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環(huán)境河道的景觀化駁岸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6 23:30
人類從逐水而居到依水建城,可以說河道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文明發(fā)展進程。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河道駁岸設計中,考慮到河道尤其是流域面積較大的河道對水利技術的要求較高,駁岸本身的防洪排水功能一直是水利工程師的重點,駁岸在設計時大多采用混凝土、砌塊等硬質材料組成的結構。這種混凝土砌塊組成的硬質材料對結構穩(wěn)定性及施工、后期維護等都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但是,這種結構形式的問題也非常明顯:基本設計同質化,且為了加快泄洪排水速度,在河道的線性設計上也大多采用直線型,與其周圍的景觀非常不協(xié)調,同時也阻隔了水陸間的生物物質交換。因此,如何在滿足水利工程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兼顧生態(tài)化的要求,以實現(xiàn)河道駁岸的景觀化設計是目前需要討論研究的課題。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建成環(huán)境下河道駁岸景觀化設計,通過分析現(xiàn)存建成環(huán)境下河道駁岸的存在問題與設計矛盾,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以確定河道駁岸景觀化的設計方向及策略,明確建成環(huán)境中景觀化駁岸設計具有多重目標性:生態(tài)性、水利工程技術安全性及景觀美學性,強調這些目標需要在設計時綜合考慮以實現(xiàn)河道駁岸景觀化設計的和諧統(tǒng)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章主要從分析現(xiàn)存建成環(huán)境下河道駁岸所存在的問題入...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河道及河道駁岸
1.1.2 自然環(huán)境中的河道流槽
1.1.3 建成環(huán)境中的河道駁岸
1.1.4 總結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河道駁岸存在的問題
1.2.2 河道駁岸景觀化的必要性
1.2.2.1 生態(tài)性
1.2.2.2 地域性
1.2.2.3 人文性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景觀化河道駁岸設計的理論基礎
1.4.1 景觀生態(tài)學理論
1.4.2 生態(tài)水利工程學理論
1.4.3 風景園林學理論
1.5 研究目標和主要的研究內容
1.5.1 研究范圍及概念的界定
1.5.1.1 景觀化的概念
1.5.1.2 建成環(huán)境中河道的景觀化駁岸的界定
1.5.2 研究目標
1.5.3 研究內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河道駁岸的分類及功能
2.1 河道駁岸的分類
2.1.1 按斷面形式分類及分析
2.1.1.1 立式駁岸
2.1.1.2 斜式駁岸
2.1.1.3 階式駁岸
2.1.1.4 不同斷面形式駁岸對比分析
2.1.2 按結構分類及分析
2.1.2.1 非結構性駁岸
2.1.2.2 結構性駁岸
2.1.2.2.1 剛性駁岸
2.1.2.2.2 柔性駁岸
2.1.2.3 非結構性與結構性駁岸的對比
2.1.3 按使用材料分類及分析
2.1.3.1 硬質駁岸
2.1.3.2 生態(tài)駁岸
2.2 河道駁岸的功能
2.2.1 安全防護
2.2.2 美學觀賞性
2.2.3 改善生境
2.2.3.1 駁岸仿生
2.2.3.2 駁岸系統(tǒng)中的生態(tài)過程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3.1 河道景觀化駁岸的設計理念
3.1.1 設計指導思想
3.1.2 設計規(guī)范
3.1.3 設計原則
3.1.3.1 場所水文性
3.1.3.2 結構穩(wěn)定性
3.1.3.3 景觀整體性
3.1.3.3.1 生態(tài)平衡
3.1.3.3.2 美學觀賞
3.1.3.3.3 可持續(xù)發(fā)展
3.1.3.3.4 工程合理性
3.2 河道景觀化駁岸的設計方法
3.2.1 現(xiàn)狀調查與背景分析
3.2.2 上位規(guī)劃解讀
3.2.3 岸頂高程的確定
3.2.4 河道駁岸的線形設計
3.2.4.1 曲線形
3.2.4.2 折線形
3.2.4.3 起伏形
3.2.5 河道駁岸的空間構成設計
3.2.5.1 空間的構成手法
3.2.5.2 空間尺度
3.2.5.3 空間的序列性
3.2.5.3.1 連接
3.2.5.3.2 漸變
3.2.5.3.3 韻律
3.2.5.4 案例分析
3.2.6 河道駁岸的色彩構成設計
3.2.6.1 色彩原理
3.2.6.1.1 恒定色彩
3.2.6.1.2 非恒定色彩
3.2.6.2 駁岸的色彩景觀設計方法
3.2.6.2.1 色彩對比手法
3.2.6.2.2 色彩調和手法
3.2.6.2.3 色彩互補手法
3.2.6.3 案例分析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不同情境下景觀化河道駁岸設計
4.1 不同水環(huán)境中河道的景觀化駁岸設計
4.1.1 有波浪沖刷的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4.1.1.1 水環(huán)境分析
4.1.1.2 駁岸景觀化設計方法
4.1.1.3 案例分析
4.1.2 水位多變的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4.1.2.1 水環(huán)境分析
4.1.2.2 駁岸景觀化設計
4.1.2.3 案例分析
4.1.3 緩流水體侵蝕較小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4.1.3.1 水體侵蝕河道駁岸分析
4.1.3.2 駁岸景觀化設計方法
4.2 傳統(tǒng)駁岸的景觀化改造駁岸設計
4.2.1 傳統(tǒng)駁岸為直立式
4.2.1.1 垂直駁岸
4.2.1.2 階式駁岸
4.2.2 傳統(tǒng)駁岸為傾斜式
4.2.3 案例分析
4.3 生物棲息地的景觀化駁岸設計
4.3.1 水中島嶼駁岸
4.3.2 魚巢駁岸
4.4 凍融地區(qū)景觀化駁岸設計
4.5 駁岸種植設計
4.5.1 種植考慮的因素
4.5.1.1 植物生長對岸坡穩(wěn)定的要求
4.5.1.2 植物配置需適應水位變化的要求
4.5.1.3 植物配置要適應坡面水土保持的要求
4.5.2 種植的選擇與應用
4.5.2.1 植物選擇的原則
4.5.2.2 選擇與應用
4.5.3 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建成環(huán)境中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案例研究與總結
5.1 案例研究
5.1.1 小金河河道景觀化整治工程
5.1.1.1 現(xiàn)狀與概述
5.1.1.2 水文水利條件分析與整治
5.1.1.3 景觀化設計
5.1.1.4 小結
5.1.2 萬家河河道景觀化整治工程
5.1.2.1 現(xiàn)狀與概述
5.1.2.2 水文水利條件分析與整治
5.1.2.3 景觀化設計
5.1.2.4 小結
5.2 景觀化駁岸設計策略思考
5.2.1 駁岸景觀化與水利工程的結合
5.2.2 駁岸景觀化關于美觀要求的考慮
5.2.3 駁岸景觀化關于生態(tài)性的考慮
5.3 研究成果總結思考與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道整治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與生態(tài)協(xié)調的河道整治[J]. 孫羽,張兵,孫東坡,付鵬. 水利水電技術. 2017(05)
[2]基于量化技術的景觀色彩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以南京中山陵園中軸線為例[J]. 成玉寧,譚明. 西部人居環(huán)境學刊. 2016(04)
[3]城市生態(tài)駁岸設計研究[J]. 龍梅珍,唐波. 現(xiàn)代園藝. 2014(17)
[4]城市河流改造及景觀設計探析——以首爾清溪川改造為例[J]. 陳可石,楊天翼. 生態(tài)經(jīng)濟. 2013(08)
[5]水生態(tài)、水環(huán)境問題及其對策[J]. 張興平,朱建強.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2(S1)
[6]上海崇明西沙濕地景觀生態(tài)敏感性分析及規(guī)劃策略[J]. 于冰沁,田舒,車生泉.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7]濱河植物選擇性應用探討[J]. 呂然. 現(xiàn)代裝飾(理論). 2012(09)
[8]新加坡水資源管理新篇章——以盛港浮動濕地和羅弄哈魯士濕地為例[J]. 陳萃菁,林慶國,陳文建,王琰,劉美蘭. 動感(生態(tài)城市與綠色建筑). 2011(03)
[9]增設風景園林學為一級學科論證報告[J]. 中國園林. 2011(05)
[10]建設人水相親的生態(tài)城市——韓國城市環(huán)境建設考察報告[J]. 秦惠雄. 城市管理與科技. 2011(02)
碩士論文
[1]園林駁岸的設計研究[D]. 李鵬飛.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4
[2]人工景觀水體生態(tài)型護岸設計研究[D]. 馬超.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3
[3]城市人工河道生態(tài)水系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D]. 任偉.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4]城市河道生態(tài)駁岸評價與設計應用[D]. 丁麗澤.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2
[5]濱水城市駁岸景觀設計方法研究[D]. 朱學燕.武漢理工大學 2008
[6]城市濱水區(qū)生態(tài)護岸景觀設計研究[D]. 唐大川.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08
[7]城市水景中的駁岸設計[D]. 樹全.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60407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河道及河道駁岸
1.1.2 自然環(huán)境中的河道流槽
1.1.3 建成環(huán)境中的河道駁岸
1.1.4 總結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河道駁岸存在的問題
1.2.2 河道駁岸景觀化的必要性
1.2.2.1 生態(tài)性
1.2.2.2 地域性
1.2.2.3 人文性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景觀化河道駁岸設計的理論基礎
1.4.1 景觀生態(tài)學理論
1.4.2 生態(tài)水利工程學理論
1.4.3 風景園林學理論
1.5 研究目標和主要的研究內容
1.5.1 研究范圍及概念的界定
1.5.1.1 景觀化的概念
1.5.1.2 建成環(huán)境中河道的景觀化駁岸的界定
1.5.2 研究目標
1.5.3 研究內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河道駁岸的分類及功能
2.1 河道駁岸的分類
2.1.1 按斷面形式分類及分析
2.1.1.1 立式駁岸
2.1.1.2 斜式駁岸
2.1.1.3 階式駁岸
2.1.1.4 不同斷面形式駁岸對比分析
2.1.2 按結構分類及分析
2.1.2.1 非結構性駁岸
2.1.2.2 結構性駁岸
2.1.2.2.1 剛性駁岸
2.1.2.2.2 柔性駁岸
2.1.2.3 非結構性與結構性駁岸的對比
2.1.3 按使用材料分類及分析
2.1.3.1 硬質駁岸
2.1.3.2 生態(tài)駁岸
2.2 河道駁岸的功能
2.2.1 安全防護
2.2.2 美學觀賞性
2.2.3 改善生境
2.2.3.1 駁岸仿生
2.2.3.2 駁岸系統(tǒng)中的生態(tài)過程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3.1 河道景觀化駁岸的設計理念
3.1.1 設計指導思想
3.1.2 設計規(guī)范
3.1.3 設計原則
3.1.3.1 場所水文性
3.1.3.2 結構穩(wěn)定性
3.1.3.3 景觀整體性
3.1.3.3.1 生態(tài)平衡
3.1.3.3.2 美學觀賞
3.1.3.3.3 可持續(xù)發(fā)展
3.1.3.3.4 工程合理性
3.2 河道景觀化駁岸的設計方法
3.2.1 現(xiàn)狀調查與背景分析
3.2.2 上位規(guī)劃解讀
3.2.3 岸頂高程的確定
3.2.4 河道駁岸的線形設計
3.2.4.1 曲線形
3.2.4.2 折線形
3.2.4.3 起伏形
3.2.5 河道駁岸的空間構成設計
3.2.5.1 空間的構成手法
3.2.5.2 空間尺度
3.2.5.3 空間的序列性
3.2.5.3.1 連接
3.2.5.3.2 漸變
3.2.5.3.3 韻律
3.2.5.4 案例分析
3.2.6 河道駁岸的色彩構成設計
3.2.6.1 色彩原理
3.2.6.1.1 恒定色彩
3.2.6.1.2 非恒定色彩
3.2.6.2 駁岸的色彩景觀設計方法
3.2.6.2.1 色彩對比手法
3.2.6.2.2 色彩調和手法
3.2.6.2.3 色彩互補手法
3.2.6.3 案例分析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不同情境下景觀化河道駁岸設計
4.1 不同水環(huán)境中河道的景觀化駁岸設計
4.1.1 有波浪沖刷的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4.1.1.1 水環(huán)境分析
4.1.1.2 駁岸景觀化設計方法
4.1.1.3 案例分析
4.1.2 水位多變的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4.1.2.1 水環(huán)境分析
4.1.2.2 駁岸景觀化設計
4.1.2.3 案例分析
4.1.3 緩流水體侵蝕較小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
4.1.3.1 水體侵蝕河道駁岸分析
4.1.3.2 駁岸景觀化設計方法
4.2 傳統(tǒng)駁岸的景觀化改造駁岸設計
4.2.1 傳統(tǒng)駁岸為直立式
4.2.1.1 垂直駁岸
4.2.1.2 階式駁岸
4.2.2 傳統(tǒng)駁岸為傾斜式
4.2.3 案例分析
4.3 生物棲息地的景觀化駁岸設計
4.3.1 水中島嶼駁岸
4.3.2 魚巢駁岸
4.4 凍融地區(qū)景觀化駁岸設計
4.5 駁岸種植設計
4.5.1 種植考慮的因素
4.5.1.1 植物生長對岸坡穩(wěn)定的要求
4.5.1.2 植物配置需適應水位變化的要求
4.5.1.3 植物配置要適應坡面水土保持的要求
4.5.2 種植的選擇與應用
4.5.2.1 植物選擇的原則
4.5.2.2 選擇與應用
4.5.3 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建成環(huán)境中河道景觀化駁岸設計案例研究與總結
5.1 案例研究
5.1.1 小金河河道景觀化整治工程
5.1.1.1 現(xiàn)狀與概述
5.1.1.2 水文水利條件分析與整治
5.1.1.3 景觀化設計
5.1.1.4 小結
5.1.2 萬家河河道景觀化整治工程
5.1.2.1 現(xiàn)狀與概述
5.1.2.2 水文水利條件分析與整治
5.1.2.3 景觀化設計
5.1.2.4 小結
5.2 景觀化駁岸設計策略思考
5.2.1 駁岸景觀化與水利工程的結合
5.2.2 駁岸景觀化關于美觀要求的考慮
5.2.3 駁岸景觀化關于生態(tài)性的考慮
5.3 研究成果總結思考與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道整治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與生態(tài)協(xié)調的河道整治[J]. 孫羽,張兵,孫東坡,付鵬. 水利水電技術. 2017(05)
[2]基于量化技術的景觀色彩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以南京中山陵園中軸線為例[J]. 成玉寧,譚明. 西部人居環(huán)境學刊. 2016(04)
[3]城市生態(tài)駁岸設計研究[J]. 龍梅珍,唐波. 現(xiàn)代園藝. 2014(17)
[4]城市河流改造及景觀設計探析——以首爾清溪川改造為例[J]. 陳可石,楊天翼. 生態(tài)經(jīng)濟. 2013(08)
[5]水生態(tài)、水環(huán)境問題及其對策[J]. 張興平,朱建強.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2(S1)
[6]上海崇明西沙濕地景觀生態(tài)敏感性分析及規(guī)劃策略[J]. 于冰沁,田舒,車生泉.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7]濱河植物選擇性應用探討[J]. 呂然. 現(xiàn)代裝飾(理論). 2012(09)
[8]新加坡水資源管理新篇章——以盛港浮動濕地和羅弄哈魯士濕地為例[J]. 陳萃菁,林慶國,陳文建,王琰,劉美蘭. 動感(生態(tài)城市與綠色建筑). 2011(03)
[9]增設風景園林學為一級學科論證報告[J]. 中國園林. 2011(05)
[10]建設人水相親的生態(tài)城市——韓國城市環(huán)境建設考察報告[J]. 秦惠雄. 城市管理與科技. 2011(02)
碩士論文
[1]園林駁岸的設計研究[D]. 李鵬飛.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4
[2]人工景觀水體生態(tài)型護岸設計研究[D]. 馬超.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3
[3]城市人工河道生態(tài)水系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D]. 任偉.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4]城市河道生態(tài)駁岸評價與設計應用[D]. 丁麗澤.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2
[5]濱水城市駁岸景觀設計方法研究[D]. 朱學燕.武漢理工大學 2008
[6]城市濱水區(qū)生態(tài)護岸景觀設計研究[D]. 唐大川.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08
[7]城市水景中的駁岸設計[D]. 樹全.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60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346040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