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硅膠對油氣吸附性能的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不同類型硅膠對油氣吸附性能的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油氣回收 硅膠 吸附鈍化 動態(tài)吸附 吸附機理
【摘要】:吸附材料的性能對油氣分子吸附過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系統(tǒng)表征了3種硅膠吸附材料(A型、B型和C型)孔結構信息,計算了其標準特征吸附能,考察了其初次吸附鈍化過程和動態(tài)吸附過程特性。實驗結果表明,A型硅膠具有豐富的微孔結構,而B型硅膠和C型硅膠則為典型的介孔材料,通過標準吸附特征能可反映其微孔分布;初次鈍化吸附量和動態(tài)吸附量變化情況相似,均為A型硅膠最大,B型硅膠次之,C型硅膠最小,微孔分布決定了油氣分子吸附過程,從而影響對應的吸附量。
【作者單位】: 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監(jiān)測檢驗研究室;
【關鍵詞】: 油氣回收 硅膠 吸附鈍化 動態(tài)吸附 吸附機理
【基金】: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資助項目(Y-208)
【分類號】:X74;O647.3
【正文快照】: 0前言 在石油、石化等領域由于汽油等輕質油品在生產(chǎn)、儲運及銷售等過程中極易揮發(fā)從而產(chǎn)生嚴重的油品損耗。例如,我國2010年生產(chǎn)原油2.03億噸,但全國原油和成品油的總耗量將達到56萬噸以上,由此可見油品的揮發(fā)損耗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巨大[1]。因此從2007年開始,我國實施了一系列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世健;油氣回收的必要性和技術方案的探討[J];石油商技;2000年06期
2 張偉,張國瑞;推動油氣回收事業(yè) 促進能源與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02年05期
3 黃峗;張贊牢;;冷吸式油氣回收技術的思考[J];石油商技;2002年01期
4 ;如何選定油氣回收方案?[J];中國石油石化;2003年04期
5 孫明山,王萬波;油氣回收技術方案的進展[J];化學工程師;2004年08期
6 鄒宏梅;油氣回收技術在加油站中的應用[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4年03期
7 崔平;油氣回收利國利民[J];環(huán)境經(jīng)濟;2004年05期
8 邢巍巍;淺談油氣回收技術及其意義[J];中國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2005年06期
9 李德旭;趙燕;;油氣回收技術研究現(xiàn)狀[J];現(xiàn)代化工;2006年S2期
10 鄒松林;;謹防油氣回收走彎路[J];中國石油企業(yè);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海濤;;油氣回收技術在港口油品碼頭中的應用[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港口工程分會技術交流文集[C];2009年
2 邢巍巍;;淺談油氣回收技術及其意義[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3 張賢彬;杜國棟;王天健;孫新紅;鹿野;;氣體膜技術在油氣回收的應用[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環(huán)境保護分會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耿紅;高潔;高山;王軒雅;;港口油氣回收綜合效益估算研究[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邱春霞;高潔;王軒雅;;我國碼頭油氣回收管理政策初探[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八卷)[C];2013年
6 劉偉煒;;淺析加油站油氣回收檢測的必要性[A];2013年江蘇省計量測試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宋繼武;;輕油裝車油氣回收工藝探討[A];石油化工應用技術論文集[C];2004年
8 王江龍;杜國棟;王天健;;膜法油氣回收在油庫和煉廠的應用[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環(huán)境保護分會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鹿野;杜國棟;王天健;;膜技術在加油站油氣回收上的應用[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環(huán)境保護分會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曹東輝;孔祥強;楊前明;;油氣回收技術的研究與進展[A];山東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平;油氣回收利國利民[N];中國環(huán)境報;2004年
2 高 朔;油氣回收形同虛設 每年損失10多億元[N];中國汽車報;2003年
3 辛華;中石油首套油氣回收裝置在大連竣工[N];中國工業(yè)報;2007年
4 張華 陳鐵;我國首套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新標準通過審定[N];中國質量報;2006年
5 特約記者 李可鏡 通訊員 王鶴;積極推廣和應用油氣回收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6年
6 特約記者 王京邋通訊員 郭朋;北京銷售油氣回收系統(tǒng)投用[N];中國石油報;2007年
7 王晶;立體解決方案幫助中國油氣回收[N];中國石油報;2007年
8 葛金華邋楊鐵平;“油氣回收”節(jié)能降耗顯神功[N];常州日報;2007年
9 王京;華北銷售完成站庫油氣回收改造[N];中國石油報;2008年
10 記者 尹江勇邋實習生 岳玲燕;我省油氣回收技術助力綠色奧運[N];河南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韋海燕;車載油氣回收裝置回收理論與方法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2 黃維秋;油氣蒸發(fā)排放及其控制技術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月;石油企業(yè)油氣回收實施方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2 劉俊;基于溫度及流量信號的油氣回收系統(tǒng)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3 牟松娟;吸附—冷凝法油氣回收過程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4 康凱;膜分離技術在裝車尾氣回收過程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5年
5 郭奇;成品油庫復合式油氣回收系統(tǒng)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6 葉君;基于自動加載技術的油罐車油氣回收全自動精密檢測系統(tǒng)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李大興;A港成品油碼頭裝船油氣回收項目經(jīng)濟技術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8 謝紅巖;吸收法油氣回收過程汽液平衡數(shù)據(jù)測定與工藝優(yōu)化[D];天津大學;2009年
9 王偉;超重力機在油氣回收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楊葉;冷凝式油氣回收系統(tǒng)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090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0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