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惠州某區(qū)平纜與斜纜地震資料疊前反演綜合研究
本文選題:斜纜地震資料 + 反演可行性; 參考:《天然氣地球科學》2017年11期
【摘要】:針對珠江口盆地惠州某區(qū)斜纜采集及平纜采集地震資料進行攻關(guān),對2種地震資料采集方式下的頻譜、保真保幅性、巖石物理、疊前反演效果等進行了分析,對地震井資料、地震剖面進行了對比和研究。結(jié)果表明:斜纜地震資料具有進行疊前反演的可行性,并且斜纜地震反演具有更高的精度,在刻畫儲層厚度、物性定量預(yù)測等方面均具有更大優(yōu)勢。斜纜地震資料低頻信息豐富,有利于開展疊前反演工作,有助于獲得更豐富的地質(zhì)認識。
[Abstract]:Aiming at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of inclined cable and horizontal cable in Huizhou area of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the frequency spectrum, fidelity and amplitude preservation, rock physics, pre-stack inversion effect of two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seismic well data are analyzed.Seismic profiles are compared and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diagonal cable seismic data are feasible for prestack inversion and have higher accuracy. They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describing reservoir thickness and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The low frequency information of inclined cable seismic data is abunda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stack inversion work and to obtain more abundant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
【作者單位】: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油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shù)物探技術(shù)研究所;
【基金】: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科技項目“珠江口盆地東部地震新技術(shù)應(yīng)用效果評價”(編號:YXKY-2013-SZ-02)資助
【分類號】:P618.13;P631.4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培杰;印興耀;;非線性二次規(guī)劃貝葉斯疊前反演[J];地球物理學報;2008年06期
2 秦軍;鄭愛萍;羅忠輝;黃麟云;李勇能;;疊前反演技術(shù)在江漢油田馬王廟地區(qū)的應(yīng)用[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3 任青春;文一華;鄭雷清;張琪;蒲振山;;疊前反演的致密砂巖儲層預(yù)測和含油氣性檢測[J];吐哈油氣;2012年01期
4 管路平;;地震疊前反演與直接烴類指示的探討[J];石油物探;2008年03期
5 王偉;張欣;崔曉朵;張孝珍;;疊前反演追蹤砂體技術(shù)的應(yīng)用——以平湖油氣田花港組為例[J];巖性油氣藏;2010年S1期
6 王振濤;王玉梅;鈕學民;;貝葉斯判別方法在疊前反演數(shù)據(jù)解釋中的應(yīng)用[J];海洋地質(zhì)前沿;2012年03期
7 周水生;宜偉;郝召兵;黃為清;伍向陽;;基于疊前反演的流體敏感屬性實驗研究及應(yīng)用[J];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06期
8 田玉昆;周輝;陳漢明;鄒雅銘;關(guān)守軍;;Huber-Markov隨機場自適應(yīng)邊緣保護貝葉斯地震資料疊前反演(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3年04期
9 張衛(wèi)衛(wèi);;利用疊前反演技術(shù)規(guī)避地震振幅異常陷阱[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年01期
10 張衛(wèi)衛(wèi);顏承志;龐雄;何敏;連世勇;胡璉;鄭金云;;地震波形聯(lián)合疊前反演技術(shù)在白云深水區(qū)的應(yīng)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1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成成;印興耀;王保麗;;基于貝葉斯學習理論的疊前反演[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專題論文集[C];2013年
2 張繁昌;印興耀;王保麗;;疊前反演技術(shù)在氣藏檢測中的應(yīng)用[A];中深層天然氣勘探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3 毛寧波;謝濤;陳文雄;王浩;李寧;;地震疊前反演技術(shù)在鹽湖盆地的應(yīng)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周水生;宜偉;郝召兵;黃為清;伍向陽;;基于疊前反演的流體敏感屬性實驗研究及應(yīng)用[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shù)論文匯編——油氣資源研究室[C];2013年
5 田玉昆;周輝;張玲玲;張紅靜;;疊前反演參數(shù)概率分布函數(shù)的描述[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牛聰;劉志斌;張益明;何峰;張文;;基于疊前反演的飽和度預(yù)測研究與應(yīng)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王榮娟;;彈性參數(shù)的疊前反演技術(shù)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景葉;王守東;陳小宏;;時移地震數(shù)據(jù)疊前反演及其解釋[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羅省賢;李錄明;王明春;;三維多波速度建模及疊前反演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鄒玉萍;潘龍;周清華;姚華;;AVO疊前反演新技術(shù)[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彭冬梅;疊前反演技術(shù)[N];中國石油報;2004年
2 通訊員 張冀邋霍麗娜;研究院處理中心疊前反演技術(shù)在Fugro—Jason用戶技術(shù)交流會上拔頭籌[N];中國石油報;2008年
3 盧軼;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鉆獲可燃冰[N];廣東科技報;2013年
4 記者 操秀英;我首次在珠江口盆地鉆獲高純度新類型天然氣水合物[N];科技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田巍;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邊界斷裂生長聯(lián)接及其相關(guān)褶皺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5年
2 李云;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統(tǒng)珠江組深水沉積學[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3 BOUBACAR HAMIDOU LEYLA;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轉(zhuǎn)換伸展構(gòu)造與異常沉降幕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7年
4 SANI.A.M.BACHIR;中國南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番禺低凸起熱史模擬及油氣運移分析[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06年
5 張春明;珠江口盆地油氣運移主通道的地質(zhì)—地球化學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林;海上斜纜采集鬼波壓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2 吳華;地震儲層反演方法研究及應(yīng)用[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3 邢小林;地震資料疊前反演方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年
4 李鈺;大慶長恒北一段東中淺層疊前反演[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5 王丹陽;基于MCMC方法的疊前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2年
6 劉鴻洲;珠江口盆地惠東地區(qū)古近系沉積、沉降與堆積中心時空耦合及地質(zhì)意義[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6年
7 王笑雪;珠江口盆地白云南凹ZHSB6層序沉積體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8 胡潤;珠江口盆地東沙隆起珠江組灰?guī)r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9 印海燕;AVO疊前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10 雷文文;基于貝葉斯理論的AVO地震參數(shù)疊前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2年
,本文編號:1732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3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