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垃圾不同模式堆肥化處理效果及產品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餐廚垃圾不同模式堆肥化處理效果及產品應用研究
【摘要】:為了進一步探討如何更好地處理和應用餐廚垃圾,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堆肥化處理方式對餐廚垃圾處理效果的影響,及將餐廚垃圾堆肥分別應用于小白菜育苗和土壤改良種植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添加不同的配比材料處理餐廚垃圾過程中,將餐廚垃圾和鋸末混合均勻加入菌種并且在通風條件下的A-4處理,堆肥效果較為理想。堆肥溫度上升速度較其他處理快1~2天;堆肥產品發(fā)芽指數(shù)達到80%,分別比A-1、A-2和A-3處理高90.5%、25%和12.7%;與初始值相比含水量下降37%左右,電導率值減少約50%。(2)利用蚯蚓處理餐廚垃圾不同堆肥過程中,新舊餐廚垃圾混合條件下B-3處理,作用最顯著。餐廚垃圾轉化為蚯蚓糞的速率最快,體積轉化率達到56.67%,分別為B-1和B-2處理的1.05倍和1.18倍。該處理中平均每條蚯蚓的重量和長度分別為初始值的1.66倍和1.62倍。(3)珍珠巖、菇渣和牛糞能夠改善餐廚垃圾堆肥透氣性差的缺點,三組不同基質的作用效果,珍珠巖菇渣牛糞。其中C-2(珍珠巖和餐廚垃圾堆肥3:1)處理效果最好。該處理出苗率達到91.67%;株高、葉面積和幼苗綜合指標較對照分別提高了約52%、177%和30%。(4)施用餐廚垃圾堆肥改良土壤種植中,以添加40%和60%比例的D-2和D-3處理作用效果較為突出。該處理餐廚垃圾可以提高土壤透氣性,使土壤孔隙度維持在55%~60%之間;降低土壤容重,較CK分別下降了34%和37%;調節(jié)土壤酸堿性,使pH值保持在6.0~7.5之間的弱酸弱堿環(huán)境下;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全氮、有效磷、有效鉀的含量,促進小白菜的生長發(fā)育。小白菜的產量較對照CK分別提高了6.79%和7.9%。說明在土壤中添加50%左右的餐廚垃圾堆肥不僅能改善土壤各方面的性質,同時能夠促進小白菜的生長發(fā)育。
【關鍵詞】:餐廚垃圾 堆肥 育苗 土壤改良 小白菜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141.4
【目錄】: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前言11-19
- 1.1 研究背景11-15
- 1.1.1 餐廚垃圾的概念和內涵11
- 1.1.2 餐廚垃圾的主要特點11-12
- 1.1.3 餐廚垃圾的危害作用12-13
- 1.1.4 餐廚垃圾現(xiàn)狀13
- 1.1.5 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的必要性13-14
- 1.1.6 餐廚垃圾目前主要處理方式14-15
- 1.2 研究進展15-16
- 1.2.1 國內研究進展15
- 1.2.2 國外研究進展15-16
- 1.3 餐廚垃圾處理的發(fā)展方向16-18
- 1.3.1 減量化16
- 1.3.2 無害化16-17
- 1.3.3 資源化17
- 1.3.4 產業(yè)化17-18
- 1.4 研究思路和內容18-19
- 1.4.1 研究思路18
- 1.4.2 研究內容18-19
- 2 材料與方法19-25
- 2.1 試驗地概況19
- 2.2 試驗材料19-20
- 2.2.1 供試土壤19
- 2.2.2 供試餐廚垃圾堆肥19
- 2.2.3 供試基質材料19-20
- 2.3 試驗設計20-22
- 2.3.1 餐廚垃圾添加不同配比材料堆肥化處理試驗20
- 2.3.2 蚯蚓處理餐廚垃圾試驗20-21
- 2.3.3 餐廚垃圾堆肥應用于小白菜育苗試驗21
- 2.3.4 餐廚垃圾堆肥應用于小白菜栽培試驗21-22
- 2.4 測定方法22-24
- 2.4.1 溫度22
- 2.4.2 含水量22
- 2.4.3 種子發(fā)芽指數(shù)22
- 2.4.4 堆肥體積變化22
- 2.4.5 蚯蚓長度變化22-23
- 2.4.6 蚯蚓重量變化23
- 2.4.7 育苗基質理化性狀23
- 2.4.8 小白菜幼苗生長指標和生理指標23
- 2.4.9 小白菜盆栽土壤理化性質23-24
- 2.5 數(shù)據(jù)處理24-25
- 3. 結果與分析25-43
- 3.1 添加不同配比材料對餐廚垃圾堆肥化過程的影響25-28
- 3.1.1 堆體表觀特征的變化25
- 3.1.2 堆肥產品電導率和發(fā)芽指數(shù)測試結果25-26
- 3.1.3 堆肥過程中溫度的變化26-27
- 3.1.4 堆肥過程中含水量的變化27-28
- 3.2 蚯蚓對餐廚垃圾不同堆肥化處理過程的影響28-30
- 3.2.1 餐廚垃圾表觀特征的變化28
- 3.2.2 蚯蚓糞電導率和發(fā)芽指數(shù)測試結果28
- 3.2.3 餐廚垃圾體積的變化28-29
- 3.2.4 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中蚯蚓重量的變化29-30
- 3.2.5 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中蚯蚓長度的變化30
- 3.3 餐廚垃圾堆肥與其它基質不同配比對小白菜育苗的影響30-35
- 3.3.1 不同材料處理后的基本理化性狀30-31
- 3.3.2 餐廚垃圾堆肥與其它基質不同配比對小白菜出苗率的影響31
- 3.3.3 餐廚垃圾堆肥與其它基質不同配比對小白菜幼苗株高的影響31-32
- 3.3.4 餐廚垃圾堆肥與其它基質不同配比對小白菜幼苗葉片數(shù)、葉面積的影響32-33
- 3.3.5 餐廚垃圾堆肥與其它基質不同配比對小白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響33-34
- 3.3.6 餐廚垃圾堆肥與其它基質不同配比對小白菜幼苗綜合指標的影響34-35
- 3.4 施用餐廚垃圾堆肥對土壤理化性質和小白菜生長的影響35-43
- 3.4.1 餐廚垃圾堆肥不同用量對小白菜株高、葉綠素、葉面積的影響35-37
- 3.4.2 餐廚垃圾堆肥不同用量對小白菜產量的影響37
- 3.4.3 餐廚垃圾堆肥不同用量對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響37-39
- 3.4.4 餐廚垃圾堆肥不同用量對土壤持水性的影響39
- 3.4.5 餐廚垃圾堆肥不同用量對土壤pH的影響39-40
- 3.4.6 餐廚垃圾堆肥不同用量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40
- 3.4.7 餐廚垃圾堆肥不同用量對土壤氮、磷、鉀含量的影響40-43
- 4 討論43-46
- 4.1 添加不同的配比材料對餐廚垃圾堆肥化過程的影響43
- 4.2 蚯蚓對餐廚垃圾不同堆肥化處理過程的影響43-44
- 4.3 餐廚垃圾與其它基質不同配比對小白菜育苗的影響44-45
- 4.4 施用餐廚垃圾對土壤性質和小白菜生長的影響45-46
- 5 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53
- 致謝53-54
- 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武英;顧衛(wèi)兵;邱建興;白曉龍;喜冠南;;餐廚垃圾的飼料化處理及其效益分析[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12年09期
2 顧衛(wèi)兵;李鋒;董彩軍;陳如倩;葉幸極;;南通市餐廚垃圾現(xiàn)狀及處理方式調查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年18期
3 ;餐廚垃圾泔水不能直接喂豬[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4 劉曉英;李秀金;董仁杰;肖勇;馬欣欣;劉廣青;;北京市餐廚垃圾產生狀況及厭氧發(fā)酵產氣潛力分析[J];可再生能源;2009年04期
5 于紅艷;曹樹勇;奚立民;;餐廚垃圾制備燃料乙醇酶促反應條件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9年06期
6 梁曉軍;耿思增;薛慶林;李嘉;;餐廚垃圾就地脫水處理技術[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0年02期
7 張慶芳;楊林海;周丹丹;;餐廚垃圾廢棄物處理技術概述[J];中國沼氣;2012年01期
8 尼姝麗;王述洋;梁素鈺;;餐廚垃圾制沼及沼氣純化系統(tǒng)[J];中國沼氣;2012年04期
9 蔣麗;郭東平;袁康;杜安珂;陳國強;;餐廚垃圾制備燃料乙醇二級催化水解反應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2年09期
10 朱振新;許士洪;李登新;;不同蛋白酶水解模擬餐廚垃圾優(yōu)化工藝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3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建平;王文華;;我國餐廚垃圾管理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李巧蓮;朱立奎;;淺析餐廚垃圾的利用和處理[A];2012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2年
3 蔡華青;喬鵬程;梁曉霞;;餐廚垃圾管理現(xiàn)狀及處理對策概述[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五卷)[C];2013年
4 ;餐廚垃圾綜合治理必須立法[A];“兩區(qū)”同建與科學發(fā)展——武漢市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丹丹;吳畏;;餐廚垃圾發(fā)酵制乳酸技術發(fā)展歷程回顧與展望[A];2012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李澄;;江蘇省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研究[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7.城市工程規(guī)劃)[C];2012年
7 張畫煒;;餐廚垃圾單獨處理必要性及基本技術研究[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五卷)[C];2013年
8 王陽;林聰;侯雨;張倬;;關于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的探究[A];沼氣發(fā)展戰(zhàn)略和對策研討會文集[C];2010年
9 沈劍山;顏曉英;蔣宏華;;餐廚垃圾厭氧消化及綜合利用技術[A];2011年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李愛年;劉愛良;;餐廚垃圾管理立法問題研究[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小岑鳥;廈門管好餐廚垃圾[N];中國環(huán)境報;2004年
2 楊濤軍;銀川餐廚垃圾治理尋求突破[N];中國環(huán)境報;2005年
3 記者 邱霞;餐廚垃圾今后都要集中處理[N];杭州日報;2005年
4 記者 施建 謝若閑 通訊員 穗仁宣;廣州日產“餐廚垃圾”近千噸[N];民營經濟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于翔 楊濤軍 申東 馬欽麟;餐廚垃圾“病”臨城下[N];寧夏日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楊濤軍 申東 于翔 馬欽麟;餐廚垃圾問題不容漠視[N];寧夏日報;2005年
7 記者 于翔 實習生 李峰;首府餐廚垃圾統(tǒng)一處置項目正式啟動[N];寧夏日報;2005年
8 記者 吳建龍;蘭州定點收集餐廚垃圾[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年
9 楊濤 周順新 閻靜;治理餐廚垃圾咋就這么難[N];新疆日報(漢);2005年
10 記者 王東亮邋通訊員 郭衛(wèi)東;奧運簽約飯店餐廚垃圾定點消納[N];北京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馮磊;寒冷地區(qū)餐廚垃圾干發(fā)酵及沼氣微氧脫硫機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翟寧寧;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過程穩(wěn)定性及高效產氣工藝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3 石姍姍;餐廚垃圾糖化液發(fā)酵制丁醇及糖化殘渣堆肥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4 張永梅;餐廚垃圾碳源的有效回收與強化脫氮原理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5 李田宇;餐廚垃圾生化降解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結構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6 葉志隆;餐廚垃圾同步糖化發(fā)酵產乳酸與雙水相分離[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鄒德勛;以菌糠為調理劑的餐廚垃圾好氧堆肥技術及其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何清明;餐廚垃圾厭氧消化過程穩(wěn)定性檢測系統(tǒng)開發(fā)與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9 胡新軍;利用大頭金蠅幼蟲生物轉化餐廚垃圾的研究[D];中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營軍;杭州市餐廚垃圾現(xiàn)狀調查及其厭氧沼氣發(fā)酵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詹愛平;餐廚垃圾的源頭減量處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苗珍珍;餐廚垃圾管理的法律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4 連紅民;干式厭氧消化法處理餐廚垃圾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5 吳海平;餐廚垃圾回收物流系統(tǒng)構建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
6 沈洪瀾;基于消費者行為的餐館餐廚垃圾減量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王權;油脂及鹽對餐廚垃圾產VFAs的影響研究及工程示范[D];清華大學;2015年
8 伍長青;IC反應器處理餐廚垃圾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9 于鑫;餐廚降解菌分離鑒定及其特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10 邵晨;餐廚垃圾微生物降解調理劑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356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73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