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施工技術論文 >

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再生塑料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發(fā)布時間:2018-05-07 07:28

  本文選題:硅烷偶聯(lián)劑 + 再生塑料顆粒; 參考:《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摘要】:將再生塑料顆粒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但隨著塑料顆粒摻量的增加,存在著混凝土的強度指標先增加后減小的缺陷.為了改善以上缺陷,首次用KH570型硅烷偶聯(lián)劑處理ABS/PC塑料顆粒,將處理后的塑料顆粒摻入混凝土中制成混凝土試件并測定其強度.結果表明,改性再生塑料顆粒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軸心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抗折強度、脆性破壞性能以及塑料顆粒與混凝土間的粘結強度均有大幅度提高.
[Abstract]:Adding recycled plastic particles to concrete can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plastic particles, the strength index of concrete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ove defects, ABS /PC plastic particles are treated with KH570 silane coupling agen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treated plastic particles are added into the concre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modified recycled plastic granular concrete, the axial compression strength, the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the flexural strength, the brittle failure performance and the bond strength between the plastic particles and the concrete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qū)土木系;華東管道設計研究院;
【基金】:中央高等學校百人計劃資助(2682013BR014EM)
【分類號】:TU52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夏曉舟;章青;湯書軍;;混凝土細觀損傷破壞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2 劉鋒;黃海濱;夏曉舟;李麗娟;鐘根全;郭永昌;;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J];建筑材料學報;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海濱;;再生ABS/PC粉改性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12年04期

2 李蕾;張廣泰;秦擁軍;;烏魯木齊市城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3年05期

3 張海波;李明遠;王靈俠;方月婷;;廢舊塑料顆粒對水泥砂漿性能的影響[J];材料導報;2013年22期

4 龔婉婷;王磊;楊濤;;再生塑料顆粒表面對改性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影響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5 陳愛玖;章青;劉仲秋;夏曉舟;;混凝土細觀分析的研究現(xiàn)狀[J];混凝土;2008年06期

6 丁道紅;章青;;混凝土缺陷研究綜述[J];混凝土;2009年10期

7 何福渤;路新瀛;;材料參數(shù)波動對混凝土溫度應力計算的影響[J];混凝土;2010年01期

8 劉鋒;鐘根全;夏曉舟;李麗娟;;基于細觀層次橡膠混凝土單軸受壓力學分析[J];建筑材料學報;2010年06期

9 劉鋒;黃海濱;夏曉舟;李麗娟;鐘根全;郭永昌;;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J];建筑材料學報;2011年02期

10 宋曉剛;;隨機游走法在混凝土球形骨料投放中的應用[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白衛(wèi)峰;混凝土損傷機理及飽和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2 李朝紅;基于損傷斷裂理論的混凝土破壞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3 劉Z拇,

本文編號:18559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18559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23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