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山不同海拔梯度天然冷杉林土壤特征及肥力綜合評價
本文關(guān)鍵詞:阿爾泰山不同海拔梯度天然冷杉林土壤特征及肥力綜合評價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冷杉林 海拔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摘要】:以新疆阿爾泰山天然冷杉(Abies sibirica)林地土壤為研究對象,分析和比較了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理化性質(zhì),利用相關(guān)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對4個海拔梯度下土壤肥力的整體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結(jié)果表明:(1)各海拔土壤顆粒百分含量大小順序均表現(xiàn)為粉粒砂粒黏粒;(2)隨海拔的升高,土壤各化學指標和土壤有機碳礦化組分都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變化,pH值表現(xiàn)為低海拔高于高海拔,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活性有機碳和緩效碳含量呈現(xiàn)先降低后增加的趨勢,而有機碳礦化率則逐漸下降,并在1 700m之后出現(xiàn)明顯降低;(3)土壤有機活性碳、礦化碳含量與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速效鉀含量等土壤因子密切相關(guān),但pH值和有機碳礦化率的影響不明顯;(4)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有效磷、速效鉀、活性碳和緩效碳含量是綜合評價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最后通過主成分分析法計算綜合得分得出,阿爾泰山不同海拔梯度冷杉林土壤肥力由高到低為:1 500~1 700m1 300~1 500m1 900~2 100m1 700~1 900m。
【作者單位】: 北京林業(yè)大學林學院;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態(tài)研究所;
【關(guān)鍵詞】: 冷杉林 海拔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基金】:國家科技部基礎(chǔ)性工作專項“中國森林土壤調(diào)查、標準規(guī)范及數(shù)據(jù)庫構(gòu)建”(2014FY120700)
【分類號】:S714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佳蓉;聶明;鄒芹;胡少昌;陳家寬;;土壤重金屬沿山地森林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年12期
2 宋璐璐;樊江文;吳紹洪;;植物葉片性狀沿海拔梯度變化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11年11期
3 王志峰;胥曉;李霄峰;楊鵬;袁新利;;青楊雌雄群體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J];生態(tài)學報;2011年23期
4 羅璐;申國珍;謝宗強;喻杰;;神農(nóng)架海拔梯度上4種典型森林的喬木葉片功能性狀特征[J];生態(tài)學報;2011年21期
5 淮虎銀,周立華;青海湖湖盆南部的植被與海拔梯度[J];西北植物學報;1997年04期
6 王長庭,龍瑞軍,丁路明;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下多年生黃帚橐吾的克隆生長特征[J];西北植物學報;2004年10期
7 胡玉昆;李凱輝;阿德力·麥地;柳妍妍;范永剛;王鑫;高國剛;;天山南坡高寒草地海拔梯度上的植物多樣性變化格局[J];生態(tài)學雜志;2007年02期
8 王桔紅;張勇;崔現(xiàn)亮;杜國禎;;不同海拔梯度糙皮樺和紫果云杉種子的萌發(fā)變異[J];生態(tài)學雜志;2009年04期
9 潘紅麗;李邁和;蔡小虎;吳杰;杜忠;劉興良;;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長與生理生態(tài)特性[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09年02期
10 彭劍峰;勾曉華;陳發(fā)虎;方克艷;張芬;;坡向?qū)0翁荻壬掀钸B圓柏樹木生長的影響[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宇軍;房麗君;;蝴蝶多樣性沿海拔梯度變化研究[A];中國植物園(第十四期)[C];2011年
2 陳立同;馬飛;張曉瑋;趙長明;;西藏急尖長苞冷杉與川滇高山櫟葉片δ~(13)C和LMA沿海拔梯度變化趨勢[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五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8)[C];2008年
3 張石寶;胡虹;周浙昆;許琨;;帽斗櫟光合作用及相關(guān)葉性狀沿海拔梯度的變化(英文)[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五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8)[C];2008年
4 高信芬;;墨脫南迦巴瓦峰生物多樣性垂直梯度變化的初步研究[A];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2006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5 顏O,
本文編號:8198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81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