東石油學會油氣儲運系統(tǒng)節(jié)能降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9 謝朝陽;周好斌;;基于動液面控制的抽油機變頻控制系統(tǒng)[A];2009年石油裝備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年
10 南北杰;王科;丁金崗;馮永宏;任佩華;;通過抽油機尾平衡改造提高系統(tǒng)效率[A];低碳經(jīng)濟促進石化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六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寧海利;抽油機節(jié)能裝置有較大普及空間[N];中國石油報;2008年
2 記者 王志田;大慶油田自主研發(fā)國內(nèi)首臺全平衡抽油機[N];中國石油報;2009年
3 王智瑋 記者 幸福;油田自主研發(fā)國內(nèi)首臺全平衡抽油機[N];大慶日報;2010年
4 記者 王志田 通訊員 崔英春;大慶采三抽油機降型試驗取得重大突破[N];中國石油報;2005年
5 耿愛紅;新型抽油機井口居中移機裝置甩掉“黑大褂”[N];中國石化報;2011年
6 ;抽油機井成組變頻測控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5年
7 記者 陶文忠 通訊員 孫士龍;唱響“三部曲”打好服務牌[N];中國石油報;2006年
8 張士維;從“耗能大戶”到“節(jié)能大廠”[N];中國石油報;2007年
9 特約記者 張士維;營造氛圍挖掘更大效益[N];大慶日報;2007年
10 顧永強;勝利油田:“創(chuàng)新工作室”讓員工創(chuàng)新成效倍增[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博;動態(tài)負荷模擬加載微機自動測試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2 王金玉;抽油機齒輪箱故障診斷系統(tǒng)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3 葉鵬;抽油機井系統(tǒng)效率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與試驗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4 趙啟成;抽油機井油管失效機理及事故預防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5 李曉東;偏心柔性抽油系統(tǒng)結(jié)構優(yōu)化設計[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曉立;基于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的單井示功圖信號采集與分析[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耿鵬;抽油機節(jié)能改造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3 王露瑤;數(shù)字化抽油機仿真平臺信號源的設計與應用[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4 李付超;數(shù)字化抽油機控制技術與系統(tǒng)應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5 楊尚霖;基于MSP430的抽油機載荷及位移無線采集系統(tǒng)設計[D];山東大學;2015年
6 趙怡龍;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抽油機故障診斷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張建新;基于虛擬樣機提撈式抽油機提升系統(tǒng)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8 陳丹;抽油機無線監(jiān)控終端的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王小丹;基于示功圖抽油機配重自適應平衡調(diào)整的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10 梁波;基于PNN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抽油機井工況診斷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89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8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