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油田注入水與地層水結垢程度評價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8-04-17 14:19

  本文選題:注入水 + 地層水; 參考:《油田化學》2017年02期


【摘要】:針對傳統(tǒng)的垢物質量分析法(稱重配伍性實驗)只能表征注入水與地層水混合后懸浮物含量的變化,缺乏結垢程度定量評價的方法及標準,為改進傳統(tǒng)的垢物質量分析方法,從定性、定量兩方面研究了注入水與地層水結垢的類型及結垢強度,提出懸浮垢、沉降垢和總垢等概念,建立了油田注入水與地層水結垢綜合評價參數(shù)和標準;以渤中28-2S油田館陶組注入水與明化鎮(zhèn)組地層水為例,利用X-射線衍射、掃描電鏡和光學顯微鏡等研究垢的類型和含量。研究結果表明,渤中28-2S油田注入水與地層水嚴重不配伍,配伍程度評價綜合指數(shù)為3.33;注入水與地層水混合后結垢程度綜合指數(shù)為3.87,結垢程度為中等偏強,易形成CaCO_3垢;總垢實測垢量為27.5數(shù)94.0 mg/L,注入水與地層水混合體積比1∶1時的結垢量最大,沉降垢是總垢的主要來源。結垢程度評價方法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可用于評價油田各類流體間結垢程度。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traditional scale quality analysis method (weighing compatibility experiment) can only characterize the change of suspended matter content after the mixing of injected water and formation water, there is a lack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standard for scaling degre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scale quality analysis.The types and intensity of scaling in injected water and formation water are studi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concepts of suspended scale, settling scale and total scale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arameters and standards for scaling of injected water and formation water in oil field are established.Taking the injected water of Guantao formation and formation water of Minghuazhen formation as examples, the types and contents of scal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optical microscop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jected water and formation water in Bozhong 28-2S oilfield are seriously incompatible,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compatibility degree evaluation is 3.33,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scaling degree after the mixing of injected water and formation water is 3.87, the scaling degree is moderate strong, and CaCO_3 scale is easy to be formed.The measured total scale is 27.5 times 94.0 mg / L, the maximum scale is at 1:1 when the volume ratio of injected water and formation water is 1:1, and the settling scale is the main source of total scale.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caling degree is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scaling degree of various fluids in oil fields.
【作者單位】: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川東北采氣廠;
【基金】:“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示范工程58“渤海油田高效開發(fā)示范工程”(項目編號2016ZX05058)
【分類號】:TE357.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超;馮于恬;龔小平;;渤中34-1油田欠注原因分析[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5年03期

2 劉絲雨;屈撐囤;楊鵬輝;王駿迪;;陜北低滲透油田采出水與清水回注可行性研究[J];化學工程;2015年06期

3 劉美遙;李海濤;謝崇文;張雨婷;高建崇;劉義剛;;JX1-1油田沙河街儲層注入水與儲層配伍性研究[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15年02期

4 馮于恬;唐洪明;劉樞;王艷玲;陳超;;渤中28-2南油田注水過程中儲層損害機理分析[J];油田化學;2014年03期

5 薛瑾利;屈撐囤;焦琨;劉帆;;河水與長6地層水混合特征研究[J];油田化學;2014年02期

6 殷艷玲;;結垢對儲層滲流能力的影響[J];油田化學;2013年04期

7 丁博釗;唐洪明;高建崇;朱凱;崔剛;;綏中36-1油田水源井結垢產(chǎn)物與機理分析[J];油田化學;2013年01期

8 趙立翠;高旺來;趙莉;王珊珊;周焱斌;馬世英;;低滲透油田注入水配伍性實驗方法研究[J];石油化工應用;2013年01期

9 孫艷秋;張婷婷;;腰英臺油田注入水標準研究[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2年04期

10 崔付義;方穎;楊明;黃溢誼;靳彥欣;任占春;;勝利油田純九區(qū)注水開發(fā)過程中無機結垢趨勢預測[J];地學前緣;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華興;沈建軍;劉義剛;龔小平;王猛;唐洪明;龐銘;馮于恬;;油田注入水與地層水結垢程度評價方法[J];油田化學;2017年02期

2 王婷婷;;海上油田碳酸鈣垢形成的影響因素及結垢預測[J];化學工程師;2017年04期

3 許定達;盧志明;郭玲玲;郝俊;代宸宇;羅作飛;;哈得油田儲層特征及損害因素研究[J];鉆采工藝;2017年02期

4 戴群;王鵬;殷文亭;韓蕊;譚云賢;;高青油田樊107塊欠注原因分析及治理對策[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16年06期

5 張德明;賈義洲;;大港油田儲層特征及敏感性評價[J];中州煤炭;2016年10期

6 孟向麗;孫林;楊淼;夏光;劉常清;張寧;;一種復合酸在BZ34-1油田X井的應用[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6年05期

7 王梓民;劉亮;呂雷;張淑俠;張世君;;樊學地區(qū)注入水與產(chǎn)層水的配伍性及注水處理工藝[J];油田化學;2016年02期

8 Zhen Zhang;Jiachun Li;;Process, mechanism and impacts of scale formation in alkaline flooding by a variabl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model[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6年03期

9 甘秀玉;黃曉霞;馬玄;代凱;岳前升;;WS17-2油田注入水配伍性研究與防垢劑篩選[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年10期

10 王琪;劉江紅;韓露;馬佳琦;;油田主要結垢機理及結垢預測模型研究進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敏;邢希金;王珊;郭新輝;;一種新的阻垢劑篩選方法[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13年05期

2 陳華興;白健華;劉義剛;劉全剛;;岐口17-2油田清水污水混注配伍性實驗研究[J];石油鉆采工藝;2012年S1期

3 呂秀芝;;曲9-21塊沙三段儲層注入水與儲層配伍性研究[J];油田化學;2012年02期

4 廖紀佳;唐洪明;朱筱敏;任明月;孫振;林丹;;特低滲透砂巖儲層水敏實驗及損害機理研究——以鄂爾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長組第8油層為例[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2年02期

5 吳新民;付偉;白海濤;周苓;馬云;;姬塬油田注入水與地層水配伍性研究[J];油田化學;2012年01期

6 高清河;唐琳;陳新萍;;油氣田結垢預測方法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7 涂乙;汪偉英;文博;;定量測定綏中36—1油田地層結垢實驗[J];斷塊油氣田;2011年05期

8 楊正茂;孫秀武;;腰英臺油田注水見效規(guī)律分析[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1年04期

9 張曉龍;張煜;屈撐囤;龍永福;鄧若綺;;長慶油田池46聯(lián)合站采油污水回注處理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1年03期

10 屈撐囤;王曉飛;謝娟;李便琴;;港東采油污水回注可行性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付啟;金強;姜桂鳳;張永梅;侯澤生;;地層水在天然氣保存中的積極作用[J];新疆石油地質;2006年05期

2 冷濟高;龐雄奇;張鳳奇;崔麗靜;劉海波;;遼河西部凹陷地層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5期

3 張琴;汪宗余;王廣源;龍鵬宇;唐穎;聶海寬;;永安地區(qū)地層水成因分析及與油氣的關系[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9年02期

4 劉健;潘建軍;;地層水綜合管理方法的實現(xiàn):從油藏管理到環(huán)境保護[J];國外油田工程;2010年09期

5 關云梅;王蘭生;張鑒;張琦;施雨華;;地層水與殘酸、鉆井液混合液特征分析[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2011年02期

6 封猛;肖輝;胡廣文;王倩;張俊明;王福升;;基于D函數(shù)鑒別地層水的方法與應用[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2年04期

7 吳巧英;謝潤成;陳珊珊;譚平川;;中揚子地區(qū)地層水特征及與油氣保存的關系[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2年05期

8 胥尚湘;;國外油田污水的處理[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1984年05期

9 曾興;利用地層測試判斷地層液性[J];石油鉆采工藝;1989年02期

10 劉霞;樊立民;陳立仁;;用離子色譜法分析油田地層水中的無機離子[J];油田化學;198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崔永強;;幔源油氣與堿性地層水[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30: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環(huán)及其地質環(huán)境效應[C];2009年

2 曲希玉;劉立;;烏爾遜凹陷含片鈉鋁石地層水特征及成因[A];第三屆全國沉積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3 李曉燕;向立宏;解玉寶;銀燕;;東營凹陷地層水成因演化與油氣成藏[A];“資源保障 環(huán)境安全——地質工作使命”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文集[C];2011年

4 崔永強;;松遼盆地堿性地層水、堿源及其堿交代作用[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曲希玉;劉立;;烏爾遜凹陷含片鈉鋁石層位與其他層位地層水對比研究[A];第三屆全國沉積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6 湯勇;杜志敏;孫雷;;考慮地層水存在的注CO_2混相驅機理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成艷;;平湖油氣田地層水特征分析及其與油氣保存關系[A];上海市石油學會中青年科技論文集(2007)[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鄭曉東;利用廢棄油井開發(fā)地層水十分可行[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2 余琪祥 江其勤;僅靠地層水難識油氣真面目[N];中國石化報;2013年

3 豆孝珍 寧以 秦祖奎 曹陽;降本小動作 增效大文章[N];中國石化報;2014年

4 資深財經(jīng)觀察人士 晉風;重視地陷:不要讓地層再窒息[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5 張可春 王金發(fā) 周立波 董艷;開拓的步伐[N];中國石化報;2001年

6 楓火;有效提高作業(yè)質量的XZD-66型堵水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5年

7 田錕邋鄧賢偉;讓塔里木河水更清天更藍[N];中國石化報;2008年

8 朱潤忠 王自力;研討川西深層開發(fā)環(huán)保配套技術[N];中國石化報;2009年

9 記者 滕艷;中國五個地區(qū)最有希望找碘礦[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銀德;靖邊氣田馬五_1氣藏南二區(qū)地層水特征及開發(fā)對策[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2 何曉;橫觀各向同性地層聲波測井波場模擬與地層滲透率反演[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熊生春;堿溶液在地層多孔介質中的輸運規(guī)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09年

4 于志超;飽和CO_2地層水驅過程中的水—巖相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劉向峰;采動損傷地層結構地震響應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年

6 李智強;低頻聚焦型電磁波測井響應及應用基礎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7 金文輝;低滲透砂巖氣藏氣水分布規(guī)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俊龍;川西氣田地層水配制壓裂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2 李延飛;川西坳陷中段地層水地球化學特征及油氣保存條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3 徐波;硫酸鋇鍶垢化學清垢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4 楊睿芝;枯竭氣藏CO_2注入和埋存中與地層水巖石相互作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5 陸明;廊固凹陷敏感油層修井作業(yè)保護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5年

6 王曉宇;埋藏條件下CO_2-地層水—砂巖相互作用實驗及其地質應用[D];南京大學;2017年

7 王麗麗;壓裂后慶深地層水地化參數(shù)提取方法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9年

8 楊曉輝;徐家圍子斷陷地層水地化特征與油氣藏的關系[D];大慶石油學院;2009年

9 段雁超;礫巖電各向異性地層中感應測井響應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3年

10 宮亞軍;川西坳陷中段須家河組地層水成因及水巖相互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639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639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d3b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