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高溫高鹽油藏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凝膠體系開發(fā)
本文關鍵詞:適用于高溫高鹽油藏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凝膠體系開發(fā)
更多相關文章: 采收率 高溫高礦化度 丙烯酰胺 單體 凝膠體系
【摘要】:強化采油是提高高溫高礦化度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手段,而耐溫抗鹽聚合物是化學驅與化學調剖的關鍵技術。目前我國可供開采的優(yōu)質石油儲量越來越少,高溫高礦化度油藏是今后主要的開采對象。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聚丙烯酰胺被廣泛應用,但在高溫高礦化度條件下存在一些缺點,限制了其應用。因此,合成耐溫抗鹽的改性丙烯酰胺聚合物以及其耐溫抗鹽的聚合物凝膠體系對于開發(fā)高溫高礦化度油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用丙烯酰胺(AM)為主要單體,陰離子單體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陽離子單體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DMC)、疏水單體2-乙烯基吡啶(2-VP)為功能單體,用Gaussian程序中的MP2算法計算各單體在不同間距時的相互作用能,理論上證明了這四種單體之間可以相互作用,發(fā)生聚合反應。本文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四元兩性疏水聚合物P (AM-AMPS-DMC-2-VP)。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最佳合成條件為:引發(fā)劑((NH4)2S204-NaHS03:V50)配比為1:2且質量分數為0.1%,單體質量分數為30%,AM、AMPS、DMC、疏水單體2-VP、添加劑尿素、EDTA質量分數分別為70%、20%、10%、 0.1%、5%、0.5%,pH為6,引發(fā)溫度為45℃。用傅立葉紅外光譜儀Tensor-27、AVANCE500核磁共振波譜儀、拉曼光譜儀LabRAM HR Evolution和CE440元素分析儀等對合成得聚合物進行了表征,證明所得聚合物為目標產物?疾炝司酆衔颬 (AM-AMPS-DMC-2-VP)和PAM溶液性質。結果表明,與PAM相比,P (AM-AMPS-DMC-2-VP)溶液具有較好的耐溫抗鹽性,剪切稀釋性,剪切恢復性和長期老化穩(wěn)定性。驅替實驗表明,當聚合物溶液濃度大于1500mg/L,聚合物P(AM-AMPS-DMC-2-VP)的阻力系數和殘余阻力系數均高于PAM,當溶液濃度為1500mg/L, P(AM-AMPS-DMC-2-VP)的采收率高于PAM 12.5%。在溫度為80℃、90℃、100℃、110℃、120℃,礦化度為39059.23mg/L條件下,通過對比各交聯(lián)劑與P(AM-AMPS-DMC-2-VP)的成膠時間以及成膠穩(wěn)定性、成膠強度,優(yōu)選有機酚醛交聯(lián)劑,該聚合物交聯(lián)體系配方為:聚合物濃度為2000~4000mg/L、交聯(lián)劑濃度為2500~4000mg/L、硫脲的濃度為500mg/L。在90℃條件下,該聚合物交聯(lián)體系配方具有較好的成膠性能、長期熱穩(wěn)定性、抗剪切性以及可以有效的封堵高滲透層,封堵率較高,可提高最終采收率。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E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建閣;吳文祥;張麗梅;;耐堿凝膠體系的研制與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年25期
2 唐美芳;蘇創(chuàng);方波;;低聚羧甲基瓜膠可再生凝膠體系的流變特性[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1年04期
3 朱廣宇;方波;;硼砂交聯(lián)低聚羥丙基塔拉膠可再生凝膠體系的制備與流變性研究[J];高;瘜W工程學報;2012年05期
4 張宇;;弱凝膠體系成膠性能影響因素研究[J];天然氣與石油;2013年04期
5 賈進寶;;含有機胺硝酸鹽的水膠炸藥凝膠體系的研究[J];爆破器材;1981年02期
6 羅穆潮;卓陽;楊燕;單偉光;;新型創(chuàng)面用凝膠體系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13年12期
7 姜舟,方波,李進升,盧擁軍,程巍,關琛;低聚香豆膠交聯(lián)凝膠體系[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5期
8 吳行才;朱維耀;馬慶坤;張勇;陳洪;劉怡平;;可動凝膠體系非線性滲流特性及數學模型研究[J];石油鉆采工藝;2006年05期
9 吳瑞坤;康萬利;孟令偉;吳曉燕;蔡曉軍;;北布扎奇油田聚合物弱凝膠體系的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毛雪平;;低毒弱凝膠體系穩(wěn)定性的研究[J];山東化工;2012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吳瑞坤;康萬利;吳曉燕;范海明;戴彩麗;馮其紅;;適于北布扎奇油田的聚合物弱凝膠體系研究[A];中國流變學研究進展(2010)[C];2010年
2 李道山;孫向琴;;有機弱凝膠體系流變特性研究[A];中國流變學研究進展(2010)[C];2010年
3 楊帆;王靖;劉昌勝;;一種由氧化還原反應控制的凝膠體系的設計與性能研究[A];2008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劉楊;薛奇;;PVC凝膠體系中微觀結構及相互作用的研究[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C:高分子結構與性能[C];2013年
5 趙瑾;賀慧寧;成國祥;;HPMC凝膠模板作用下磷酸鈣類物質的合成[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6 李榮華;董漢平;伍小霞;李永新;;CDG驅油物模實驗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劉小婷;邵慧萍;郭志猛;;17-4PH不銹鋼粉凝膠注模成形工藝的研究[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尹文萱;王建懷;趙瑩;高慶宇;吳瑾光;;ADP-Ca~(2+)-脫氧膽酸凝膠體系的有序自組織結構[A];第十六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羅海南;BZ凝膠體系中光調制波傳遞多長度尺度時空動力學[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2 吳瑞坤;北布扎奇油田弱凝膠調驅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憲友;新疆油田稠油熱采井高溫三相泡沫調剖技術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2 盛駿杰;氣井修井低傷害暫堵凝膠體系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3 王海喬;石膽酸鹽水凝膠的形成、性質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5年
4 袁鵬飛;H1塊聚驅后弱凝膠調驅配方體系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王鵬;耐高溫泡沫凝膠調驅實驗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6 閆霜;油藏深部調剖用聚合物弱凝膠的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年
7 樊宇佼;熱致塑性形狀記憶水凝膠的制備與表征[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8 萬文博;荷載姜黃素油脂凝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9 陳思桐;耐溫抗鹽弱凝膠調驅體系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10 付國強;聚丙烯酰胺/Cr(Ⅲ)凝膠體系影響因素及調剖效果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1943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9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