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土和砂姜黑土中雙氰胺的硝化抑制作用比較
本文關鍵詞:潮土和砂姜黑土中雙氰胺的硝化抑制作用比較
更多相關文章: 雙氰胺 潮土 砂姜黑土 銨態(tài)氮 硝態(tài)氮 硝化抑制率
【摘要】:通過人工氣候箱培養(yǎng)試驗,研究硝化抑制劑雙氰胺(dicyandiamide,DCD)在淮河流域2種主要土壤類型(潮土、砂姜黑土)上的施用效果。通過測定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含量的相對變化闡明潮土和砂姜黑土中尿素的轉化過程,并通過計算硝化抑制率闡明不同DCD添加量條件下硝化抑制強度的變化規(guī)律,從而確定不同土壤類型較適宜的DCD添加量。結果表明,潮土和砂姜黑土中添加DCD均能有效緩解銨態(tài)氮的硝化作用,且硝化抑制效果隨著DCD添加量的增加(2%~10%)而增強。DCD對潮土的最高硝化抑制率可達58.9%,對砂姜黑土的硝化抑制作用較潮土弱,最高硝化抑制率僅為27.4%,且與8%DCD添加量處理之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潮土在室內培養(yǎng)42 d后w(銨態(tài)氮)仍達14.4 mg·kg-1,而砂姜黑土培養(yǎng)7 d后硝化抑制效果迅速下降,培養(yǎng)21 d時幾乎檢測不到銨態(tài)氮,這表明潮土中DCD與尿素配施可有效延長尿素的肥效,而砂姜黑土中DCD與尿素配施效果較差。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關鍵詞】: 雙氰胺 潮土 砂姜黑土 銨態(tài)氮 硝態(tài)氮 硝化抑制率
【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012ZX07204-003-00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15B03)
【分類號】:S143
【正文快照】: 大學,北京100049)我國是世界氮肥生產第1大國,也是氮肥消費最多的國家[1-2]。在所有氮肥品種中,尿素使用占我國農業(yè)氮肥使用總量的一半以上[3]。與此同時,尿素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日漸突出:利用率低,肥效期短等[2,4]。氮肥施用在促進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同時,也給環(huán)境帶來了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社方;秦素研;葛昌斌;張運棟;;砂姜黑土小麥生產現(xiàn)狀的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22期
2 張俊民;過興度;;砂姜黑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特點和綜合治理問題[J];安徽農業(yè)科學;1981年03期
3 楊繩奇;;南陽砂姜黑土地小麥增產途經的探討[J];河南農林科技;1981年03期
4 何靜安;毛合琢;張鴻程;;砂姜黑土的改良利用[J];河南農林科技;1981年05期
5 李民;秦廣澤;孫西山;;砂姜黑土改良的措施及效果[J];山東農業(yè)科學;1983年03期
6 馬振生;周口地區(qū)砂姜黑土及其改良利用途徑[J];中原地理研究;1984年02期
7 馬振聲;李志田;鄧自成;張樹義;張文鼎;;淺談周口地區(qū)砂姜黑土的綜合治理[J];河南農林科技;1985年11期
8 周保元,王玉卿;砂姜黑土改良利用途徑的研究[J];土壤肥料;1989年01期
9 張俊民;江蘇省的砂姜黑土資源及其利用[J];地理研究;1991年03期
10 東野光亮,史衍璽,李貽學;從微形態(tài)特征看砂姜黑土土地資源的利用改良[J];土壤通報;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錄久;李文高;殷雄;陳勇;何義斌;李國;;砂姜黑土小麥鋅氮配施效應的研究[A];青年學者論土壤與植物營養(yǎng)科學——第七屆全國青年土壤暨第二屆全國青年植物營養(yǎng)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2 李瑋;喬玉強;曹承富;杜世;趙竹;;秸稈還田和施肥對砂姜黑土理化性質及小麥-玉米產量的影響[A];中國作物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何傳龍;曹承富;郭志彬;張耀蘭;趙竹;張文凱;胡春華;;秸稈堆肥對砂姜黑土小麥產量、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及培肥效果研究[A];面向未來的土壤科學(上冊)——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李錄久;張祥明;郭熙盛;張琳;;氮鉀配施對冬甘藍產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影響[A];第九屆中國青年土壤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暨第四屆中國青年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5 陳歡;李瑋;張存嶺;喬玉強;杜世州;趙竹;曹承富;;淮北砂姜黑土酶活性對長期施肥的響應研究[A];中國作物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李亞玲;小麥是如何連續(xù)三年大幅增產的[N];農民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汪永安;30年“傳經”到地頭[N];安徽日報;2012年
3 小麥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小麥抵抗自然災害技術主攻方向[N];農民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群;土壤緊實脅迫對玉米根土系統(tǒng)及其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宗玉統(tǒng);砂姜黑土的物理障礙因子及其改良[D];浙江大學;2013年
2 詹其厚;砂姜黑土耕地土壤性狀特點與農業(yè)綜合利用技術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丁軍;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及其對小麥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河南農業(yè)大學;2000年
4 王道中;長期定位施肥砂姜黑土土壤肥力演變規(guī)律[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沈明林;砂姜黑土區(qū)不同麥秸還田方式對夏玉米生育及產量的影響[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1年
6 高峰;外源稀土在安徽省主要農業(yè)土壤中形態(tài)分布的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8年
7 包晶晶;稀土元素鑭、釹在土壤中的形態(tài)分布及作物效應[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8年
8 于佳禾;采煤塌陷坡地砂姜黑土中氮磷流失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5年
9 李劉霞;氮磷鉀配施對砂姜黑土冬小麥干物質生產、養(yǎng)分吸收利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王興科;河南省砂姜黑土與潮土系統(tǒng)分類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183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91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