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潛山地層氣體鉆井工藝及現(xiàn)場試驗
本文關(guān)鍵詞:遼河油田潛山地層氣體鉆井工藝及現(xiàn)場試驗 出處:《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氣體鉆井技術(shù) 遼河潛山 現(xiàn)場試驗 充氣鉆井 霧化鉆井
【摘要】:氣體鉆井工藝技術(shù)是以氣體為主要循環(huán)介質(zhì)的鉆井技術(shù),相對于常規(guī)鉆井,其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保護和發(fā)現(xiàn)油氣層、提高單井油氣產(chǎn)量、提高鉆井速度,減少或避免井漏等井下復雜。而遼河油田經(jīng)過30年勘探開發(fā),產(chǎn)量逐年遞減,目前勘探面臨的主要目標是構(gòu)造復雜區(qū)、深層、隱蔽性很強、低潛山凸起等巖性油氣藏,勘探難度加大,相應(yīng)地對勘探技術(shù)的要求方案越來越高,急需新技術(shù)。本文對氣體鉆井技術(shù)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充氣鉆井、空氣鉆井、氮氣鉆井和霧化鉆井技術(shù),同時對氣體鉆井技術(shù)需要的設(shè)備和工具進行了配套。之后確定了氣體鉆井適用地層篩選原則,初步篩選出外圍奈曼旗凹陷中生界地層、西部凹陷興馬構(gòu)造中生界地層、大民屯凹陷潛山儲集層、低壓稠油區(qū)塊,并對其進行了氣體鉆井適用性分析。篩選井位后,制定了具體的施工方案。在現(xiàn)場試驗階段,進行了充氣鉆井、空氣鉆井和霧化鉆井技術(shù)的現(xiàn)場實驗性應(yīng)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進行了總結(jié),最終初步形成了適合遼河油田潛山地層的氣體鉆井技術(shù),為遼河油田下一步的勘探和開發(fā)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技術(shù)。
[Abstract]:Gas drilling technology is a drilling technology with gas as the main circulating medium.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rilling, its advantages are mainly to protect and find oil and gas zones, to improve th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of single well and to improve drilling speed. In Liaohe Oilfield, after 30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roduction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At present, the main target of exploration is complex structure area, deep layer and strong concealment. The exploration of lithologic reservoirs such as low buried-hill uplif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and the demand for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so the new technology is urgently needed.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research on gas drill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inflatable drilling. Air drilling, nitrogen drilling and atomization drilling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equipment and tools needed for gas drilling technology are matched. After that, the suitable formation screening principles for gas drilling are determined.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e peripheral Naimanqi sag, the Mesozoic strata of Xingma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sag, the buried hill reservoir in the Damingtun sag, and the low pressure heavy oil blocks have been preliminarily screened out. The applicability of gas drilling was analyzed. After the well location was screened,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plan was worked out. In the field test stage, the field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aerated drilling, air drilling and atomization drilling technology was carried out. Finally, gas drilling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buried hill formation in Liaohe Oilfield has been preliminarily formed, which provides a new technology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aohe Oilfield in the next step.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E2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愛民;;淺談氣體鉆井工藝技術(shù)流程與設(shè)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 竇金永;宋瑞宏;;國內(nèi)外氣體鉆井發(fā)展歷程及現(xiàn)狀[J];西部探礦工程;2010年12期
3 竇金永;韓玉安;;國內(nèi)氣體鉆井設(shè)備現(xiàn)狀[J];西部探礦工程;2010年12期
4 韓福彬;劉永貴;王蔚;;大慶深層氣體鉆井復雜事故影響因素與對策分析[J];石油鉆采工藝;2010年04期
5 劉博偉;孟英峰;李皋;魏納;劉金龍;汪傳磊;;氣體鉆井環(huán)空攜水能力研究[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3年07期
6 唐貴,雷桐,舒秋貴,孟英峰;氣體鉆井井筒與地層流動耦合分析[J];石油鉆采工藝;2005年04期
7 楊智光,趙德云,劉永貴,陸鳳德,安明玉;大慶外圍深層實施氣體鉆井的可行性分析[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5年09期
8 董耀文;陳次昌;黃小兵;;氣體鉆井沖蝕磨損試驗中試驗砂的配制研究[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20期
9 朱禮平;衛(wèi)亞明;馮靚;劉繪新;李永杰;;隨鉆監(jiān)測技術(shù)在氣體鉆井中的應(yīng)用[J];海洋石油;2008年04期
10 王延民;李皋;李永杰;黎強;鄭茂桃;;氣體鉆井排砂管線優(yōu)化設(shè)計[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fā);2008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彭燁;;PDC鉆頭在氣體鉆井中的應(yīng)用調(diào)研與展望[A];黑魯石油學會鉆井新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黃小兵;熊建新;陳次昌;;氣體鉆井鉆具沖蝕磨損試驗裝置[A];2008年石油裝備學術(shù)年會暨慶祝中國石油大學建校55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周澤山 通訊員 賀曉;氣體鉆井引領(lǐng)油氣鉆井新潮流[N];中國石油報;2006年
2 王明偉邋首席記者 高淑華;氣體鉆井設(shè)備進入油區(qū)試驗[N];盤錦日報;2008年
3 黎昌華 王波;川西氣體鉆井研究項目順利通過中國石化鑒定[N];中國石化報;2009年
4 通訊員 李江輝 梁子波 王樹江;勝利西部新區(qū)哈山3井氣體鉆井提速提效成功[N];科技日報;2012年
5 記者 谷學濤 通訊員 尚立 鄧斌;川慶鉆探氣體鉆井裝上安全“透視眼”[N];中國石油報;2012年
6 劉泓波邋通訊員 唐油川;聽鉆井人講述氣體鉆井[N];中國石油報;2007年
7 周澤山;氣體鉆井提速保儲層效能顯著[N];中國石油報;2007年
8 王明偉;氣體鉆井設(shè)備在遼河油區(qū)展開試驗[N];中國石油報;2008年
9 通訊員 李江輝 梁子波 曹強;勝利油田首口產(chǎn)層氣體鉆井成功[N];科技日報;2011年
10 記者 谷學濤 通訊員 鄧斌 董仕明;川慶鉆探連續(xù)循環(huán)氣體鉆井系統(tǒng)試驗成功[N];中國石油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書瑞;大慶油田氣體鉆井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2 姚建林;氣體鉆井環(huán)空流場分析及巖屑對管柱的沖蝕特性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舒小波;氣體鉆井地層出水及仿生處理技術(shù)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4 謝關(guān)寶;氣體鉆井適應(yīng)性測井評價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5 劉佳潔;深層致密砂巖儲層氣體鉆井地層—井筒耦合全瞬態(tài)流動規(guī)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春雷;遼河油田潛山地層氣體鉆井工藝及現(xiàn)場試驗[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陶麗杰;氣體鉆井流動參數(shù)計算[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3 韓海生;氣體鉆井軟件開發(fā)及應(yīng)用技術(shù)[D];東北石油大學;2010年
4 華金娟;氣體鉆井地層出水預測與攜水技術(shù)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5 胡靖;氣體鉆井施工參數(shù)優(yōu)化設(shè)計及軟件開發(fā)[D];長江大學;2012年
6 曾慶明;氣體鉆井腐蝕/沖蝕規(guī)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1年
7 王培峰;蘇里格氣田氣體鉆井技術(shù)應(yīng)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8 文春宇;氣體鉆井攜水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9 李旭;氣體鉆井的隨鉆儲層評價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6年
10 郭建華;氣體鉆井環(huán)空氣固兩相流動數(shù)值模擬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048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0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