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河南陵墓園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3 20:56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從夏商時代起,許多王朝在此建城定都,修建王陵,遺存豐富。陵墓的發(fā)展脈絡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直至民國逐漸演變?yōu)楝F(xiàn)代開放的公共陵墓園林。本文選取民國時期的袁林與碧沙崗為研究對象,考察時代對兩座墓園產生的影響,以闡明民國河南陵墓園林在變革時期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論述時代特征,探討保護利用對策。一、文章對陵墓的起源與陵墓向陵墓園林演變的過程進行梳理,并闡述陵墓園林萌芽、發(fā)展、成熟、現(xiàn)代化的四個階段,引出對民國河南陵墓園林在布局形式與營造方式兩方面的論述。二、與先前歷朝的陵墓園林實例相比,民國初期的袁林在布局形式上中西雜糅,在建造方式上古今并用,既有在封建思想影響下對傳統(tǒng)元素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先進文化和技術的應用,雖囿于時代的局限未能很好的融合,但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北伐”勝利后建造的碧沙崗烈士墓園,擺脫封建陵墓觀念的束縛,在布局形式與營造方式上大舉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陵墓神秘、肅穆的基調,代之以嚴肅開朗又平易近人的氣氛,開創(chuàng)了河南公共陵墓園林建設的先河。表現(xiàn)出袁林與碧沙崗具有鮮明的時間過渡性、空間過渡性和文化過渡性。三、從歷史地位、建筑藝術、后世影響三方面論述民國河南陵墓園林的價...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緒論
1.1 研究范圍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動態(tài)
1.5 研究方法
1.6 相關概念
2 陵墓園林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2.1 陵墓與陵墓園林
2.1.1 陵墓的起源
2.1.2 陵墓到陵墓園林的演變
2.2 陵墓園林的發(fā)展
2.2.1 萌芽階段
2.2.2 發(fā)展階段
2.2.3 成熟階段
2.2.4 現(xiàn)代階段
3 從布局形式看民國河南陵墓園林
3.1 陵園選址
3.2 形制布局
3.2.1 總體布局
3.2.2 整體形制
3.3 紋飾形象
3.3.1 裝飾紋樣
3.3.2 雕塑形象
4 從營造方式看民國河南陵墓園林
4.1 建造模式
4.1.1 施工模式
4.1.2 資金來源
4.2 營造技術
4.2.1 建造材料
4.2.2 建筑結構
5 民國河南陵墓園林的價值與保護
5.1 文化價值
5.1.1 歷史地位
5.1.2 建筑藝術
5.1.3 后世影響
5.2 保護利用
5.2.1 保護現(xiàn)狀
5.2.2 保護對策
6 結論與討論
6.1 結論
6.1.1 鮮明的過渡性
6.1.2 重要的歷史地位
6.1.3 陵墓園林化
6.2 討論
參考文獻
ABSTRAC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晚清及民國時期陸軍軍服的近代化[J]. 胡彥青,張競瓊.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2]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形態(tài)探索與過渡性研究[J]. 周靚. 西北美術. 2016(03)
[3]明清皇家服飾“十二章”考(上)[J]. 李理,車冰冰. 收藏家. 2016(05)
[4]中國古代墓葬制度漫談[J]. 白憲波. 南方論刊. 2016(02)
[5]文虎、嘉禾勛章初探——以館藏勛章為例[J]. 楊麗麗. 首都博物館論叢. 2015(00)
[6]鐵藝門扉上的城市質感[J]. 楊虹莉. 上海工藝美術. 2015(03)
[7]明代帝陵選址諸因素考述[J]. 翟志強. 蘭臺世界. 2014(27)
[8]衣冠之殤:晚清民初政治思潮與實踐中的“漢衣冠”[J]. 李競恒. 天府新論. 2014(05)
[9]中外獅子裝飾藝術比較研究[J]. 于超. 藝術百家. 2014(01)
[10]中國花卉紋樣的西來因素——以西番蓮紋為例[J]. 廖曉霞.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3(10)
博士論文
[1]漢畫像祥瑞圖式研究[D]. 顧穎.蘇州大學 2015
[2]中原文化與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 鄭東軍.天津大學 2008
[3]我國招標投標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張瑩.浙江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湖湘“兩型墓園”景觀設計研究[D]. 沈亞思.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4
[2]“十二章”服飾紋樣的內涵探析及組織傳播功能分析[D]. 李宜璟.西南大學 2014
[3]河南皇家陵園演變及園林藝術研究[D]. 劉禹希.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2
[4]紀念性景觀設計要素的研究[D]. 王玉石.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7
[5]論墓園[D]. 邵鋒.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6
[6]中國工程建造模式的歷史研究[D]. 張穎.東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725410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緒論
1.1 研究范圍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動態(tài)
1.5 研究方法
1.6 相關概念
2 陵墓園林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2.1 陵墓與陵墓園林
2.1.1 陵墓的起源
2.1.2 陵墓到陵墓園林的演變
2.2 陵墓園林的發(fā)展
2.2.1 萌芽階段
2.2.2 發(fā)展階段
2.2.3 成熟階段
2.2.4 現(xiàn)代階段
3 從布局形式看民國河南陵墓園林
3.1 陵園選址
3.2 形制布局
3.2.1 總體布局
3.2.2 整體形制
3.3 紋飾形象
3.3.1 裝飾紋樣
3.3.2 雕塑形象
4 從營造方式看民國河南陵墓園林
4.1 建造模式
4.1.1 施工模式
4.1.2 資金來源
4.2 營造技術
4.2.1 建造材料
4.2.2 建筑結構
5 民國河南陵墓園林的價值與保護
5.1 文化價值
5.1.1 歷史地位
5.1.2 建筑藝術
5.1.3 后世影響
5.2 保護利用
5.2.1 保護現(xiàn)狀
5.2.2 保護對策
6 結論與討論
6.1 結論
6.1.1 鮮明的過渡性
6.1.2 重要的歷史地位
6.1.3 陵墓園林化
6.2 討論
參考文獻
ABSTRAC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晚清及民國時期陸軍軍服的近代化[J]. 胡彥青,張競瓊.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2]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形態(tài)探索與過渡性研究[J]. 周靚. 西北美術. 2016(03)
[3]明清皇家服飾“十二章”考(上)[J]. 李理,車冰冰. 收藏家. 2016(05)
[4]中國古代墓葬制度漫談[J]. 白憲波. 南方論刊. 2016(02)
[5]文虎、嘉禾勛章初探——以館藏勛章為例[J]. 楊麗麗. 首都博物館論叢. 2015(00)
[6]鐵藝門扉上的城市質感[J]. 楊虹莉. 上海工藝美術. 2015(03)
[7]明代帝陵選址諸因素考述[J]. 翟志強. 蘭臺世界. 2014(27)
[8]衣冠之殤:晚清民初政治思潮與實踐中的“漢衣冠”[J]. 李競恒. 天府新論. 2014(05)
[9]中外獅子裝飾藝術比較研究[J]. 于超. 藝術百家. 2014(01)
[10]中國花卉紋樣的西來因素——以西番蓮紋為例[J]. 廖曉霞.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3(10)
博士論文
[1]漢畫像祥瑞圖式研究[D]. 顧穎.蘇州大學 2015
[2]中原文化與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 鄭東軍.天津大學 2008
[3]我國招標投標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張瑩.浙江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湖湘“兩型墓園”景觀設計研究[D]. 沈亞思.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4
[2]“十二章”服飾紋樣的內涵探析及組織傳播功能分析[D]. 李宜璟.西南大學 2014
[3]河南皇家陵園演變及園林藝術研究[D]. 劉禹希.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2
[4]紀念性景觀設計要素的研究[D]. 王玉石.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7
[5]論墓園[D]. 邵鋒.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6
[6]中國工程建造模式的歷史研究[D]. 張穎.東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7254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372541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