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初步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球孢白僵菌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球孢白僵菌 玉米 施用方式 促生作用 酶活性 作用機制
【摘要】:玉米(Zea mays)在我國農(nóng)作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亞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國玉米最主要的害蟲種類。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為化學(xué)農(nóng)藥的替代物,在中國普遍用于玉米螟的生物防治。近年研究顯示,球孢白僵菌除了可以良好的控制玉米螟的種群密度,還對玉米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了解白僵菌對玉米的促生作用,本文選取產(chǎn)孢良好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202,采用土壤施用和葉面噴施兩種不同的球孢白僵菌接種方法處理玉米。試驗結(jié)果表明,白僵菌的兩種施用方式對玉米苗均存在促生作用,且這種促生作用與孢子接種濃度密切相關(guān)。在噴施葉面處理中,白僵菌僅對玉米地上部分生長指標(biāo)有促進作用,而對玉米苗的根長無顯著影響;其中1.0×104孢子/mL濃度處理組對玉米苗的促生效果最佳,其株高、葉長、葉寬、生物量指標(biāo)比蒸餾水對照組分別高出7.47%、15.42%、25.70%和16.85%。在土壤噴施處理中,白僵菌對玉米苗地上與地下部分均有顯著促生作用;其中1.0×106孢子/mL和1.0×108孢子/mL濃度處理組,玉米株高、葉長、根長、生物量指標(biāo)相對于對照組分別提高了28.66%和29.59%、30.66%和37.85%、43.08%和33.60%、28.35%和32.55%,而這兩個應(yīng)用濃度間對玉米苗的各生長指標(biāo)與生物量的促生作用沒有顯著差異。為進一步研究白僵菌對玉米苗的促生機制,本文分別選取兩種玉米葉片酶和土壤酶作為測試對象,觀察這四種酶在玉米苗接種白僵菌前后的酶活性變化。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噴施葉面處理中,白僵菌對玉米的促生作用與玉米葉片過氧化氫酶無顯著相關(guān)性,但白僵菌可以促進玉米葉片蔗糖酶活性的增加,其中以1.0×104孢子/mL濃度處理組促進效果最佳。在土壤噴施處理中,白僵菌表現(xiàn)出與土壤蔗糖酶活性具有相關(guān)性,但對土壤脲酶活性無明顯影響。1.0×106孢子/mL和1.0×108孢子/mL濃度處理組對蔗糖酶活性的促進作用優(yōu)于1.0×104孢子/mL濃度處理組。從白僵菌對酶活性的促進作用來看,白僵菌可以通過噴施于葉面的方式促進玉米葉片蔗糖酶活性的增加,也可通過施用于土壤的方式促進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增加,進而促進玉米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生長。本研究還通過HPLC-DAD-MS對不同濃度白僵菌接種處理的玉米葉差異成分進行分析鑒定。試驗結(jié)果顯示,不同濃度白僵菌處理的玉米葉提取物的組成有明顯差異,經(jīng)鑒定,有明顯差異的化合物為氨基戊醇、2-甲基丙醇葡萄糖苷、薏苡素、山奈酚-3-O-蕓香糖苷、望江南素B和2-氨基-3,5-十八碳二烯醇;其中氨基戊醇在1.0×104孢子/mL濃度處理組玉米葉片中的含量明顯高于1.0×106孢子/mL和1.0×108孢子/mL濃度處理組,而2-甲基丙醇葡萄糖苷在1.0×104孢子/mL濃度處理組中的含量則明顯低于其余兩個處理組,因此這兩成分可能與玉米葉片生長具有相關(guān)性,其它化合物的促生作用尚需進一步證實。本文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白僵菌對玉米生長的促生作用;從促生角度來看,用1.0×106孢子/ml濃度的白僵菌孢懸液處理土壤,對玉米苗的促生作用最顯著;而白僵菌的促生作用機制一方面與玉米葉片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提升有關(guān),另一方面與玉米體內(nèi)氨基戊醇、2-甲基丙醇葡萄糖苷等小分子代謝物的濃度變化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球孢白僵菌 玉米 施用方式 促生作用 酶活性 作用機制
【學(xué)位授予單位】: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476.12;S51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文獻綜述9-12
- 1.1 球孢白僵菌的應(yīng)用現(xiàn)狀9
- 1.2 白僵菌對植物的促生作用9-10
- 1.3 植物酶活性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10-11
- 1.3.1 蔗糖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10
- 1.3.2 過氧化氫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10-11
- 1.4 土壤酶活性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11
- 1.4.1 土壤蔗糖酶活性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11
- 1.4.2 土壤脲酶活性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11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1-12
- 2 引言12-13
- 3 材料與方法13-19
- 3.1 材料13
- 3.2 試驗方法13-19
- 3.2.1 培養(yǎng)基制備與白僵菌孢子培養(yǎng)13-14
- 3.2.2 孢子懸浮液的制備14
- 3.2.3 玉米苗的栽植方法14
- 3.2.4 白僵菌接種方法14-15
- 3.2.5 玉米苗各部位的生長量測定15
- 3.2.6 選擇性培養(yǎng)基制備與白僵菌成菌落數(shù)測定15-16
- 3.2.7 酶活性測定16
- 3.2.8 不同濃度白僵菌對玉米葉片成分的影響16
- 3.2.9 數(shù)據(jù)分析16-19
- 4 結(jié)果與分析19-35
- 4.1 白僵菌對玉米生長的影響19-27
- 4.1.1 白僵菌噴施葉面對玉米苗生長的影響19-22
- 4.1.2 白僵菌噴施土壤對玉米生長的影響22-27
- 4.2 白僵菌對玉米葉片酶活性的影響27-28
- 4.2.1 白僵菌對玉米葉片蔗糖酶活性的影響27
- 4.2.2 白僵菌對玉米葉片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27-28
- 4.3 白僵菌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28-29
- 4.3.1 白僵菌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響28
- 4.3.2 白僵菌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28-29
- 4.4 不同濃度白僵菌處理的玉米葉片成分差異研究29-35
- 4.4.1 不同處理的玉米葉提取物的離子流圖分析29-31
- 4.4.2 差異化合物的離子解析31-35
- 5 討論35-38
- 5.1 白僵菌對玉米的促生作用35
- 5.2 白僵菌不同處理方式對玉米促生作用的差異35
- 5.3 不同濃度白僵菌對玉米促生作用的差異35-36
- 5.4 白僵菌對玉米苗促生機制的研究36
- 5.4.1 噴施葉面處理組白僵菌對玉米苗酶活性的影響36
- 5.4.2 土壤施用處理組白僵菌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36
- 5.5 不同濃度白僵菌處理的玉米葉成分差異研究36-38
- 6 結(jié)論38-39
- 6.1 球孢白僵菌對玉米苗有明顯促生作用,且這種促生作用與孢子接種濃度密切相關(guān)38
- 6.2 白僵菌對玉米苗的促生作用,,土壤施用方式優(yōu)于葉面施用38
- 6.3 葉面噴施白僵菌對玉米的促生作用與玉米葉片蔗糖酶活性有關(guān)38
- 6.4 土壤施用白僵菌對玉米的促生作用與土壤蔗糖酶活性有關(guān)38
- 6.5 不同濃度白僵菌處理的玉米葉的小分子化合物差異38-39
- 參考文獻39-45
- 致謝45-46
- 個人簡介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路楊;徐文靜;隋麗;汪洋洲;張正坤;李啟云;;球孢白僵菌植物內(nèi)生性及其應(yīng)用研究進展[J];東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6年01期
2 魏世譽;王娟;隋麗;李啟云;張正坤;張佳詩;路楊;趙宇;張延明;徐文靜;;球孢白僵菌在玉米中的定殖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自然科學(xué)學(xué)報;2015年06期
3 齊永霞;陳方新;;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根際的定殖及對根際微生物的影響[J];熱帶作物學(xué)報;2013年05期
4 張春雷;;玉米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品種[J];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周刊;2012年47期
5 林燕青;洪偉;;植物內(nèi)生真菌研究及應(yīng)用前景[J];福建林業(yè)科技;2012年03期
6 李增智;黃勃;陳名君;王濱;樊美珍;;分子時代的白僵菌研究[J];菌物學(xué)報;2011年06期
7 袁盛勇;孔瓊;陳斌;薛春麗;田學(xué)軍;肖春;李正躍;;球孢白僵菌MZ050724對亞洲玉米螟幼蟲毒力研究[J];西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1年02期
8 李海龍;張桂林;黨榮理;賈繼民;;應(yīng)用SPSS軟件進行殺蟲劑的KT_(50)分析[J];中國媒介生物學(xué)及控制雜志;2011年02期
9 陳正州;薛兆銀;周靖;徐家忠;;球孢白僵菌防治花生田蠐螬藥效試驗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年04期
10 王秀玲;程序;謝光輝;李桂英;;NaCl脅迫對甜高粱發(fā)芽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xué)報;2010年10期
本文編號:9342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93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