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鋼絞線網(wǎng)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恢復力模型研究
本文選題:預應力高強鋼絞線 切入點:鋼筋混凝土柱 出處:《工程力學》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基于16根采用新型預應力鋼絞線網(wǎng)張拉錨固技術(shù)加固的鋼筋混凝土柱和2根對比柱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試驗結(jié)果,進行了恢復力模型研究。結(jié)合之前相關(guān)試驗研究,確定出材料的本構(gòu)關(guān)系,建立了預應力高強鋼絞線網(wǎng)約束加固鋼筋混凝土的應力-應變關(guān)系方程;考慮構(gòu)件軸力的二次矩效應,提出了在反復荷載下預應力加固鋼筋混凝土柱骨架曲線的計算方法,建立了相應理論模型;結(jié)合Clough滯回規(guī)則,建立了相應的恢復力模型。研究表明:對試驗的材料本構(gòu)關(guān)系適當簡化,通過合理的假定,由基本的內(nèi)外力平衡方程和簡單的滯回規(guī)則,可得到構(gòu)件從加載到破壞全過程與試驗吻合良好的骨架曲線和滯回曲線,由此建立的恢復力模型簡單、適用,可為預應力高強鋼絞線網(wǎng)加固鋼筋混凝土柱設(shè)計和施工提供參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16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nd two contrast columns strengthened by a new type of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tensioning and anchoring technology under repeated loads, the model of restoring force is studied.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the material is determined, and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 equ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engthened by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econdary moment effect of the axial force of the member is consider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skeleton curve under repeated load i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lough hysteretic rule is combined. The corresponding restoring force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of the tested materials are suitably simplified, and the basic equilibrium equation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and simple hysteretic rules are obtained by reasonable assumptions. The skeleton curve and hysteresis curve of the whole process from loading to failure can be obtained. The model of restoring force is simple and applicable. 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rengthened by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steel wire mesh.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北京環(huán)友建筑技術(shù)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
【分類號】:TU375.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南薰;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柱的徐變穩(wěn)定性[J];土木工程學報;1987年03期
2 曹全民;預制鋼筋混凝土柱拉結(jié)筋新留置方法[J];施工技術(shù);1991年01期
3 張代濤,劉學兵,蓋玉龍,張輝;鋼筋保護層厚度誤差對鋼筋混凝土柱性能影響分析[J];萊陽農(nóng)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4 吳毅彬;郭子雄;;不同加固規(guī)范的CFRP加固RC柱抗剪強度計算方法比較[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2期
5 鄧宗才;李朋遠;;FRP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研究進展[J];工程建設(shè);2008年04期
6 戚洪巖;;應用碳纖維加固鋼筋混凝土柱[J];中國新技術(shù)新產(chǎn)品;2008年15期
7 張自榮;李久陽;朱坤;;纖維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抗壓承載力分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8 任治章;趙冰;;考慮徐變時軸壓鋼筋混凝土柱的變形分析及應用[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楊洪瑞;李勝利;;鋼筋混凝土構(gòu)件中鋼筋溫度數(shù)值計算方法討論[J];武警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黃升;秦柏源;;圓鋼管混凝土柱與鋼筋混凝土柱、鋼柱在幾個方面的比較[J];華東公路;201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志成;艾德武;朱雋;李國榮;;碳纖維布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抗壓強度的力學分析與計算方法研究[A];第十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2001年
2 謝劍;陳勝云;趙彤;;碳纖維布增強鋼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載力的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A];第二屆全國土木工程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FRP)應用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3 王鐵成;余流;;斜向水平荷載作用下碳纖維增強鋼筋混凝土柱的滯回特性與延性[A];第十一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2002年
4 丘利玲;秦柏源;;鋼管混凝土柱與鋼筋混凝土柱、鋼柱在幾個方面的比較[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解東升;馮淑芳;王明洋;;低速沖擊下鋼筋混凝土柱的變形與破壞研究[A];第六屆全國工程結(jié)構(gòu)安全防護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周思柱;張傳立;S.T Man;;用有限元法分析橫向焊接鋼網(wǎng)纖維加強的鋼筋混凝土柱[A];第七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1998年
7 黃奕輝;王全鳳;林建華;楊勇新;岳清瑞;;玻璃纖維布包裹加固RC柱抗震性能試驗[A];第三屆全國FRP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邢國華;劉伯權(quán);付國;吳濤;侯建玲;;彎曲型破壞的鋼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勞性能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9 朱四榮;李卓球;;鋼筋混凝土柱中鋼筋銹蝕識別[A];第八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1999年
10 鄭永乾;楊有福;韓林海;;鋼筋混凝土柱耐火極限的理論計算模型[A];第十三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楊雨春 王亮;鐵煤集團建設(shè)公司5項發(fā)明通過國家專利認證[N];中華建筑報;2009年
2 管成祥 吳永飛;企業(yè)搬家留隱患 殘柱傷人應賠償[N];江蘇法制報;2005年
3 董紅明;真情服務(wù) 暢通經(jīng)濟發(fā)展動脈[N];廣元日報;2010年
4 白曉燕;西飛復合材料廠房奠基開工[N];中國航空報;2009年
5 馬嬙 賈潤賢;加強對地震遺址實物檔案的保護與利用[N];中國檔案報;2004年
6 楊晴 謝開天;四川六建人的超常規(guī)紀錄[N];四川日報;2010年
7 記者 楊捷 實習生 陳一帆 通訊員 胡軍;設(shè)計方市市政設(shè)計院:圍繞治堵的思路布局、設(shè)計[N];長江日報;2011年
8 劉雅君 薛琳娜 延安大學信息學院;我市中小學校舍震害情況及其原因探析[N];延安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黃丹彤 通訊員 宋玲;中山圖書館計劃年內(nèi)重開[N];廣州日報;2010年
10 封錫彬;長春市政府為消防支隊送大禮[N];吉林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穎;鋼筋混凝土柱地震破壞方式及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2 王德斌;考慮動力效應的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李笑然;FRP約束鋼筋混凝土柱非線性阻尼性能及動力響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4 申紅俠;鋼梁—鋼筋混凝土柱節(jié)點靜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5 單波;FRP加固鋼筋混凝土柱考慮地震及使用損傷的長期性能和修復[D];湖南大學;2006年
6 伍凱;低周反復荷載下SRC-RC轉(zhuǎn)換柱基本受力行為與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7 伍敏;高層建筑結(jié)構(gòu)地震損傷與倒塌分析[D];天津大學;2012年
8 萬海濤;鋼筋混凝土梁、柱構(gòu)件抗震性能試驗及其基于變形性能的參數(shù)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關(guān)宏波;GFRP套管鋼筋混凝土組合結(jié)構(gòu)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胡波;FRP約束混凝土柱的受壓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剛;鋼筋混凝土柱抗落石撞擊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2 江洲;鋼筋混凝土柱動力性能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3 顧敏峰;高溫下鋼筋混凝土柱溫度場模擬及力學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4 宗俊;不同屈服點鋼筋混凝土柱耗能性能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5 李廣文;鋼筋混凝土柱疲勞損傷性能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6 尹智勇;考慮壓彎剪相互作用的鋼筋混凝土柱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7 龍業(yè)平;鋼筋混凝土柱快速加載試驗及動力滯回規(guī)律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8 李楊;鋼筋混凝土柱非線性變形分解試驗及模擬[D];重慶大學;2010年
9 唐亮;考慮應變率效應的不同配筋率鋼筋混凝土柱動力性能試驗與模擬[D];湖南大學;2010年
10 張宇;重度受損鋼筋混凝土柱修復后的抗震性能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14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161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