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降雨條件下草籬對坡地淺層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模擬降雨條件下草籬對坡地淺層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響
【摘要】:為明確草籬對坡地淺層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響,在北京地區(qū)采用模擬降雨的方法,分層采集不同坡位的土壤樣品,研究了在草木樨和狼尾草2種等高草籬措施干預下,不同雨強(30,45 mm/h)和坡度(15%,20%)條件下坡地降水遷移分配以及水分在淺層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結果表明,該地區(qū)雨季坡地降水具有明顯的沿坡面水平移動特征,無草籬對照地表徑流量占降雨量的12%~44%。采用等高草籬能促進降水向下遷移,增加壤中流,減少30%~70%的地表徑流,但此作用有隨坡度的增加而減弱的趨勢。淺層土壤含水量隨土層加深而降低,表層(0-5cm)顯著高于5-10,10-15cm土層。草籬帶內土壤含水量與對應坡位無草籬區(qū)域的含水量處于同一水平。雨強、草籬、坡度均對坡地降水的運移和分配規(guī)律有顯著影響,草籬的重要性高于坡度,低于雨強,是減少坡耕地降水流失的關鍵因素,但大強度的降雨和較陡的坡度會削弱草籬的水土保持功能。
【作者單位】: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草業(yè)與環(huán)境研究發(fā)展中心;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關鍵詞】: 草籬 土壤水分 分布特征 坡耕地
【基金】: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D14B02)
【分類號】:S157.43
【正文快照】: 降雨是土壤水分的重要來源,但降雨徑流也是坡耕地農業(yè)面源污染物擴散的重要載體。降雨后土壤水分動態(tài)與農業(yè)面源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遷移密切相關。等高草籬不僅能有效降低坡耕地水土流失,減少氮、磷、農藥等面源污染物由土壤向其它環(huán)境介質遷移[1-2],而且還可以顯著改善土壤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宰松梅;仵峰;溫季;王朝輝;;大田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均勻度評價方法[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9年12期
2 曹紅霞,康紹忠,何華;蒸發(fā)和灌水頻率對土壤水分分布影響的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3年06期
3 佘冬立;邵明安;;成壟壓實耕作條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的試驗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7年05期
4 呂殿青,邵明安,王全九;壟溝耕作條件下的土壤水分分布試驗研究[J];土壤學報;2003年01期
5 侯連濤;焦念元;韓賓;江曉東;李增嘉;;不同覆蓋方式對土壤水分分布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07年01期
6 龔道枝,康紹忠,佟玲,丁日升;分根交替灌溉對土壤水分分布和桃樹根莖液流動態(tài)的影響[J];水利學報;2004年10期
7 肖慶文,倪晉仁,李天宏;基于土壤水分分布的土地利用空間優(yōu)化方法——以黃土高原杏子河流域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05年03期
8 張俊斌;黃雍杰;梁大慶;;不同坡地土壤水分分布變化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1期
9 穆興民;陳國良;郭寶安;趙克學;;寧南黃土丘陵區(qū)荒坡地土壤水分分布與運行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1992年02期
10 李淑芹;王全九;;垂直線源入滲土壤水分分布特性模擬[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佩國;基于土壤水分分布式動態(tài)模型的沙質荒漠化地區(qū)生產力估算[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趙東彬;不同尺度下的灌水均勻度田間試驗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022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602229.html