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凹陷譚莊組儲層特征與致密油成藏條件
本文關(guān)鍵詞: 致密油 儲層特征 成藏條件 成藏原動力 微納米孔隙 譚莊組 伊川凹陷 出處:《特種油氣藏》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利用鉆孔編錄、熒光檢測、氯仿瀝青"A"測定、X衍射、孔滲測試、掃描電鏡、壓汞實驗等手段,通過分析儲層厚度及含油性、礦物成分組成、孔滲特征與孔隙結(jié)構(gòu)特征研究譚莊組儲層特征,并從成藏原動力、儲集空間和保存條件3個方面著手探討伊川凹陷譚莊組致密油成藏條件。研究結(jié)果表明:譚莊組含油段厚度大、含油性強,礦物成分以黏土礦物和脆性礦物為主,孔隙類型包括礦物粒間孔、礦物溶蝕孔及粒間孔-溶蝕孔混合類型,為微納米孔隙廣泛發(fā)育的低孔、低滲致密油儲層;致密油成藏原動力為源儲緊密接觸產(chǎn)生的生烴增壓作用,儲集空間主要為微納米孔隙,整體保存條件較好。伊川東北部韋村—彭婆一帶可能為譚莊組致密油開發(fā)甜點區(qū)塊。推測以伊川凹陷、宜陽北部及洛陽周邊為重點區(qū)塊的豫西地區(qū)譚莊組致密油潛力巨大。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servoir thickness and oil - bearing capacity , mineral composition , pore - permeability and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an - zhuang Formation in Yichuan depression by analyzing the reservoir thickness and oil - bearing , mineral composition , pore -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rvoir space is mainly micro - nano - pores , and the whole preservation condition is better .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天津地質(zhì)調(diào)查中心;河南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
【基金】: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公益性地質(zhì)調(diào)查項目“華北地區(qū)頁巖氣(油氣)基礎地質(zhì)調(diào)查與潛力評價”(12120114020301)、“河南洛陽濟源油氣基礎地質(zhì)調(diào)查”(12120115003101)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598.01 m,累計厚度為154.46 m,巖性組合表現(xiàn)為0引言灰—黑色泥巖、粉砂巖與灰白—灰色砂巖互層。按近年來,隨著勘探開發(fā)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和與日巖性組合將含油段劃分為28層,單層厚度為2.21俱增的石油需求,致密油資源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石~18.57 m,平均厚度為5.52 m。油工業(yè)爭相介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從風;河南義馬譚莊組和義馬組的孢粉組合[J];地層學雜志;1983年04期
2 郭景會;馮有利;白德勝;;濟源盆地譚莊組富有機質(zhì)頁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3 倪春華;徐良發(fā);周小進;嚴永新;蔣永福;楊帆;;南華北盆地譚莊凹陷巴1井原油地球化學特征及成藏條件[J];石油實驗地質(zhì);2012年05期
4 彭曉波;高日勝;胡小強;;周口坳陷譚莊-沈丘凹陷下白堊統(tǒng)斷裂特征分析[J];煤炭技術(shù);2011年01期
5 謝其鋒;周立發(fā);何明喜;常大宇;;南華北盆地譚莊凹陷下白堊統(tǒng)儲層特征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6 金維平;付代國;張慶甫;;譚莊-沈丘凹陷油氣形成條件分析及勘探思路[J];西北地質(zhì);2009年01期
7 謝其鋒;周立發(fā);何明喜;楊文靜;杜建波;田光輝;;南華北盆地譚莊凹陷構(gòu)造特征與下白堊統(tǒng)勘探前景[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09年05期
8 曠紅偉;柳永清;彭曉波;楊飛;陳銘培;岑超;彭楠;李家華;王曉光;穆朋飛;顧興明;;華北克拉通南部周口坳陷譚莊—沈丘凹陷早白堊世沉積、構(gòu)造特征與原型盆地性質(zhì)[J];地質(zhì)論評;2009年06期
9 呂明久,姚亞明,趙增錄,孫風華,錢其鎖;周口盆地譚莊-沈丘凹陷下白堊統(tǒng)剝蝕厚度恢復方法研究[J];河南石油;1999年04期
10 李小平;濟源三迭統(tǒng)譚莊組上段沉積環(huán)境分析[J];煤;2004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蔣永福;鄧世英;孔凡輝;劉司紅;;譚莊-沈丘凹陷中下侏羅統(tǒng)烴源巖有效性分析[A];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2 王嵐;鄒才能;;鄂爾多斯盆中部地區(qū)延長組長6油藏成藏條件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王建寵;河南油田轉(zhuǎn)變思路重返周口坳陷[N];中國石化報;2012年
2 楊建超 王斌;草湖—孔雀河成藏條件再認識[N];中國石化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謝其鋒;南華北盆地譚莊凹陷下白堊統(tǒng)構(gòu)造沉積特征[D];西北大學;2009年
2 魏之q;鄂爾多斯盆地城壕地區(qū)長7段致密油成藏條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3 王芮;鄂爾多斯盆地志丹—甘泉地區(qū)延長組長7段頁巖油及頁巖氣成藏條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4 吳慧;伊通盆地岔路河斷陷昌27井區(qū)天燃氣成藏條件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5 陳令;廊固凹陷中西部成藏條件研究及有利目標分析[D];長江大學;2013年
6 仲維維;英臺斷陷龍深1井區(qū)深層成藏條件分析[D];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1465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6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