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儲氣庫井管柱沿程流體狀態(tài)數(shù)值模擬
本文選題:地下儲氣庫 + 定向井; 參考:《石油鉆采工藝》2017年04期
【摘要】:確定注采過程中天然氣在油管柱內(nèi)的運動狀態(tài)是分析儲氣庫井管柱受力、確定沖蝕位置的關鍵。根據(jù)井身結構和運行參數(shù)建立天然氣流經(jīng)儲氣庫定向井油管柱過程的物理模型,通過數(shù)值試驗研究造斜段管柱內(nèi)沿程速度、渦量和近壁壓力分布;分析注采壓差、井斜角及油管內(nèi)徑對管柱近壁壓力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表明:油管柱內(nèi)流體狀態(tài)受注采壓差和井身結構影響,天然氣流速和近壁壓力在流入流出造斜段時發(fā)生波動;管柱沿程速度和動壓隨井深增大而減小,沖蝕點位置出現(xiàn)在造斜段流入端和流出端管柱中心線與最大狗腿角位置徑向線的連線上;隨著注采壓差增大,流入端和流出端彎曲外側和內(nèi)側平均壓程比均明顯增大;隨著井斜角增大,流入端彎曲外側和內(nèi)側的平均壓程比增大,流出端彎曲外側和內(nèi)側的平均壓程比減小;隨著油管內(nèi)徑增大,流入端彎曲外側和內(nèi)側的平均壓程比減小,流出端彎曲外側和內(nèi)側的平均壓程比增大。
[Abstract]:Determining the movement state of natural gas in tubing string during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key 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gas storage well string and determine the erosion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well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parameters, the physical model of natural gas flowing through the tubing string of the directional well in the gas storage reservoir is established. The velocity, vorticity and near-wall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pipe string in the inclined section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experiments, and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well angle and tubing inner diameter on the near wall pressure of pipe st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 state in the tubing string is affected by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and the wellbore structure, the flow rate of natural gas and the pressure near the wall fluctuate when flowing into and out of the diagonal section, and the velocity and dynamic pressure along the pipe string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well depth. The location of the erosion point appears on the line between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pipe string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maximum dog leg angle at the inlet and outflow end of the oblique section and the radial line of the position of the maximum dog leg angl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the average ratio of the lateral and medial mean pressure at the inlet and outflow ends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ed angle, the average pressure range ratio of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of the inlet end increases, while the average pressure range ratio of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side of the outflow end decreases, and the average pressure range ratio of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of the inlet e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tubing. The average pressure range ratio of the lateral and medial bends of the outflow increased.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基于應變控制的熱采井套管試驗及安全可靠性研究”(編號:5127423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基于多目標約束優(yōu)化方法的頁巖氣儲層微裂縫分析及壓裂縫網(wǎng)擴展機理研究”(編號:51374228)
【分類號】:TE8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光華;李新霞;李愛軍;;常規(guī)分注管柱的改進與應用[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4期
2 鄭永剛;;管柱在井內(nèi)彎曲失穩(wěn)的研究[J];鉆采工藝;1992年01期
3 高德利,劉鳳梧,徐秉業(yè);油氣井管柱的屈曲行為研究[J];自然科學進展;2001年09期
4 魏大農(nóng),周志宏;垂直井眼中管柱屈曲精確解的應用[J];油氣井測試;2005年01期
5 車海燕;;高效防氣防砂一體化管柱的研制與應用[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5期
6 杜現(xiàn)飛;王海文;王帥;劉俊霞;;深井作業(yè)管柱下入能力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7 ;勝利油田用多功能管柱使長關井恢復生產(chǎn)[J];石油鉆探技術;2008年02期
8 趙智超;楊林;莊進咸;;過泵傳壓卡水閉式采油一體化管柱的研究與應用[J];內(nèi)江科技;2008年10期
9 ;一趟管柱分壓3層管柱[J];新疆石油科技;2008年03期
10 李建雄;戶貴華;劉艷秋;王超;吳桂英;趙杰;;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對策探討[J];石油機械;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玉發(fā);劉清友;;深井注入管柱力學行為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貴東;于鑫;范錫彥;周元岐;婁京偉;水素連;齊德山;吳建朝;;機械法找竄管柱研究[A];中國石油石化工程技術和物裝手冊(第一分冊)[C];2003年
3 肖國華;;不動管柱分層酸化壓裂工藝管柱研究[A];湖北省石油學會第十一次優(yōu)秀學術論文評選會論文集[C];2004年
4 李子豐;李敬元;;油氣井桿管柱力學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A];中國石油石化工程技術和物裝手冊(第一分冊)[C];2003年
5 梁博羽;曾萍;陳小剛;談泊;于淑珍;李彥彬;盧文偉;曹毅;;綜合一體化速度管柱選井技術在蘇里格氣田的應用[A];低碳經(jīng)濟促進石化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第九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3年
6 曹和平;張書平;白曉弘;陳德見;;速度管柱系統(tǒng)研制與應用[A];2011年石油裝備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11年
7 趙國仙;;高溫高壓含CO_2氣井管柱腐蝕沖蝕機理及防護[A];2011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生產(chǎn)與措施管柱優(yōu)化研究[A];2008年度中國地質(zhì)科技新進展和地質(zhì)找礦新成果資料匯編[C];2008年
9 李子豐;李敬元;;油氣井桿管柱動力學基本方程及應用[A];中國石油石化工程技術和物裝手冊(第一分冊)[C];2003年
10 張盛友;;淺談負壓油井丟手管柱坐封球座改進[A];江漢油田難采儲量開發(fā)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蔣海軍 龍秋蓮;“生產(chǎn)與措施管柱優(yōu)化”現(xiàn)場應用效果好[N];中國石化報;2008年
2 記者 陳青 通訊員 楊宏智 張曉峰;寶雞鋼管連續(xù)速度管柱質(zhì)量頂呱呱[N];中國石油報;2013年
3 紀青海 孫繼志;勝利油田研制成功新井投產(chǎn)防污裝置[N];中國石化報;2006年
4 通訊員 琚星 張玉震;大慶采油四廠解決注水井管柱組配難題[N];中國石油報;2010年
5 通訊員 鄒莉娜 劉湘;可使油井投產(chǎn)周期縮短一半[N];大慶日報;2011年
6 記者陳青 特約記者馬靜;國產(chǎn)CT70鋼級速度管柱下井成功[N];中國石油報;2010年
7 特約記者 林勇;勝利油田“分層擠壓充填防砂管柱”填補國內(nèi)空白[N];東營日報;2011年
8 鄭水平 羅恩勇;機械找堵水一次管柱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6年
9 通訊員 陳德華;大港成功研制提拉脫卡器[N];中國石油報;2001年
10 李明君 吳航;一次管柱多層壓裂技術效益顯著[N];中國石油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甘立飛;直井和曲井內(nèi)管柱非線性穩(wěn)定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2 智勤功;蒸汽吞吐井長效防砂管柱設計及相關工藝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3 戴江;壓裂排液求產(chǎn)一體化關鍵技術及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08年
4 朱秀星;復雜環(huán)境井筒動力學關鍵問題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巧雷;管柱輸送裝置的設計與理論研究[D];長江大學;2016年
2 張晶明;分層采油工藝管柱受力模擬分析及結構優(yōu)化[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3 林偉;大斜度井大修作業(yè)管柱動態(tài)力學行為仿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4 桑果;川西地區(qū)油管管柱力學行為及優(yōu)化設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5 田龍;注水井井下管柱力學分析[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6 寧坤;川西須五致密砂巖氣藏完井投產(chǎn)管柱及工藝優(yōu)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7 劉凱強;中間封隔器對水平井多封隔器管柱力學性能影響分析[D];西安石油大學;2016年
8 朱林;水力噴砂分段壓裂CT管柱起下力學行為及配套工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6年
9 許金闖;多元熱流體熱采井下管柱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5年
10 馮曉東;油井管柱可視化[D];燕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744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7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