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統計學儲層建模發(fā)展述評
本文關鍵詞:地質統計學儲層建模發(fā)展述評 出處:《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地質統計學 儲層 裂縫 夾層 圖像識別 建模
【摘要】:兩點地質統計學儲層建模通過變差函數確定隨機變量的相關關系,解決了地質變量的空間線牲插值問題,借助在不同方向上定義的獨立變差函數,這種插值算法還能表征地質變量的各向異性。多點地質統計學(MPS)模擬主要有基于像素的模擬和基于樣式的模擬等兩大類算法,根據對樣式分類與模擬過程的差異,又可將基于樣式的模擬算法分為直接模擬算法、基于過濾器的模擬算法和基于距離的模擬算法。從地質統計學的算法演化角度出發(fā),總結了兩點地質統計學和MPS算法及其適用性;以圖像識別為基礎,MPS在識別沉積體中薄的非滲透夾層、集成生產數據、模擬井間儲層連續(xù)性及裂縫分形特征模擬等方面拓展了兩點地質統計學的研究領域。
[Abstract]:Two geostatistical reservoir modeling by determining correlation function of random variables, and solves the interpolation problem space line geological variables, with independent variable defined in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difference function, the anisotropic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can characterize the geological variables. Multiple point geostatistics (MPS) simul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pixel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and simulation style two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and the simulation proces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direct style simulation algorithm sim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im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im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istance and filter. The algorithm evolves from the geostatistical perspective, summarized the points and geological statistics MPS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mage recognition; based on non permeable MPS interlayer in recognition of sedimentary body thin, integrated production data, simulation of inter well reservoir continuity and fracture The simulation of fractal features has expanded the research field of two points of geostatistics.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中國地質大學"非常規(guī)天然氣地質評價與開發(fā)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西北氣礦;北京愷標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7ZX05009-005)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3162026)
【分類號】:P618.13;P628.2
【正文快照】: 引言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硬件的革命性發(fā)展使得大規(guī)模統計計算成為可能[1_1G],以GSUb的出現為標志[1],基于變差函數的地質統計學儲層建模算法趨于成熟并被廣泛應用于油氣藏儲層建模領域[11^15]。然而,克里金算法不能滿足所有建模要求,尤其是對高彎曲度的曲流河儲層模擬時,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斌,趙鵬大,侯景儒;地質統計學新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00年03期
2 秦來勇;地質統計學在地質及礦業(yè)中的應用與發(fā)展[J];有色冶煉;2002年06期
3 陳伯茂;法國巴黎地質統計學和數學形態(tài)研究中心介紹[J];地質與勘探;1982年10期
4 陳伯茂;;“第二屆世界地質統計學會議”報導[J];物化探電子計算技術;1982年04期
5 王仁鐸;法國地質統計學的現狀和發(fā)展方向[J];成都地質學院學報;1983年03期
6 胡旺亮;法國地質統計學應用和找礦勘探工作考察見聞[J];地質科技情報;1985年02期
7 王仁鐸;從第三屆國際地質統計學大會看地質統計學的最新進展[J];地質科技情報;1989年04期
8 侯景儒;;地質統計學在我國的應用及其發(fā)展[J];地質與勘探;1991年04期
9 肖斌,趙鵬大,侯景儒;現代地質統計學的新進展[J];世界地質;1999年03期
10 侯景儒,黃競先;地質統計學在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中的應用[J];地質與勘探;200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侯景儒;;關于時-空信息統計學(地質統計學)的若干問題[A];第七屆全國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2 侯景懦;余先川;;非線性空間信息統計學(地質統計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A];第七屆全國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3 侯景儒;李飛躍;趙珍梅;李乃云;;地質統計學(空間信息統計學)及其在地質勘查及采礦中的應用[A];199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1997年
4 唐攀;林彬;唐曉倩;;傳統方法和地質統計學在礦產資源/儲量分類中的對比[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5 黃裕雄;陳劍杰;劉立;趙楠;;工程場地內斷層分布特征的地質統計學研究[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林文治;;地質統計學在龍王廟貧鐵礦床儲量估算中的應用[A];2011年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1年
7 陳興海;;地質統計學方法在德興銅礦地質建模中的應用[A];2004年全國礦山信息化建設成果及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8 張程遠;席道瑛;劉小燕;;地質統計學方法在地震反演中的適用性[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張爭爭;王學平;;地質統計學中變差函數在礦產勘探中的應用[A];第十二屆全國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陳亞新;徐英;史海濱;魏占民;;條件模擬在我國地質-非地質領域中應用研究的進展[A];第七屆全國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尹鎮(zhèn)南;地質統計學:一花催得百花開[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2 尹鎮(zhèn)南;我國地質統計學軟件發(fā)展的思考[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孫玉建;地質統計學在固體礦產資源評價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2 程勖;地質統計學軟件開發(fā)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3 楊輝廷;縫洞型碳酸鹽巖儲層建模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虹;地質統計學在石油勘探開發(fā)中的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2 郝曉晗;多點模式優(yōu)選與壓縮及在儲層建模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于明樂;基于多點地質統計學巖相隨機模擬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4 譚勇;基于地質統計學的煤質預測系統研究與實現[D];西安科技大學;2010年
5 陳濤;辮狀河儲層多點地質統計學建模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4年
6 左健揚;地震驅動建模和地質統計學建模方法的比較和評價[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7 鄧明國;個舊礦區(qū)蘆塘壩10號礦群礦床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8 李黎;地質統計學在儲層預測中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9 張國華;地質統計學反演及其在儲層預測中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10 李寧;基于模擬退火的地質統計學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本文編號:1394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9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