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水樣中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本文關鍵詞:土壤和水樣中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Arthrobacter sp.FM 阿特拉津 降解 微生物修復 土壤
【摘要】:利用實驗室已經(jīng)篩選到的阿特拉津降解菌株Arthrobacter sp.FM326為研究材料,研究了該降解菌在不同含水率(5%、15%、25%)的土壤和不同的水樣中(農(nóng)藥廠排污水水樣、晉寧蔬菜地溝渠水樣、盤龍江水樣)對阿特拉津的降解。實驗結果表明,培養(yǎng)3d后,菌株FM326顯著促進了污染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降解效率可達95%)。土壤含水率較低時,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作用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隨著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中阿特拉津的物理化學降解作用增強,但仍以生物降解作用為主。培養(yǎng)5d后,與對照相比,菌株FM326在3種水樣中對阿特拉津均有顯著的降解作用,其降解效率由大到小的順序為:農(nóng)藥廠排污水水樣(98%)晉寧蔬菜地溝渠水樣(91%)盤龍江水樣(86%)。
【作者單位】: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關鍵詞】: Arthrobacter sp.FM 阿特拉津 降解 微生物修復 土壤
【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CD058)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0Y339)
【分類號】:X172;X592
【正文快照】: 阿特拉津(化學名稱是2-氯-4-乙氨基-6-異丙氨基-1,3,5三嗪)是一種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常用于甘蔗、玉米等農(nóng)作物防除雜草。由于長期大量使用阿特拉津,且阿特拉津在環(huán)境中的半衰期較長,導致阿特拉津易殘留在土壤和水環(huán)境中,或者進入食物鏈,進而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污染,給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伯林,岳紹先,胡乃璧,李小兵,翟文學,李諾,朱榮煥,朱立煌,毛大璋,周佩珍;龍葵阿特拉津抗性基因向大豆葉綠體基因組的轉移及在轉基因植株中的表達[J];科學通報;1988年19期
2 毛大璋,劉伯林;利用熒光誘導動力學鑒定導入大豆的抗阿特拉津基因的表達[J];植物學通報;1988年01期
3 張靜;龐然;段林;張承東;;土壤吸附態(tài)阿特拉津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3年10期
4 蔡寶立,黃今勇,石建黨,張心平,劉海,朱昌壽;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的分離和鑒定[J];微生物學通報;2001年02期
5 李寶明;孫軍德;王輝;任蜀豫;;阿特拉津降解細菌的篩選和鑒定[J];土壤通報;2007年03期
6 劉曉旭;施蔡雷;曹慧;賈秀英;;銅和阿特拉津對甌江彩鯉的聯(lián)合毒性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7 劉娜;王柳;邱華;于瑩;王鶴;朱博麟;;珍珠巖-磷酸化聚乙烯醇生物材料的制備及其降解阿特拉津特性[J];科技導報;2013年14期
8 欒新紅;孫長勉;丁鑒鋒;蘇振山;董維國;;阿特拉津影響大鼠生殖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6年19期
9 鄭柳柳;袁博;朱希坤;蔡寶立;;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的分離、鑒定和工業(yè)廢水生物處理試驗[J];微生物學通報;2009年07期
10 李清艷;Boundy-Mills K L;Sadowsky M J;Wackett L P;蔡寶立;;阿特拉津降解菌株Alcalegenes sp.SG1的分離鑒定和降解特性研究[J];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學鈺;姜桂蘭;劉廣民;廖資生;;阿特拉津除草劑在土壤中環(huán)境行為的研究[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2 苑宇哲;王躍招;;阿特拉津對兩棲類的作用效應研究進展[A];四川省動物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高志賢;王艷;房彥軍;周煥英;王濤;王紅勇;;檢測阿特拉津和罌粟堿的蛋白芯片技術研究[A];惡臭污染測試與控制技術——全國首屆惡臭污染測試與控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欒新紅;張媛媛;沈慶豐;劉明春;;維生素E對小鼠抗阿特拉津遺傳毒性的初步研究[A];第三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5 塔娜;高占啟;何忠;孫成;;飲用水源水中阿特拉津的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A];第三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6 黃紅林;張淑貞;武耐英;;菌根、菌絲體分室中阿特拉津降解及土壤微生物變化[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環(huán)境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7 張超蘭;徐建明;;阿特拉津污染脅迫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對外源有機無機物質響應的動態(tài)研究[A];第八屆全國青年土壤暨第三屆全國青年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8 何日安;田霆;曾紹;;超高壓液相色譜法測定阿特拉津的探討[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1年
9 張滿成;王夢喬;周慶;李愛民;;磁性吸附材料對阿特拉津的去除研究[A];熱烈慶祝中國化學會成立80周年——中國化學會第16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陳建軍;張坤;祖艷群;李元;;皇竹草對土壤阿特拉津的修復作用[A];十一五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研究回顧與展望——第四屆全國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邢厚娟;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單一及聯(lián)合暴露對鯉魚毒理作用的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劉娜;地下水中阿特拉津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李康;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對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毒性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岙;共存污染物對沉積物及其主要組分吸附阿特拉津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劉威;阿特拉津對地表飲用水源水質影響評價及毒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歐曉霞;腐殖酸及其不同級分和鐵的絡合物對阿特拉津光降解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7 胡江;阿特拉津降解菌株BTAH1的分離鑒定、降解特性及應用的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8 胡二丹;基于微孔礦物吸附耦合微波誘導降解的水體中阿特拉津去除方法[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5年
9 姚斌;控制條件下除草劑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對土壤生物學指標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希坤;三個降解除草劑阿特拉津的菌株的分離鑒定和應用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張愛清;阿特拉津對浮萍的毒理學效應及其降解代謝[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孟順龍;除草劑阿特拉津對鯽魚的毒性影響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4 丁明玲;叢枝菌根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修復的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5 朱靜;寡營養(yǎng)條件下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的分離、鑒定及特性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6 孟冬芳;阿特拉津污染對黑土微生物的毒理效應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7 梁海晶;阿特拉津降解酶酶學性質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8 孫雪瑩;寡營養(yǎng)條件下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篩選及降解途徑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屈夢雄;阿特拉津在東北凍融土壤中的吸附降解行為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10 方國東;納米四氧化三鐵對2,,4-D和阿特拉津降解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91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89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